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鎮行政隸屬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位于奈曼旗東南部,科爾沁沙地南緣,地形地貌復雜,是神奇中華麥飯石之鄉、是綠色品牌雜糧之都、是蘊育奈曼多元文化之城。是通遼草原旅游、內蒙古草原旅游、草原度假的重要節點。
新鎮南與遼寧省阜新市毗鄰,東與庫倫旗相連,北與固日班花蘇木接壤,西與黃花塔拉蘇木相鄰。總土地面積82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256.7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31.2%,其中,以扁杏為主的經濟林發展到3.6萬畝。
新鎮轄新鎮村、雙合興村、簸箕村、前雙山子村、后雙山子村、呼欽蘇默村、山灣子村、長鳳皋村、榆樹屯村、大代村高吉根花村、毛仁溝梁村、崗圖溝村、呼和格日村、臺力虎村、杏樹洼村、三義井村、東大代村、朝古臺村、舍布日圖村、沙力干圖嘎查、井子村、泡子村、聯合村、伊和塔拉嘎查、西毛都村、杜貴嘎查、布日敦嘎查、楚魯圖嘎查、哈日花村、沙日達冷村、農牧場村、后斑鴻溝村、蟒石溝村等37個嘎查村,共9278戶,41116口人。是典型的以農業為主的、農牧業結合的鄉鎮。
柳河、杜貴河、牤牛河、保安河從新鎮境內流過,是柳河的發源地。共有水庫塘壩32座,庫容水85萬立方米。
新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著名的戰國燕長城遺址從毛仁溝梁、蟒石溝、大榆樹、雙合興、李家杖子等村經過,為國家級文物保護遺址。
新鎮柏盛園度假村集“觀光、休閑、體驗、游玩”為一體的田園古趣樂園,渡假村分賓館區、自然風景區、風情島嶼區、影視城區、娛樂城區五個主景區組成。園內既有原始石器部落(包括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生活場景模擬、原始人類使用器物復原、仿古房屋建設、服裝制作、石器打磨)、雙山子巖刻區、遼觀山烽火古城觀光區(包括烽火古城、喇嘛洞、遼代軍馬圈遺址),又有田園生活創意體驗區(包括杏林觀光體驗、藝術采風、杏趣坊、釣魚臺、自主烤魚吧、果蔬自采),文化積淀厚重,供人們進行原始生活、古代軍事及田園生活實景體驗的同時,對保護歷史遺存,弘揚民族文化也具有重大意義。
新鎮中華麥飯石原產地旅游景點
新鎮山咀村石場洼屯,一個僅有18戶,76口人的小村卻成為了中國長壽村神話的“世外桃源”,這里環境清幽,空氣清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為了破解奈曼長壽村之迷,先后有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沈陽地質礦產研究所對這里的水、土、礦石等進行了化驗測定,發現這里有大量高質量的藥物礦石—麥飯石。村里發現麥飯石礦藏的消息,使得山谷中的小村屯顯得更加神秘。
2009年5月通遼市奈曼旗文物工作者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在新鎮雙山子山發現了明末清初時期的佛教巖畫群。這些佛教巖畫群被刻在山頂裸露的巖石上,共有15組。這15組佛教巖畫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最大的巖畫有1米多高,最小的僅30厘米;有的佛像手托缽盂,有的胸前合掌,都端坐在蓮花座上。雖然經歷幾百年風雨,但是形象仍然清晰可辨、栩栩如生,令人稱奇。文物工作者還在山下發現了一座廟宇遺跡。目前,奈曼旗文物部門擬對這些佛教巖畫群申請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鎮除了提升柏盛園度假村服務內涵和管理水平外,重點開發中華麥飯石原產地旅游景點,以此來促進旅游業向特色化方向發展。同時加快雙山子明末清初巖刻佛像申報文物保持和開發工作。
新鎮交通便捷,鎮政府所在地為新鎮村,地處大庫線(大沁他拉—庫倫)距大沁他拉鎮50公里處。大庫線S205(國道G111--阜新--北鎮)貫穿全境。全鎮三級以上公路總里程70公里;固朝穿沙公路經固日班花蘇木至科爾沁區,境內長26.5公里;朝——太線,朝——三線,西接太山木頭,東至庫倫旗六家子鎮,境內總長23.5公里。巴新鐵路穿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