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6日,為充分展示成績、鼓勵先進,在各地層層推薦、嚴格考核的基礎上,全國普法辦決定表彰422個縣(市、區)為第四批“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
獻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隸屬于滄州市,北靠京津,東臨渤海,南通中原,西接石家莊,距雄安新區不足80公里,是京津冀都市圈、環渤海經濟圈縣(市、區)之一。總面積1174平方公里,轄7個鎮、11個鄉、1個國營農場、500個行政村,總人口66萬。 獻縣是儒家文化的再生地——獻縣歷史悠久,有2000余年發展史,西漢武帝之兄劉德封國,劉德招攬毛……。 |
鹽山縣位于河北省東部,宣惠河畔,鄰山東省。總面積795平方千米。總人口40萬人(2004年)。縣政府駐鹽山鎮北大街。郵編:061300。代碼:130925。區號:0317。拼音:YanshanXian。行政區劃鹽山縣轄6個鎮、6個鄉:鹽山鎮、望樹鎮、慶云鎮、韓集鎮、千童鎮、圣佛鎮、邊務鄉、小營鄉、楊集鄉、孟店鄉、常莊鄉、小莊鄉。歷史沿革漢置高城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為鹽山縣,據《元和郡縣志……。 |
安平縣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總面積493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人(2004年)。縣政府駐安平鎮,郵編:053600。代碼:131125。區號:0318。拼音:AnpingXian。行政區劃安平縣轄3個鎮、5個鄉:安平鎮、馬店鎮、南王莊鎮、大何莊鄉、程油子鄉、西兩洼鄉、大子文鄉、東黃城鄉。歷史沿革戰國時為趙安平邑。漢置安平縣。據《安平縣志》載:“眾官民安居樂業,且地勢平坦”,故名。2000年,安平縣轄3……。 |
武強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轄6鎮1個開發區,238個行政村,總面積44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0.9萬,耕地46.3萬畝,是千年古縣、中國百佳富氧縣。縣城建成區面積11.24平方公里,先后成功獲批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潔凈城市等。一是區位有優勢。北接京津、南鄰濟南、西近石家莊、東連黃驊港,兩小時內可進京津、可登機出海。距離雄安新區直線距離70公里、40分鐘車程,屬于新區“近郊區”。二是文化有底蘊。西漢高祖……。 |
清河縣位于河北省南部、南運河西岸。東與山東省武城、夏津兩縣隔河相望,西與威縣交界,北與故城縣、南宮市為鄰,南與臨西縣毗連。總面積501平方千米。總人口36萬人(2004年)。縣政府駐葛仙莊鎮。郵編:054800。代碼:130534。區號:0319。拼音:QingheXian。行政區劃清河縣轄6個鎮:葛仙莊鎮、連莊鎮、油坊鎮、謝爐鎮、王官莊鎮、壩營鎮。歷史沿革漢代置清河郡,隋置清河縣。據《元和郡縣志……。 |
寧晉縣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轄11鎮5鄉1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開發區,364個行政村,面積1110.9平方公里。擁有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縣、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潛力縣、中國特色產業發展百強縣、中國電線電纜之鄉、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等榮譽稱號,成為寧晉開放招商的區域“名片”。2019年,全縣生產總值增長8.5%,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2.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億元。寧晉歷史悠久,《尚書堯典》稱楊紆,距今27……。 |
肥鄉區位于河北省南部。總面積496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人(2004年)。縣政府駐肥鄉鎮廣安路。郵編:057550。代碼:130428。區號:0310。拼音:FeixiangXian。行政區劃肥鄉縣轄2個鎮、7個鄉:肥鄉鎮、天臺山鎮、大西韓鄉、辛安鎮鄉、毛演堡鄉、元固鄉、屯莊營鄉、東漳堡鄉、舊店鄉。歷史沿革趙惠文王時,為嘉許遇難犧牲的相國肥義,把肥鄉作為他的封地,命名肥邑。后肥鄉史稱肥邑。肥邑,春……。 |
館陶縣,河北省下轄縣,地處河北省東南部,以衛運河為界與山東省冠縣、臨清市毗鄰。全縣轄6鎮2鄉277個行政村,總面積4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8萬畝,總人口36萬人。館陶是千年古縣,趙王“在城(今冠縣東古城)西北七里陶丘側置館,故名館陶”,自西漢初置縣,已有2200多年歷史。館陶縣是遠近聞名的中國蛋雞之鄉、中國黃瓜之鄉、中國黑陶藝術之鄉、中國輕工軸承之鄉、中國糧畫之鄉、中國漆畫藝術之鄉,先后榮獲……。 |
尖草坪區位于太原市的最北端。東西最大寬度為26千米,南北最長距離為22千米。總面積285.6平方千米,其中城建區面積32.4平方千米。總人口34.5萬人(2005年),其中非農業人口24.66萬人,農業人口9.84萬人。區人民政府駐柴村街道迎賓北路。郵編:030003。代碼:140108。區號:0351。拼音:JiancaopingQu。地形起伏較大。地貌分為土石山區、黃土丘陵、沖積平原、溝洼谷地……。 |
萬榮縣位于山西省境西南,運城地區西北,黃河東岸面積1039平方公里,人口34.4萬,轄4鎮10鄉,縣政府駐城關鎮。萬榮縣轄4個鎮、10個鄉:解店鎮、通化鎮、漢薛鎮、榮河鎮、萬泉鄉、里望鄉、西村鄉、南張鄉、高村鄉、皇甫鄉、賈村鄉、王顯鄉、光華鄉、裴莊鄉。【歷史】萬榮縣1954年由萬泉、榮河兩縣合并而成。萬泉縣,始置于唐武德三年,元曾省入猗氏后復置。榮河縣,戰國為魏汾陰邑,西漢置汾縣屬河東郡,唐開元十……。 |
夏縣位于運城市中南部。總面積1328平方千米。總人口35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瑤峰鎮。郵編:044400。代碼:140828。區號:0359。拼音:XiaXian。行政區劃夏縣轄6個鎮、5個鄉:瑤峰鎮、廟前鎮、裴介鎮、水頭鎮、埝掌鎮、泗交鎮、尉郭鄉、禹王鄉、胡張鄉、南大里鄉、祁家河鄉。共有256個行政村。瑤峰鎮轄:南關村、西關村、中留村、楊社西村、裴社西村、韓社西村、四董村、車寺村、秦……。 |
堯都區位于山西省南部、臨汾中部。東臨浮山縣,西與蒲縣、鄉寧、吉縣為界,南與襄汾縣接壤,北與洪洞縣毗連。東西長65千米,南北寬35千米。總面積1304平方千米。總人口78萬人(2004年)。區人民政府駐鼓樓東大街。郵編:041000。代碼:141002。區號:0357。拼音:YaoduQu。地處臨汾盆地中央。境內東為太岳山脈,西為呂梁山余脈,中部為斷陷盆地,汾河縱貫南北,將全區分為汾西、河東兩個基本……。 |
洪洞縣地處山西省南部,臨汾市東北部,臨汾盆地北端,現洪洞縣是原洪洞和趙城兩縣于1954年合并而成,縣治在洪洞城。洪洞縣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溫度12.3度,年平均降水量493.3毫米。總面積1563平方公里,63909公頃耕地。有16個鄉(鎮),463行政村。縣情概況人口:73萬。郵政編碼:041600。縣人民政府駐地:大槐樹鎮。讀音拼音:HongtongXian經濟發展洪洞縣經濟發展,社會和……。 |
沁源縣位于太行山東麓,長治市西部。總面積2556平方千米。總人口15萬人(2004年)。縣人民0駐沁河鎮。郵編:046500。代碼:140431。區號:0355。拼音:QinyuanXian。行政區劃沁源縣轄5個鎮、9個鄉:沁河鎮、郭道鎮、靈空山鎮、王和鎮、李元鎮、中峪鄉、法中鄉、交口鄉、聰子峪鄉、韓洪鄉、官灘鄉、景風鄉、赤石橋鄉、王陶鄉。歷史沿革2000年,沁源縣轄4個鎮、18個鄉:城關鎮、郭道……。 |
沁縣位于山西省晉東南地區北部、太行、太岳兩山之間,東接襄垣、武鄉,南鄰屯留,西部與沁源毗鄰,北部與武鄉及晉中地區的平遙接壤,位居省城太原與市府長治的中軸線上,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在政治、軍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門戶、潞澤咽喉”之稱,是長治市北部四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縣總面積為1315平方公里,屬黃土丘陵山區,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