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江蘇省第十三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7]
江蘇省第十三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17]
根據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司法廳、省民政廳《關于做好第十三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區”申報工作的通知》要求,經申報、初審、考核程序,擬提請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對各設區市推薦的626個村、290個社區命名為第十三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
廣豐村位于海門市天補鎮西北部,東至天元路,南與大石村相鄰,西與通州市接壤,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位于茅程路西側廣豐中路北側,相距鎮政府3公里,由石利、廣豐、桃3個村合并,村轄區面積約3.75平方公里,全村26個村民組,1329戶農戶,總人口3478人,其中勞動力1510人,2007年全村農林牧漁總產值1428萬元,增加值765萬元,村集體收入14.3萬元,主要收入來源舊村部租金,窯廠租金,一事一議。2……。 |
為紀念革命烈士岑錫祥而命名為錫祥村。2001年4月由原錫祥、紅東、鳳東、鳳橋四個村合并為一個村,名錫祥村。后來名稱未變,一直沿用至今。錫祥村:位于鳳陽村西北2公里處。……。 |
取革命烈士龔介云之名,以示紀念,故命名,介云村村民委員會因此得名。1956年稱海宏三分社;1958年更名為介云大隊;1983年體改時為介云村’2001年3月,原靈西、介云、懷義、玉豐四個自然村合并為介云村,沿用至今。介云村:位于臨江鎮東北1公里處。……。 |
北清河村,位于啟東市南陽鎮的東南,東靠東海鎮,南臨中央河,西接南陽鎮安平村,北通南陽鎮康樂村,是一個以種植大棚蔬菜為主的現代農業村。截止2013年底,北清河村人口數4186人,耕地面積5259畝左右。北清河村是一個大棚蔬菜種植歷史悠久的農業村,2006年被啟東市評為“優秀農業園區”,2007年先后被啟東市評為“高效農業規模化示范村”、“項目農業建設優勝村”,2008年繼續被啟東市評為“高效農業規模……。 |
南陽鎮武陵村位于南陽鎮原永和鄉,東三條港河,西白港河,西鄰南陽鎮匯城角村,南鄰南陽鎮康樂村,北鄰南陽鎮合豐村,東至東海、近海。地勢優越,交通便捷。全村耕地4901畝,設14個村民組,總人口3534人。村級經濟持續發展,農工副三業增長速度較快;副業畜禽兼養,數家養豬、養雞專業戶;農業以糧棉生產為主。近幾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幫扶下,村兩委齊心協力,帶領村民奮發圖強,埋頭苦干,積極發展村級經濟。在……。 |
啟東市近海鎮東進村地處近海鎮南部,南臨崇海界,東至惠海公路,北至協興河,西至三協河,占地面積7200畝,其中耕地面積5850畝。現有1960個農戶,總人口5000多個。東進村由三個自然村組成,共十五個村民小組,是近海鎮的最大的村之一。近年來,東進村黨組織堅持科學發展觀,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在此過程中,以生產發展、農民增收為首要任務,從農民最迫切希望解決而又能……。 |
為紀念陳更生革命烈士,故取名更生村。1958年公社化時,分13,14,15,16四個大隊;1982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分別稱新開村村民委員會,港東村村民委員會,更生村村民委員會,協河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港東村與新開村合并為新開村,更生村與協河村合并為更生村;2011年新開村與更生村合并為現在的更生村,沿用至今。更生村:位于久隆鎮社區東南2公里處。……。 |
取自原圍墾時期“農字埭”“武字埭”各一字,故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時分別為努力大隊和東昌大隊;1962年撤銷努力大隊和東昌大隊,分別為5、8大隊;1982年改村民委員會,分別是桃花村、農武村;2001年桃花村和農武村合并,得名為農武村,沿用至今。農武村:位于寅陽鎮以西6公里處。……。 |
啟東市寅陽鎮稷字村地處寅陽鎮政府往東2.5公里處,南靠沿江公路,北至和寅路,東側為八傚河,西側為七傚河。全村總人口為2769人,0黨員為96名,有耕地面積3848畝,下設29個村民小組。近幾年來,我們稷字村黨支部、村委會根據創建江蘇省文明村的有關標準要求,在村級經濟發展、思想道德建設、村容村貌改觀、維護社會穩定、科教文衛發展、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一、經濟發展又好又……。 |
士清村位于頭興港以西,中央河以北,掘頭港以東,全村總面積4396畝,總人口3695人,共有24個村民組,全村有黨員130人,團員200人,退休軍人161人,全村總戶數1655戶。近年來,在市、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按照黨的-精神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使全村三個文明建設健康、快速而有序地發展,以為群眾辦實事為己任,去年新造埭路1.1公里,是老百姓自己捐資建造的,路面寬4.5米。今年正在多方捐……。 |
建新村位于啟東市南部,南靠安聯村,北靠永豐村,占地面積3.6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3500畝,總人口3400人,全員勞動力1280人,下轄17個村民組,全村黨員97人,下設7個黨小組,建新村有種植業.養殖業個體戶.并于2007年新建公共服務中心200多平方。自從有了村公共服務中心,全市農民基本實現了小病就診、購買農資和日用商品、農技咨詢、大宗農副產品銷售、矛盾糾紛調解、電信交費和信件郵寄等“六個不出……。 |
西寧村位于呂四港鎮西側由原九總海村和念八總村合并而成,南臨通呂公路,北靠通呂大運河,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西寧村共有27個村民組,總人口3149人,總耕地面積2726畝,黨員151人。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正確指導下,我們村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村干部和村民齊心協力,共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出謀劃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寧村的面貌發生了極大地變化。近年來我存在公共設施建設上……。 |
啟東市呂四港鎮海漁村位于茅家港兩側,由原來的海防、海興、海洋、海漁等5個村合并而成。全村有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400多人,農戶2300多戶,大小船只145艘,東距大唐電廠、西距呂四港,北至黃海,南至221省道,交通十分方便,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是招商引資的寶地。今年來,在市、鎮黨委正確領導下,按照黨的-精神和以-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明確思路,……。 |
呂北村位于千年古鎮呂四港鎮鎮區北首,呂四漁港大洋港東側,全村占地面積3.72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4138人,暫住人口300多人,流動人口達3000人左右。現有耕地968畝,下轄27個村民小組和1個漁業組,漁船50多只。隨著橋港時代的來臨,伴著呂四大洋港的開發,呂北村迎來了跨越發展的新時期,2008年完成工業產值6.58億元,漁業總產值2120萬元,水產品加工業、紫菜養殖加工和海水養殖業產值1.2……。 |
平東村南鄰王鮑正平村,西鄰海門市池鵬村,東鄰呂四港鎮巴掌村,北鄰巴西村。全村現有11個村民小組,人口2640人,農戶1212戶,耕地面積2956畝。近年來,在市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按照黨的-精神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崔盛楠同志為首的村委一班人。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大力發展村經濟,使全村三個文明建設得到了發展,農業上大力實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中棚蔬菜,從三組向東延伸到2組連片種植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