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安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
市西社區位于西秀區西南角,轄區面積0。15平方公里,駐有中央、省、市、區機關企事業單位14個,農貿市場1個,轄區內有3條街1條巷(市西路、自治路、新安路、市西巷),分為9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數1474戶,總人數3751人,流動人口總數365人,由于地處老城區,空戶較多,流動人口流動頻繁,管理較為困難。市西社區居委會有工作人員五人,其中:支書一名(亢光黔),主任一名(陳朝菊),副主任二名(王中紅、劉……。 |
圖書社區位于安順市西秀區中心,坐落在中華南路北段東面,與東街辦事處、東街社區、民主社區相連,占地面積0。58平方公里,轄區住有居民2326戶,總人口5976人,社區黨支部和社區干部共5人,平均年齡44歲。社區內有主干道三條,次干道四條、小街巷四條,商業鋪面1100個。社區內駐有部隊、學校、醫院及市、區駐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等單位共計13家。社區各類商鋪1007家,社區集金商、商貿、娛樂、……。 |
馬槽井社區是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馬槽社區服務中心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520402016019。 |
名稱為“茶嶺”的村民自治組織。1951年隸屬安順縣隴灰鄉,1963年隸屬隴灰公社,1979年成立茶嶺大隊、西地大隊、朶戛大隊、隸屬隴灰公社,1984年隴灰公社改為隴灰苗族布依族鄉,濛村大隊改為濛村村,西地大隊改為西地村,朶戛大隊改為朶戛村,1990年3月安順縣和安順市合并為安順市,隸屬安順市隴灰苗族布依族鄉,1991年詹家屯苗族布依族鄉,舊州鎮,隴灰苗族布依族鄉合并為舊州鎮,2000年8月至今隸屬……。 |
欣新社區是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安平街道下轄的社區,城鄉分類代碼為111,為主城區。區劃代碼為520403001006。 |
鼓樓社區原西街居委會于1971年成立,成立時有黨員6人,到2008年10月24日經平壩縣人民政府(2008)平府通61號批復,將城關鎮原東街居委會調整更名為鼓樓社區居民委員會。鼓樓社區(居委會)成立于2008年10月,轄區面積2平方公里,現有12個居民小區(組),居民住宅樓242棟,住戶1438戶,常住人口4751人.--人口總數:4751人 農業人口:/人非農業人口:4751人--行政區面積:2……。 |
因該村寨位于白巖鎮轄區內的中心地帶,故而得名。解放初屬一區魏旗鄉,1953年屬白巖區魏旗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屬白巖公社魏旗管理區,1963年屬白巖區魏旗公社,1984年屬白巖區魏旗鄉,1991年建鎮并鄉撤區屬白巖鎮,2013年11月,按《普定縣人民政府關于白巖鎮人民政府并村工作請示的批復》(普府函(2013)204號)撤銷魏旗村、一棵樹村、龔家村、講義村、沙戈村、李后村建中心村。2016……。 |
坪上村位于坪上鄉南部,距鄉政府駐地5公里,是坪上鄉人民政府舊址。面積5.48平方公里,轄坪上、小寨、孫家大地三個自然村寨,分4個村民小組,全村現有2142人,675戶,耕地面積2696.55畝,全部為旱地。夜郎湖環村而繞,湖面約780余畝,荒坡和水資源極為豐富。坪上村屬漢族為主體的漢、苗族雜居村,其中、漢族人口占全村人口99.6%。坪上村森林覆率為25.4%。冰脆李等農特產品久負盛名,資源豐富,開……。 |
因大田村與龍倉村合并,各取村名中的一個字,故而得名。解放初期屬四區東北鄉,1953年屬補郎區補郎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期屬補郎公社補郎管理區,1963年屬補郎區補郎公社,1984年屬補郎區補郎鄉,1991年建鎮并鄉撤區屬補郎苗族鄉,2013年11月,按《普定縣人民政府關于補郎鄉人民政府并村工作請示的批復》(普府函(2013)205號)撤銷龍昌村和大田村建倉田村,屬補郎苗族鄉管轄至今。倉田村……。 |
下硐村位于扁擔山鄉政府北面約5.4公里處,該村行政區域面積約2.1平方公里,有6個村民小組,共208戶935人,擁有耕地面積約514.3畝。該村人口均為農業人口,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種植農作物和外出務工。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鄉黨委、政府的扶持知指導,該村不斷涌現了雞、鴨、豬、牛等家禽牲畜的小規模養殖,并抓住了黃果樹——夜郎洞風景區和華森礦泉水廠項目發展的契機大興農家樂以及綠色農作物種植示范田。農……。 |
村所在地的山,形似馬鞍,故得名。民國時期馬鞍山村隸屬安西鎮第六保,1953年改為馬鞍鄉第六村,1956年合作化為馬鞍山第一生產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稱馬鞍大隊,1963年屬丁旗公社,1982年,拆分為馬鞍山、下午2個生產大隊委員會,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屬丁旗鎮,置馬鞍山村村民委員會和下午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馬鞍山村與下午村合并為石新村村民委員會。2016更名為馬鞍山村,2016年11月9……。 |
播西村位于簡嘎鄉中部,村委會所在的播西距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是新階段扶貧開發一類村之一。與本鄉磨上村、梁山村、喜妹村、大壩村交界,海拔650米左右,年降雨量1050毫米,冬季無雨,無霜期300天,土質結構為沙壤土,山高水底,坡耕地多。居住民族有布依族、漢族,布依族人口占85%以上;全村轄五個自然寨,六個村民組,是一個典型的布依族聚居村寨;總戶數 306戶、1413人,耕地面積735畝(其中田:46……。 |
以村委會所在地命名。因村前有一口大水井,常年流水不斷,并用來釀酒,釀出的酒醇香可口,由此故名“龍井”。1950年屬大山鄉,置龍井鋪村。1953年屬連山鄉,1963年設立人民公社,置大山公社龍井鋪生產大隊。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設置為大山鄉龍井鋪村村民委員會,2012年屬大山鎮,2013年巖坡、連山、朱家、顏旗四村并入,稱大山鎮龍井村村民委員會。龍井社區……。 |
落葉村位于關嶺自治縣西南部8公里處,隸屬關索鎮,面積2.1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小寨、大寨、平寨、涼水井等4個自然村寨,分6個村民組,目前共有424戶1653人。農田面積810畝,旱地面積為828畝,人均占有耕地0.99畝,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3畝。林地有500畝,森林覆蓋率為15.8%。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運輸等為主。落葉村是典型的農業村寨。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主要出產物是水稻、玉米、蔬菜、生姜……。 |
異地扶貧搬遷,為移民打造安逸溫馨的社區,起名安馨。2017年7月成立,屬頂云街道管轄。安馨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