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共有290個縣(市、區)達到了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標準。中國科協決定,命名北京市朝陽區等290個縣(市、區)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示范期2年。 |
市中區位于省轄棗莊市中部偏東,東經117°27’34-117°45’18,北緯34°46’16-34°57’59,北靠山亭區,東連蒼山縣,西與薛城區接壤,南同嶧城區毗鄰。東西長27.1千米,南北寬21.7千米,總面積375.27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8.25%。下轄孟莊、稅郭、齊村、西王莊、永安5鎮,光明路、中心街、文化路、龍山路、各塔埠、礦區6街道。地貌 區境北、東、南部低山起伏,……。 |
黃島區,又稱青島西海岸新區,是山東省青島市的市轄區,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個國家級新區。黃島區是國家海陸統籌發展試驗區、國際高端海洋產業集聚區、海洋經濟國際合作示范區、國際航運樞紐、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先導區。其中北部六個街道與王臺(含黃山經濟區)、靈山衛街道辦事處(含積米崖港區)為國務院批準設立的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和董家口港區均位于黃島區。2012年,撤銷青島……。 |
唐河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西邊與南陽市城區接壤,南部與湖北省交界。唐河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毗鄰鄭萬高鐵、南陽機場;寧西鐵路、滬陜高速,312、234、328國道橫貫全境,唐河復航、方棗高速開工建設,鄧桐高速、南唐輕軌、西合高鐵加快推進,唐河被納入南陽中心城區半小時經濟圈。唐河縣轄23個鄉鎮(街道),525個行政村(社區),150萬人口,已成功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省級衛生縣城、省級文明城市,先后被確定為……。 |
范縣地處河南省東北部、豫魯兩省交界處,南依黃河,北枕金堤,區位優勢獨特,是銜接融合環渤海經濟圈、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前沿陣地。黃河、金堤河橫貫縣境,沿黃線長達47公里。西漢初置縣,因范水穿城而過得名,迄今已有2200余年歷史,是范姓、顧姓、秦姓、姚姓的起源地。古代晉楚“城濮之戰”、齊魏“孫龐斗智”、“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動天”“子路負米”“蘆衣順母”“恣蚊飽血”等均發生在這里,現有丹朱遺址、閔子騫墓……。 |
溫縣,地處豫北平原西部,古時因境內有溫泉而得名,是世界太極圣地,是太極拳的發源地,總面積為481.3平方公里,轄7個鄉鎮4個街道,262個行政村,人口46.8萬,素有“古國、古都、帝鄉”之美譽。溫縣人杰地靈。這里是千年古縣,夏稱溫國,周為都邑,春秋設縣至今,已有2600年歷史,是溫、蘇、邢、覃等姓氏的起源地;地處河洛匯流之處,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區,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在此交相輝映。這里是人文之鄉,“……。 |
汝南地處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風景秀麗,資源豐富,區位優越。西臨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駐新(駐馬店—新蔡)、開龔(開封—龔家棚)公路兩條省道交匯縣城,形成大“十”字架的交通框架,構成獨特的承南貫北,連東接西的區位優勢。經過多年的發展,地方鐵路橫穿全境,縣鄉公路縱橫交織,四通八達。全縣20個鄉鎮全部通國內、國際直撥電話,移動通訊與全國聯網。全縣電力總容量104……。 |
延津,轄4鎮6鄉3個辦事處、339個行政村(居委會)、1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總面積886平方公里,總人口52萬人。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優質小麥產業化示范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雙擁模范縣、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衛生城市、河南省園林城市、河南省職業教育強縣……。 |
中原水城——睢縣,位于河南省東部,地處豫東平原、黃淮腹地,隸屬于商丘市,轄8鎮12鄉、545個行政村,總面積926平方公里,人口91萬。睢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革命老區縣。是中國綠色名縣、全國科普示范縣、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全國“兩基”工作先進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評價先進縣。睢縣是文化名城。秦時置縣,漢代譽稱襄邑,宋升拱州,金元時期改稱睢州,民國始稱睢縣,歷史……。 |
淮濱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淮河中上游,歷史悠久,人文敦厚,是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千古廉相孫叔敖的故里,中華蔣氏的祖根地,更是鄂豫皖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彩繪泥叫吹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鄭鎮懷布雕畫享譽“華夏一絕”。淮濱境內洪河、閭河、白露河四面環繞,淮河干流橫貫其中,享有“淮上江南、夢里水鄉”之美譽,總面積1209平方公里,人口82萬人,轄15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福地之城淮濱縣緊緊圍繞“一城一……。 |
沁陽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晉豫交通的重要門戶,因故城位于沁水之北而得名,總面積623.5平方公里,轄3鄉6鎮4個辦事處329個行政村,總人口49.8萬。河南省重點城鎮化試點市、對外開放重點縣市和首批擴權縣市之一。沁陽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覃懷古郡,河朔名邦,商隱故里,樂圣之鄉”的美譽。夏為“覃懷”首邑,商屬京畿重地,周稱“野王邑”,漢為“野王縣”,隋改“河內縣”,明清兩代為“懷慶府”所在地,民……。 |
衛輝市位于黃河北部、太行東麓、衛水之濱,是牧野大戰發生地、姜太公故里、中國財神文化之鄉、全國科普示范市、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游城市、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市、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市、中國優秀民族建筑文化傳承保護示范城市、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省平安建設先進市。殷商時期為畿內牧野地,西漢高祖二年設置汲縣,先后為郡治(汲郡)、州治(衛州)、路治(衛輝路)、府治(衛輝府)和道……。 |
郵編461200區號0374鄢陵位于河南省中部,黃河南岸。屬于許昌市下轄一縣級行政單位,在許昌東部,下轄7鄉5鎮,總面積8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2萬畝,人口62萬人。鄢陵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約8000年前,先民們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為鄢國,東周平王初改為鄢陵,漢初置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鄭伯克段于鄢、晉楚鄢陵之戰、唐睢不辱使命,李白訪道安陵(古鄢陵)等著名歷史事件均發生于此。文物古跡遍……。 |
嵩縣位于豫西伏牛山區、洛陽市西南部,全縣轄16個鄉鎮310個行政村12個社區,總人口63.7萬,是集山區、老區、軍事0、生態功能區、飲用水源地保護區于一體,是國家級貧困縣、秦巴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2017年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基本縣情可以概括為“六個大縣”:一是山區大縣。全縣總面積3009平方公里,為河南省第四版圖大縣,其中山區占95%,素有“九山半嶺半分川”之稱。全縣海拔……。 |
中牟縣位于河南省中部偏東,隸屬省會鄭州,東鄰八朝古都開封,西接鄭州中心城區,南與新鄭、尉氏接壤,北瀕黃河與原陽相望。總面積917平方公里,下轄9個鄉鎮、4個街道,總人口70萬人。2023年綜合實力晉級全國百強縣第78位、中部百強縣第16位,發展潛力躍升至全國百強縣第63位,穩居鄭州都市圈縣域經濟第一梯隊;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位居六縣(市)第1位。厚重中牟,底蘊之城。中牟古稱圃田、牟州,早……。 |
扶溝縣地處豫東平原,隸屬河南省周口市,居周口、許昌、開封三地交界,地處鄭州一小時經濟圈。大廣高速、鹽洛高速、安羅高速境內交匯;鄭合高鐵穿境而過,三洋鐵路、濮潢鐵路正在規劃建設,初步形成“三條高速穿境而過、三條鐵路連接四方”的大交通格局。扶溝古稱桐丘,因境內東有扶亭、西有洧水溝,而改為扶溝,縣域面積1173平方公里,耕地114萬畝,人口77萬。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4°C,年降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