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當街原名溪當圩,傳明正德十六年(1521)建成,因圩兩側小溪北流1千米后為山所擋而匯入消水洞,故名。民國時期以壯語Rijdangj改為里當圩。“里rij”指小溪,“當dangj”指阻擋。 |
1949年由里當鄉岑村、金釵鎮把讀村、龍灣鄉內觀村各折出部分自然屯合設北并村,因村處里當鄉北部且為合并村,故名。后因諧音改成北屏村而得名。“北”指里當鄉政府駐地北部,“屏”與“并”近音指合并。 |
該村由琴良村和龍了村合并成立,各取一字而得名。“龍”指龍了村。“琴”指琴良村。 |
內錢,壯語Ndaweienz,“內ndaw”指里面,“錢cienz”指淮山。因村內多長有野淮山得名。 |
因原駐地在加榮屯得名。“加榮”指加榮屯。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群眾性自治組織。 |
“太平”意指過安寧太平日子。該村由進東村和龍立村合并成立“太平”村,以“兩村安寧”意而得名。 |
因該村地處大隆立一帶,雨天易澇,澇水如龍而得名。 |
1958年設雅聯大隊,加雅、新聯兩村各取一字而得名。“雅”指加雅村,“聯”指新聯村。 |
龍那,壯語Runghnaz,“龍rungh”指弄場,“那naz”指田,因村處弄場且多有田地,故名。 |
龍桂,壯語Runghgvei,“龍rungh”指弄場,“桂vei”指桂樹,因村處弄場內原有許多野肉桂樹,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