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規劃綱要》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農業農村廳等9部門啟動了安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和遴選工作,經縣市申請、市級推薦、評審會商等程序,現將遴選出的安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名單(第一批)進行公示。 |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處華北平原南端,為皖、豫兩省交界,地貌呈東南、西北向斜長形,南北長約150公里,東西寬約90公里,全市行政區域面積8374平方公里。亳州市轄區內河流屬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渦河、西淝河、茨淮新河等,其中渦河在境內長173公里、流域面積4039平方公里,是亳州人民的“母親河”。亳州氣候環境優渥,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季風明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四季分明……。 |
碭山縣位于安徽省最北部,皖蘇魯豫四省七縣(市)交界處,被譽為“世界梨都、水果之鄉、馬術名城”。全縣轄13個鎮、3個園區,面積1193平方公里,總人口100.2萬,先后榮獲國家級出口果蔬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國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100個無公害農產品(水果)生產示范基地達標縣、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全域旅游創建單位、……。 |
懷遠縣地處安徽北部,居淮河中游,素有“淮上明珠”之美譽。懷遠縣始建于1291年,縣域總面積達2192平方公里,總人口數133萬。全縣轄18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2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1個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懷遠是全國產糧百強縣,是全國最大的糯米生產基地、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全國四大石榴產區之一。懷遠區位獨特、優勢明顯,位于“長三角”經濟圈腹地和南京經濟圈-,輻射華東、華中和華北,距……。 |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俗稱“皖西”,又稱“皋城”,是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合肥經濟圈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接點城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城市、國家級陸路交通樞紐城市。轄區東鄰省城合肥市,南接安慶市和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羅田兩縣,西與河南省信陽市商城、固始毗連,北接淮南市并與阜陽市隔河相望,幅員1.545萬平方公里。市轄金安、裕安、葉集3個區,霍邱、金寨、霍山、舒城4個縣,以及國家級六安經濟技術……。 |
寧國地處皖東南,連接皖浙兩省七個縣市,背靠黃山、九華山,融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2小時經濟圈,市域面積2487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6個街道,總人口38萬,綜合經濟實力始終保持全省領先位次。 寧國意取《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自東漢建安13年置縣,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1997年撤縣設市孕育了南宋名臣吳潛、航天四老、兩彈一星元勛任新……。 |
南譙區位于蘇皖兩省交界處,東南隔江與南京市僅50公里,西距省會合肥在百公里之內,是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的橋頭堡,且腹地廣闊,承載力強,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聯絡浦口區的前沿地帶。以風景秀麗的瑯琊山系為分界線,緊緊環抱皖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滁州市城區,處在沿海向內地過渡區域,是開發皖江、呼應“長三角”、聯絡大西部的前沿地帶,是城鄉互融的重要地區,是投資興業的理想場所。南譙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秦、……。 |
銅陵市義安區位于安徽中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東接繁昌、南陵,南鄰青陽、貴池,西北隔江與樅陽、無為相望。下轄2鄉6鎮1辦事處,總人口約30萬,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GDP)187.02億元,總面積796平方公里。義安區位優越、通行便捷,是交通樞紐重地。義安區緊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地處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核心區域,是八百里皖江的中心,世界級風景旅游度假區“兩山一湖”的北大門,也……。 |
歙縣東鄰杭州,南接千島湖,面積2122平方公里,人口46.89萬,轄28個鄉鎮、182個行政村、10個社區,85%以上是山區、庫區,人均3分地、5畝山。主要有六個特點:一是歷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秦朝置縣,宋設徽州府,府縣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與山西平遙、云南麗江、四川閬中并稱為我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2019年入選中國地名文化……。 |
合肥,居皖之中,承東啟西,左右逢源,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考察安徽、親臨合肥,點贊合肥是“養人的地方”“創新的天地”。現轄肥東、肥西、長豐、廬江、巢湖5縣市,瑤海、廬陽、蜀山、包河4個區和合肥高新區、合肥經開區、新站高新區、安巢經開區4個開發區,總面積1.14萬平方公里。2022年,常住人口963.4萬人。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1.2萬億元。 ……。 |
。ㄒ唬┑乩砦恢煤蜌夂蚧羯娇h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地處北緯31°03′—31°33′,東經115°52′—116°32′之間。東與舒城縣比鄰,南與岳西縣相望,西與金寨縣和湖北省英山縣交界,北與六安市接壤。105國道貫穿全境,距寧西鐵路40公里,至省會合肥120公里。全縣總面積2043平方公里,南北最大橫距59公里,東西最大縱距63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地貌特征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 |
長豐,地處安徽省中部,連接合肥、淮南、蚌埠三市,縣域面積1841平方公里,2023年末常住人口120萬(含戶籍人口80萬),轄14個鄉鎮、1個省級開發區。建縣于1965年,取“長治久安,人壽年豐”之意而得名。建縣伊始,長豐是后天不足的年輕縣、旱澇頻發的多災縣、結構單一的農業縣,1994年被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2012年脫掉了國家級貧困縣帽子,2016年成功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百強縣排名五……。 |
岳西地處大別山腹地,安徽省西部,105國道、318國道貫穿縣境,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總面積2398平方公里,人口40.1萬,現轄24個鄉鎮,182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h人民政府駐地天堂鎮。岳西是國家生態示范區建設縣。境內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73%,生物資源極為豐富,被專家稱為“是一座生態保存發育完好的天然花園”。1998年,被列為國家生態示范區建設縣,境內有妙道山國家森林公園,鷂落坪國家級……。 |
五河縣地處皖東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內淮、澮、漴、潼、沱五水匯聚而得名。全縣總面積1428.5686平方公里,人口70萬,轄14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城南工業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森林公園、216個村(居)。歷史悠久。唐代名虹,宋朝始稱五河,至今九百余載。境內曾出土全國最完整的十萬年前淮河古菱齒象化石,有多處石器時代遺址,霸王城、皇墩廟、漢王臺、嚴小姐墓古韻猶存。民歌《摘石榴》獲南寧……。 |
貴池,位于長江中下游南岸,北臨浩蕩長江,南接雄奇黃山,東與銅陵襟連,牽攜舉世聞名的國家5A級風景區佛教圣地九華山,是池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區總面積251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7萬人,轄9個鎮、11個街道,是全國生態經濟示范區、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山水園林城市、安徽省文明城市,2019年10月,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貴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
和縣地處皖東,瀕臨長江,縣域面積1319平方公里,轄9個鎮,人口54萬(常住人口41萬)。和縣縣情,可以用四句話來概括:和縣是歷史文化名城。和縣歷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置歷陽縣。公元555年,南梁、北齊在此議和,遂改名和州。辛亥革命后,改稱和縣,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1996年被省政府批準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現有“和縣猿人”、霸王祠、天門山、陋室等歷史文化遺址列入中小學教科書。唐代詩人張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