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口鎮位于潛江市域中心,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間,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熊口是塊紅色的土地,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時間,這里曾是湘鄂西革0據地和豫鄂邊區革0據地的指揮中心,賀龍、段德昌、周逸群、賀炳炎、廖漢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留下深深的戰斗足跡。至今保持下來的有廖漢生同志親筆題寫的“紅軍街”、紅二軍團和紅六軍團團部、襄南軍分區司令部舊址。熊口鎮是1984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建制鎮,共轄24……。 |
安居鎮位于隨州市城西南15公里處,總人口7.1萬人,其中鎮區人口2萬人,版圖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鎮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安居鎮古有“小漢口”之稱,涢、氵差二水在鎮區交匯,山川秀美,人杰地靈,位于鎮區西北角之王樓村,經考古證實,為古隨國都城遺址;鎮區南面之安南山,綿延十余公里,有雄姿妙景的“覆船聳翠”,有激越悠揚的“清涼鐘聲”,有美不勝收的“兩岸桃花”,有似煙似霧、如夢如幻的“潘州夜雨”等景觀,……。 |
石牌鎮地處漢江之濱,位于鐘祥市西南部,東與柴湖鎮隔江相望,南與沙洋的沈集、馬良接壤,西與賀集相聯,北與冷水、文集毗鄰。全鎮版圖面積148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居委會,28個村,193個村民小組,7個街道居民小組,共有11585戶,53192人。其中鎮區住戶2726戶,鎮區常住人口1. 2萬人(非農業人口7410人,進鎮農戶4590人)。實有耕地面積64660畝,其中水田33209畝,旱田31451畝……。 |
枝城鎮位于宜都市東南部,東隔長江與枝江市相望,東南與松滋市接界,南與松木坪鎮相鄰,西與王家畈鄉、聶家河鎮相連,北與姚家店鄉、陸城辦事處接壤。 全鎮轄28個村,3個社區居委會,現有國土面積239平方公里,山林面積62788.5畝,耕地面積56427畝,其中水田34260畝,總人口達87881人,農業人口65107人,占總人口的74%。 全鎮境內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大部分地區屬于武陵山脈的丘陵地帶……。 |
程集鎮位于監利西北,東距監利縣縣城約有30公里,西距荊州市區約60公里,素有監利“西大門”之稱。版圖面積124平方公里,轄37個行政村,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5.6萬,擁有耕地面積8.2萬畝,農作物主要盛產水稻、棉花和油菜。 今年來水產養殖產業發展較快,其品種主要有鱘魚、螃蟹、甲魚、烏龜和黃鱔,年水產品銷量可達400萬近。豬、禽養殖業有較大規模,工業主要以糧、棉、油加工和化工助劑為主。該鎮是一個……。 |
周老嘴鎮地處我縣中部偏北,南距縣城30公里,北距監利經濟重鎮新溝10公里,監仙公路貫穿全境,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鎮轄6個居委會、40個行政村,人口68000余人,面積155。3平方公里。周老嘴曾是湘鄂西革命中心,1988年,周老嘴革命舊址群北國務院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鎮不僅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成為湘鄂西革0據地的紅色首府,而且在歷史上也先后為古容城國、成都王國、華容縣、監利縣的治所。作……。 |
瞿家灣鎮地處洪湖市西部,西接監利柳關,南倚百里洪湖,北枕洪排大河,東臨沙口新場,三橫兩縱的自然水系,將整個鎮域劃分為功能各異的不同小區,突顯水鄉新鎮的特色風貌。瞿家灣鎮位于東徑113◦16',北緯29◦31'。全鎮國土面積42.5平方公里,鎮區面積7.5平方公里,總人口3.2萬,耕地面積13715畝,大湖養殖水面10萬畝,自然資源十分豐富。 瞿家灣是一塊紅色的土地,革命的火……。 |
上津地名,歷史悠久,古為商國之地,春秋屬晉,戰國屬秦,北朝西魏時建立上津縣,比鄖西建縣早938年,歷史上曾14次建縣,6次設郡,2次設州,可見上津是秦楚咽喉,政治中心,軍事要地。 上津古城保存完整,建于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周長1236.6米,高6.8米,設5門,面積8萬平方米,城基厚度6.12米,是湖北省保留完好的古城,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亦是全縣旅游景觀之一。因城池依山滂水,四……。 |
陽新縣龍港鎮地處湖北省東南邊陲,與通山縣江西武寧縣、瑞昌市接壤。全鎮轄區面積255平方公里,轄38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10.68萬人,鎮區面積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萬,一九九七年被列為湖北省重點“口子鎮”,為全國第四批歷史文化名鎮。龍港交通便捷,商貿繁榮。106國道貫穿全境,正在興建的大廣高速公路和即將興建的杭瑞高速公路在龍港交匯。全鎮有民營工業企業469家,基本形成農機制造、五金工……。 |
汀泗橋鎮歷史悠久,名揚天下。汀泗河分東、西雙岔道自南北縱貫鎮區,鎮中古橋始建于1247年,為湖北省現在最古老的石拱橋。北伐戰汀泗橋戰役而斐聲海內外。全鎮國土面積180平方公里,人口3.5萬人。汀泗橋鎮交通便利,京廣鐵路、107國道夾鎮而過,京珠高速公路在此有一出口,是鄂南物資主要集散地之一,素有“小漢口”之稱,1961年召開了全國農村集市貿易現場會。郵電通信快捷,網絡通訊暢達。公共事業發展,服務設……。 |
湖北紅安縣七里坪鎮位于大別山南麓,鄂豫兩省邊際,是著名的黃麻起義策源地,紅四方面軍誕生地,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重建地,是-、徐深吉、鄭位三等143位共和國將軍的故鄉。現存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37處。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宣部授予“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定重點鎮、紅色旅游名鎮。全鎮版土面積328平方公里,轄69個村、一個居委會,全鎮有20755戶,總人口9.1……。 |
麻城市轄鎮。1958年屬宋埠鎮公社,1987年設鎮。位于市境西南部邊緣,距市府40公里。面積87平方公里,人口3.3萬。京九、京廣鐵路連接線和106國道在境內交錯。轄熊店、薛窖山、榮家洲、張家洲、新河坎、羅家畈、大勝山、劉家廟、姚李寨、吳意山、郭家大垸、杏花村、五棵樹、葉家大垸、香山、王俸咀、楊畈、袁家垸、馬頭山、官塘畈、戴家垸、丫頭山22個村委會和歧亭鎮居委會。鄉鎮企業以貿易、農產品加工、飲食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