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第三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6]
第三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6]
根據《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工作方案》(粵農農規〔2019〕2號)《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鎮認定管理辦法》(粵農農規〔2019〕4號)規定,經各地申報推薦、專家評審及網上公示等程序,決定認定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三百洞村等956個村(社區)為第二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村,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等100個鎮(街道)為第三批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現予以公布。 |
曹江鎮位于高州市中部,南與高州市區接壤,總面積120.6平方公里,總人口7.3萬人,轄23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改革開放以來,曹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迅猛發展。曹江鎮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文化發達,高涼嶺旅游區,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巾幗英雄冼太夫人遺跡之精華,尚存20個;唐代名太監高力士衣冠冢及落馬橋、落平廟等古跡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安良堡民居占地1.3萬平方米,為三院一園一土埠布局,古今……。 |
河兒口鎮的農業主要以傳統的水稻種植業為主,年產稻谷11227噸,是封開縣主要糧產區之一。鎮的經濟作物基本以種植黃煙為主,每年種植生曬黃煙7000多畝,總產量200多萬斤,成為鎮及農民的重要經濟支柱,“扶學煙”名噪一時,曾獲得過中南五省黃煙評比第二名。另一種經濟作物是花生,由于全鎮的泥土特有的適度的沙質,特別是河花生的種植,產量都在400-500斤左右,年榨優質花生油40多噸。 河兒口鎮的林業資源……。 |
江屯鎮位于廣寧縣北部,與清遠、四會相鄰,是北片鄉鎮的中心與交通樞紐,距縣城28公里,東與聯和鎮交界,南與潭布鎮交界,西與螺崗鎮交界,北與北市鎮交界,省道大地線貫穿全鎮,是全省的中心鎮之一。全鎮總面積105平方公里,山地面積12萬畝,耕地面積2.1萬畝,其中生態林7348.5畝,種植速生豐產林4.5萬畝。全鎮轄有9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298個自然村,總人口3.5萬人,總戶數為8049戶。全鎮屬……。 |
基本概況:洲仔鎮位于廣寧縣西部,距縣城南街鎮19公里,省道株木線公路貫穿全鎮,交通便利。總面積88.53平方公里,有山地11.21萬畝,耕地0.83萬畝。轄11個村委會141個自然村,人口17798人。199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7億元。 工 業:洲仔鎮是廣寧縣工業基礎較好的一個鄉鎮,工業起步較早。堅持“工業立鎮”的思想,實施“立足本地實際,橫向聯合,縱向發展,以鎮辦企業為龍頭,四輪并轉”的方針……。 |
鳳村鎮位于德慶縣的東部,轄18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總人口31000多人。該鎮盛產桂皮、桂油、松脂,并有豐富的花崗巖石和瓷土資源,儲藏量大,品質好,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近年來,鳳村鎮致力于改善投資環境,他們在“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 思路指導下,實施“以工業強鎮,以招商引資旺鎮”的策略,利用本地資源筑巢引鳳,利用外地資金上項目,使招商引資工作有新的突破。去年,鳳村鎮……。 |
武壟鎮位于肇慶市德慶縣東部,舊321國道橫貫全境,東鄰高要市河臺鎮,南與本縣播植鎮接壤,西北部與永豐鎮相連,東距肇慶60公里,西距縣城67公里,所通里程均為二、三級水泥、柏油路面。全鎮總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4.43萬畝,水田1.11萬畝,耕地1.13萬畝,轄11個村委會、1個居委,人口1.7萬人。 武壟鎮屬丘陵山區,物產資源豐富,人杰地靈,是一個投資置業的好地方。近年來,該鎮積極實……。 |
一、 基本情況 下帥壯族瑤族鄉是廣東省七個民族鄉之一,也是肇慶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她位于肇慶市懷集縣的西北部邊陲,距縣城52公里,全程均是水泥路,毗鄰清遠市連山壯族自治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賀縣,是壯、瑤、漢三個民族的集散地結合部。下帥鄉山多地少,土地肥沃、山地林茂、水源充沛、土特產繁多、資源豐富;通信交通便利,每日均有班車和過往班車通往懷城、廣州、連州等地,同時開通了移動電話。下帥鄉的文化活動豐富……。 |
一、 基本情況: 橋頭鎮位于懷集縣西南部,全鎮土地總積為213平方公里,屬石灰地區,四面為丘山,人多地少,其中耕地面積29511畝,全鎮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191個,林業用地218712畝(包括石山66816畝),水田耕地面積19327畝,旱地10184畝,總面積31917畝。全鎮居民住戶為8009戶,總人口54472人,有13個村委會,242個村民小組(其中非農業人口1016人),勞動力3011……。 |
南岸街道是高要市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總面積36.5平方公里,現有人口5萬多人,是近年崛起的新興工業城鎮。南岸街道位于西江中下游,與歷史文化名城肇慶市隔江相望,一橋相連,東距廣州110公里,距香港140海里,西距根梧州180公里,扼西江之咽喉。西江從西向東橫貫全境,常年可通航2000噸以上船舶。國道324線、肇江線、廣肇高速公路和三茂鐵路貫穿境內,高要火車站、高要港口岸碼頭和……。 |
水南鎮位于高要市北部,鎮域東北與廣寧、四會兩縣市交界,西南分別與本市的樂城、祿步等鎮接壤,縣道平賓(祿步平水至廣寧賓亨)線橫貫其中,距肇慶僅50公里,距廣州150多公里,全鎮實現了村村通水泥硬底化道路。全鎮總面積12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6.8萬多畝,耕地面積4500多畝。轄14個村民委員和1個社區居委會,13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萬多人,其中鎮城區非農業人口1010多人。主要姓氏有陳、甘……。 |
活道鎮位于高要市南部半丘陵半山區地帶,與高明、云浮、新興三市(縣)接壤,與新橋、蓮塘兩鎮毗鄰。全鎮總面積228平方公里,人口4.6萬人,轄33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擁有耕地3.9萬畝,林木面積28萬畝;鎮城區現有面積2平方公里,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全鎮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確立“工業立鎮、工業強鎮、農業穩鎮”的指導思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機遇大力發展……。 |
上帥作為地名是由清順治九年(1652年)設軍事機構上帥汛逐步演變而來的。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上帥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撤區設鄉。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轄鄉。民國27年(1938)設上帥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撤區設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76公里。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0.5萬。有地方公路接省道1960線。轄連宮、東南、香僚、陳屋4……。 |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轄鄉。民國27年(1938)設禾洞鄉,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區,1986年撤區復改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城33.7公里。面積94平方公里,人口0.7萬。有2條地方公路接國道323線。轄滿昌、鋪莊、禾聯、禾坪4個管理區(村委會)。礦藏有鎢礦和花崗巖。農業主產水稻、木材、厘竹。.……。 |
連州市轄鎮。原稱回蘭鄉,建國初,分為沖口、河溪、西岸、共和4個鄉,1958年并入東陂公社,1959年析設西岸公社,1983年改區,1987年建鎮。位于市境西部。面積127.9平方公里,人口3.7萬。廣(州)江(華)公路及省道1953線貫穿南北,連江主要支流西溪、清水河橫貫中部。轄沖口、東江、石蘭、東村、河田、西岸、馬帶、溪塘、七村、奎池10個管理區(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農業已建成優質柑果、荷蘭豆……。 |
龍坪鎮位于連州市東北部,東與西江鎮接壤,南與連州鎮交界,西與保安鎮為鄰,北與星子鎮相接。轄區面積400多平方公里。下轄麻步、墾區、黃芒、袁屋、松柏、朝天、石橋、鳳凰、龍坪、東村、元壁、烏石、青石、太坪、沙坳、孔圍等16個村委會,228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9307人。 龍坪鎮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最高溫度38℃。冬季最低溫度-3℃,年平均氣溫18.4℃,冬天可見霜雪,但時間較短,一般5-8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