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廣東省關于綠色社區創建行動相關要求和我市工作計劃,經過前期組織發動、社區申報、街道推薦、各區自評初核推薦,我局于9月21日至10月10日組織市相關單位及專家組成評估工作組到各區現場抽檢評估復核,對復核形成的2022年我市綠色社區初步名單征求了市相關單位意見并在官網完成公示,長勝里社區等368個社區為廣州市2022年綠色社區。 |
因轄內有主要小區金穗雅苑,故名。自2002年設立以來沿用至今。金穗社區……。 |
因轄區地處桂田村,故名。2002年設立為桂田北居委會和桂田南居委會。2016年7月11日,桂田南居委會與桂田北居委會合并,成立桂田居委會并沿用至今。辦公駐地選址為桂田南約大街45號首層。桂田社區……。 |
因轄內有主要道路敦和路,故名。自1999年設立以來沿用至今。敦和社區……。 |
因轄區地處聚德花苑小區東區,故名。自2002年命名以來沿用至今。聚德東社區……。 |
因地處馬騮崗,故名。自2016年成立以來沿用至今。馬騮崗社區……。 |
因轄內有主要道路西村大街,故名。2001年10月,撤新滘鎮建街時成立,并沿用至今。西村社區……。 |
因地處新魚村,故名。2001年,為南洲街道的南安坊居委和新魚居委,后2005年合并為新魚居委并沿用至今。新漁社區……。 |
因地處池滘村,故名。撤新滘鎮建街時為池滘一居委和池滘二居委,2001年合并為池滘居委并沿用至今。池滘社區……。 |
因地處橋南小區,故名。2001年10月,撤新滘鎮建街時成立,并沿用至今。橋南社區……。 |
地處琶洲村東北部,故名。2002年,新滘鎮撤鎮建街,成立琶洲街道時成立琶洲東北居委會,并沿用至今。琶洲東北社區……。 |
黃埔村位于海珠區東部,與黃埔區長洲隔江相望,總面積60公頃,東接新洲,南望侖頭,西連琶洲。現戶籍人口3580人,總戶數1177戶。2009年,廣州市海珠區政府正式啟動了黃埔古港古村歷史文化景區保護工程,按照“村港一體”的宗旨,對黃埔古港古村進行了全面的規劃設計,集中展示黃埔村的歷史文化特色。2011年,該景區被評為“海珠十大新名片”。黃埔村因港口經濟興盛一時,村保留了大量的歷史文物建筑,這些古建筑……。 |
因地處黃埔村北部,故名。2002年,新滘鎮撤鎮建街,成立琶洲街道時成立黃埔北居委會,沿用至今。黃埔北社區……。 |
因地處石基村,故名。2002年,新滘鎮撤鎮建街,成立琶洲街道時成立石基居委會,沿用至今。石基社區……。 |
因轄區內有瀛州生態園,故名。1987年為小洲村民委員會。2002年“村改居”,瀛園居委會從小洲村析出并沿用至今。瀛園社區……。 |
因轄內有住宅類小區萬年小區,故名。自2016年成立以來沿用至今。萬年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