巴音路社區有住戶3351戶,7462人,有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3個黨小組,黨員58名,按照精細化服務、網格化管理,將社區劃分為6個網格小組。社區蒙古族人口居住相對集中,占到總人口的49.6%,在黨建引領下將黨的溫暖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傳達好,讓居民朋友能更好地享受到國家的各項惠民政策、能感受到黨的溫暖。
蒙元文化是巴音路社區的特色品牌,從辦公樓整體裝修及功能室設置上均采用蒙古族元素進行精心裝飾,以民族文化為建設主線的裝修風格,讓社區居民有家的歸屬感。功能室設為四個區域,服務區、民俗文化區、學習區、健身活動區。
社區聯合黨委是由政府辦黨總支牽頭的21個單位黨組織組成。在開展共建活動中以八聯共建,即黨建工作聯動、思想宣傳聯抓、環境衛生聯治、社區治安聯防、服務民生聯做、文體活動聯搞、陣地建設聯建、公益事業聯辦為總載體。在共建工作中,社區積極為共建部門搭建服務平臺,提供服務便捷,充當宣傳員、組織員和聯絡員。
功能室分四個區域服務區,民俗文化區,學習區,健身活動區。服務口號是“用心服務 用愛相助”。社區共有干部12名,對干部采用每周一星,評選出優秀干部;對黨員進行星級化管理;每年從居民中評選出4名事跡人物。
民俗文化區由兩家一廳組成,瑪拉沁艾力,漢語的意思是牧民之家,這里是給廣大的居民朋友宣傳政策法律的地方,提供交流與溝通的平臺。蘇亞拉屋若,漢語意思是民俗文化展廳,展廳由飲食文化、生活用具、馬文化、民歌等組成,以濃郁的地方特色與民族風情為主線,與茫茫草原相結合,展現蒙古民族的特色,豐富民族文化內涵。烏仁艾力,漢語的意思是手工之家。里面有烏拉特蒙古服飾和烏拉特禮服。
學習區有書法屋、七彩小屋、草原書屋、社區大講堂。
健身活動區有三室一館。舞蹈室由社區黨員自發組織的民歌、舞蹈隊。棋牌室、日間照料室。體育館是由聯合黨委成員單位旗民政局按照陣地聯建,投資70余萬元新建的占地520平米的文體活動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