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鄉人茍云臺在此建房設店,逐步形成集市,定名云臺場。因居委駐地云臺場,故名。 |
因境內有兩山梁對崎,形如八字得名八字口,村以此名為八字村。 |
1981年,以境內吳家寨和天臺埡口各取一字,得名寨口村。 |
因境內一人行大路有小幅天然巖壁,得名小巖子。村以小巖為名。 |
清朝初期,鄉人在一土坪上建寨“安全太平”之意,得名安坪寨村,以安坪為名。 |
清朝末期,因境內卓家塆碾米槽上新建房屋,呈八角形,得名八角塆,村以八角為名。 |
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合作社,以合作化有利于人民,得名利民村。 |
因其境內一小溪上的石橋旁為一片河壩地,故名橋壩,以此為村名。 |
1981年因境內有石質拱背橋,得名拱橋村。 |
明朝中期建場,因此地黃葛樹多,名黃葛場。因黃葛場得名黃葛村。 |
清朝中期建廟,取“求壽祈福”之意,得名應祝,村以應祝為名。 |
明朝中期,鄉民在此建廟,名青云廟,清朝中期發展成青云場,因村委會駐地在青云場,得名青云村。2004年由于區劃調整由青云村(村委會駐地青云場,得名)、六角村(此村形似六角故名)、六劍村(傳說此地以前有六把劍故名)合并取名為青云村。 |
因境內梅頭塆,吳家沱兩地名各取一字,得名梅沱村。 |
因境內一小山形似鯉魚,得名鯉魚山,村以鯉魚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