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經各縣(市)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縣(市)區司法局、民政局,各開發區政法辦、民政業務主管局申報推薦,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實地抽查考核,擬命名肥東縣橋頭集鎮國光社區等27個村(社區)為第七批“合肥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
國光村位于橋頭集鎮東南部,與巢湖市居巢區接壤,面積9870畝,可用耕地面積2400畝,人口1700人,轄12個村民組,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有鐵礦石、花崗巖、黃砂等,境內山林面積2100畝。國光村黨總支下設兩個支部,黨員69人,近兩年來,在村兩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先后爭取項目支持,籌集資金修建了石長路小黃組2.1公 里水泥路。付洼至汪洼砂石路,小黃至小杜砂石路,并且開通尖山至合肥農班車,解決了群眾出……。 |
眾興村位于眾興鄉中部,眾興水庫南邊,不僅是眾興集鎮所在地,而且是眾興鄉經濟、集貿中心,轄區內有鄉派出所、信用社、衛生院、供銷社等鄉直單位。店眾路、大眾路、店元路、水庫路都通達本村,交通便捷,現有人口1950人,有1800多畝土地,村黨支部有49名黨員。有四名村干部,分別是張金武、張君武、張冬梅和施玉文。村兩委班子正積極帶領本村黨員、干部和群眾大力發展城郊型農業和商貿服務業,爭取早日使本村全面實現小……。 |
洪橋村:位于白龍鎮西北4公里處。……。 |
三河鎮二龍居委會成立于2001年,位于合銅路西側,距杭埠河大橋約50米,是三河鎮的南大門。二龍街地理位置獨特,是肥西、舒城、廬江三縣結合部,全長2.5公里,土地總面積916.4畝,水面60畝,人口分布于合銅路三河段兩側,轄區五個居民小組,總人口1492人,其中農業人口740人,非農人口752人 ,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 二龍居兩委現有在職人員4人,退休3人,黨員41人。下設婦代會、民兵營、共青團、計……。 |
大黃位于花崗東南邊緣,與豐樂鎮趙橋、安河西村隔河相望,我村域面積約2.1平方公里,平原微丘地形,人口1650人,耕地面積1690余畝,村黨支部下設四個黨小組,正式黨員36名,預備黨員3名,村委會下轄20個村民組。縣道四半路橫向穿村而過,村主干道黃陶路垂直相交,大黃資源優勢明顯,現有文物保護古跡大墩、小墩、商道遺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境內氣候宜人、土壤肥沃,小官塘支渠流經村域與決戰溝水庫相交錯,集……。 |
新街社區位于柿樹崗鄉最南端,與舒城縣相鄰,耕地面積4700多畝,人口近4000人。新街社區是原袁店鄉政府所在地。街道規劃較好,日常環境衛生保持良好,經濟基礎也較其他村居好。新街社區成立于2007年,是由原新街村打造而成。該社區設有黨總支一個、黨支部六個,現有黨員128人,其中預備黨員5人,入黨積極分子3名。……。 |
因其為社居委駐地,以境內比較大的小區翰林苑小區為名,故得名翰林社區居民委員會。1986年為水湖鎮長豐居委會、吳山居委會;2012年9月兩居委會合并成立翰林社居委。2015年5月搬遷到吳山南路新城公園。翰林社區:位于長豐縣政府西側。……。 |
峰是金峰路,湖是梅沖湖路,取兩路段名稱各一字而得名。2019年從梅沖湖、鳳梅2社區劃分部分區域成立峰湖社區。峰湖社區……。 |
鳳群社區地處造甲鄉南部,距造甲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與下塘鎮埠里村接壤,造埠路貫穿南北,距省城合肥僅28公里,屬于典型的江淮分水嶺脊背地區,人口2615人,其中外出在外務工人員1241人,黨員 名,總面積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畝。農田水利設施較完善。目前,正在實施長豐縣造甲鄉鳳群、鳳樓村省級整體推進農村土地整治項目,項目涉及鳳群村27個自然村莊和鳳樓村8個自然村莊,項目區總面積1564公頃,項目實施后村……。 |
柘皋鎮峏山村位于柘皋鎮南,柘皋河岸,峏山腳下,南于中垾鎮接壤,北連柘皋鎮,東依柘皋河,轄22個自然村,總人口6350人,耕地面積5897畝。柘廟路、天齊路穿村而過。屬典型的丘陵地區,有山有圩,柘皋河沿岸有唐馬圩、勝利圩、黃圩、劉崗圩、田埠圩等6個圩口,圩田面積3500畝。峏山村是原峏山鄉政府所在地,村委會辦公場所坐落在五爪崗村占地面積4.5畝,辦公用房350㎡,院內有農民健身運動場,辦公電教設施齊……。 |
聯合村位于蘇灣鎮東部,北有西大路穿村而過,東與含山仙蹤接壤。地屬丘陵地帶,土地肥沃,環境優美,現有自然村26個,全村1274戶,總人口4491人。下轄兩個黨支部,共114名黨員。該村有耕地面積4927.6畝,山林面積6798畝,共有塘壩68口。主要農作物是水稻、油菜和棉花,水稻畝產600公斤,油菜畝產在200公斤以上,棉花畝產230公斤。近年來,該村為實現富民強村戰略目標,將1271.4畝崗坡地進……。 |
蘇垅村委會位于夏閣鎮以北,東與龍泉村委會相接、南與張華村委會為鄰、西與國勝村委會毗鄰、北與里崗村委會相連,轄21個自然村,總耕地面積5303畝。蘇垅村以水稻、棉花、油菜大宗農作物生產為主,積極開展科學種田,以優良品種、良種良法為基礎,以養殖業為支柱,積極扶持養殖戶由規模化向集團化轉變。其中新農村示范村小洼村被省農業部評為生態農村示范村,其主要特色為“豬、沼、果”生態農業。……。 |
寓意譜寫華彩樂章而奮斗,故得名。民國21年(1932)廢地總制、推行保甲制。1961年成立余鋪、梅塝生產大隊,隸屬于原缺口區雙鳳公社;1968年至1979年為革命委員會;1980年取消革命委員會,仍稱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余鋪、梅塝村,隸屬于原缺口區雙鳳鄉;1985年隸屬于礬山鎮;1992年撤區并鄉由礬山鎮并入磚橋鄉;后又劃歸礬山鎮;2005年余鋪、梅塝合并為樂華村,屬礬山鎮至今。樂華村位于廬江……。 |
白湖鎮陶沖村位于軍二路北側3.7公里,何氏陵園坐落其間。該村現有人口3364人,976戶,轄42個村民組,全村有承包耕地2992.5畝,人均占有土地0.89畝,山場面積3200畝,水面積230畝,村現有基本勞力1354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1160人,占勞動力總人數69%,有五保戶35戶,困難戶65戶,現衛生院,小學各一個,村有產業主要是傳統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為主,通電入戶率100%,電話……。 |
老院社區位于樂橋鎮西南,是鎮政府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社區下設29個村民組。總人口7157人,其中農業人口3757人。土地面積3400.02畝。社區黨總支下轄5個黨支部,其中外設一個流動黨支部,黨員總數207人。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在社區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社區各項工作都有了明顯的起色。2011年度崗治綜合評比第二名、2011年度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第二名、2011年度信訪工作第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