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壇罐社區 成都東部新區海螺鎮壇罐社區位于龍泉湖至三岔湖中段,石三路橫穿全境,距成都市區50公里,距成都東部新區市民中心10公里,全村幅員面積6.63平方公里,轄20個村民小組,3030戶,轄區內管轄治理人口6778人,耕地2533畝,林地面積1342畝,2019年人均純收入16799元。
壇罐社區設臨時黨委1個,有社區干部9人。下設黨小組10個,現有黨員143人。 |
2、萬年社區 萬年社區位于海螺鎮東邊,距鎮政府7公里。全社區有街道小組1個,村民小組15個。社區幅員面積3.612平方公里,土2853畝,田795畝,林地657畝,總戶數1116戶,人口3161人,常住人口2212人。我社區農村經濟主要以種植業和傳統的養殖業及勞務輸出為主,2020年社區人均純年收入14214元。 |
3、力量村 寓意農產品產量多,故名。50年代初建村時為力量村,后改稱力量大隊,1984年1月更名為力量村至今。 2020年村社區調整,將洞溝村與力量村合并設立力量村。 力量村村委會辦公地址為原洞溝村黨群服務中心;簡陽市人民政府批準,批復號為簡府函【2020】126號。 海螺鎮力量村由原海螺鎮力量村與洞溝村合并而成,位于海螺鎮南部。153鄉道過境約1.8公里,海螺河過境約1.5公里。地勢以淺丘為主,土壤以紅土帶砂為主。山丘多柏樹,森林覆蓋率約40%。力量村現有11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4125人,戶籍戶數1141戶。 |
4、互利村 寓意相互幫助,共同發展,提高經濟,故名。50年代叫趙坡村,七十年代叫3大隊,1984年1月更名為互利村。 2020年村社區調整,將互利村與長山村合并設立互利村。 互利村村委會辦公地址為原長山村黨群服務中心;簡陽市人民政府批準,批復號為簡府函【2020】126號。 互利村現一共9個村民小組、涉農社區,面積4.92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253人,常住人口2156人,城鎮化率達到0.01%,地區生產總值260萬元,農產業比重達96%,是鄉村文化、人口和消費的主要承載地。 |
5、燒房村 成都東部新區海螺鎮燒房村分別與海螺鎮青龍村、壇罐社區,玉成街道涌泉村、趙家山村、斑竹灣村接壤,距海螺鎮政府4公里,全村幅員面積3.5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95人,勞動力1203人,農戶608戶,耕地面積1715畝,退耕還林380畝。設有黨支部一個,村民委員會一個,監委會一個,村議事會一個,村干部5人。現有黨員56人(其中預備黨員3人),下設黨小組5個,黨小組長5人。 |
6、栗子村 境內有很大的板栗樹,故名。自得名起,地名沿用至今。 栗子村現轄5個村民小組,面積3.2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112人,常住人口2042人,城鎮化率達到0.95%,地區生產總值0.29568億元,非農產業比重無,是新都城市功能、文化、人口和消費的主要承載地。 |
7、兩河村 境內有兩條河流流經,故名。解放前是屬壇罐鄉公所第五保、六保;解放初期石兩河社,黃連和高灘壩村的部分;合作社時含高灘下社,兩河社和黃連社;公社化時改作兩河耕作區,1962年由兩河耕作區改建為兩河大隊,1989年成立村民委員會,更名為兩河村。 2020年村社區調整,將兩河村與四溪村合并設立兩河村。 兩河村村委會辦公地址為原兩河村黨群服務中心;簡陽市人民政府批準,批復號為簡府函【2020】126號。 兩河村現轄區有13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7.1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674人,常住人口3682人。 |
8、青龍村 青龍村位于海螺鎮東南方,東經104.22北緯30.22,距離鎮政府2.4公里,下設5個村民小組。青龍村幅員面積3.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10畝,農業人口2264人。現有硬化路面19.8公里,堰塘25口,蓄水池72口,路燈258盞。引進青葫豆訂單種植約800畝,六站土地200余畝。現有正式黨員54人,入黨積極分子1人,黨小組5個。 |
9、大鵝村 東部新區海螺鎮大鵝村位于海螺鎮場鎮東北面,距場鎮1.2公里,東連栗子村,南接青龍村,西鄰壇罐社區,北靠東部新區賈家街道竹林村,緊靠石三路,距天府國際機場30公里,交通地理區域優勢明顯。全村總面積3.65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農戶531戶,人口1845人,大鵝村支部下設8個黨小組,黨員51人,入黨積極分子4人,耕地1788畝。202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4485.6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