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劉、陳、梁姓最早遷入。 1952年設立居民委員會,2001年改為社區居民委員會,2005年舉行第一屆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舉,名稱沿用至今。 1952年隸屬郁南縣第三區,1958年屬建城管理區,1961年屬建城人民公社,1968年屬建城人民公社革委會,1983年屬建城區公所,1987年屬建城鎮人民政府至今。 1986年起居委會駐地在建城圩鎮大街李屋,2005年居委會駐地遷往中山路舊戲院旁辦公,2009年居委駐地遷往圩鎮文昌路文化廣場文化樓。 并沿用至今。 |
黃、莫、李、蔡、史、胡、余、林、彭、蘇、郁姓遷入居多。 1952年設立居民委員會,1958年稱羅旁公社水上大隊,1986年設羅旁鎮羅旁居委會,2001年改設社區居民委員會,2005年舉行第一屆社區居民委員會選舉,名稱沿用至今,2003年9月稱建城鎮羅旁社區居委會。 1952年隸屬郁南縣第二區轄,1958年屬羅旁人民公社轄,1968年為羅旁人民公社革委會,1983年屬羅旁區公所轄,1987年屬羅旁鎮人民政府轄,2003年9月為建城鎮人民政府轄。 2003年9月前屬羅旁鎮人民政府轄,2003年9月后屬建城鎮轄。 1981年前居委會駐地設在地心村,1982年至今居委會駐地設在羅旁沿江路6號。 并沿用至今。 |
盧、謝、何、劉姓遷入。 建國前為國民黨郁南縣政府駐地,建國后設附城行政村,屬第三區轄。 1957年成立附城鄉,1958年改稱附城生產大隊,1983年改稱鄉人民政府,1987年撤區鄉建鎮,改稱附城村民委員會,1989年后稱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至今復稱村委會。 1958年屬建城人民公社轄,1983年屬建城區公所,1987年為建城鎮人民政府至今。 1993年前村委駐地建城圩鎮大街,1993年至今村委駐地建城鎮中山路。 并沿用至今。 |
李、梁、黃、黎、楊、朱、姚、張、劉姓遷入。 建國后設立附城行政村,1958年改為東一生產大隊,1983年改為鄉人民政府,1987年改稱東一村委會,1989年改稱東一管理區,1999年復稱村委會。 1958年屬建城公社轄,1983年屬建城區公所轄,1987年屬建城鎮人民政府轄至今。 1960年代村委駐地內逕廟,1970年代搬遷至大嶺珠,1997年至今村委駐地建城鎮朱屋東堤口。 并沿用至今。 |
張、吳、姚、區、肖姓遷入。 1958年稱東二生產大隊,1983改稱鄉人民政府,1987年稱東二村委會,1989年稱管理區,1999年復稱村委會。 1958年屬建城人民公社轄,1983年屬建城區公所轄,1987年屬建城鎮人民政府轄至今。 村委會駐地東二村中心的東二小學旁邊。 并沿用至今。 |
新中國成立前為建連鄉轄;新中國成立初設便民行政村;1957年改小鄉;1958年屬建城人民公社轄,改為便民生產大隊;1983年屬建城區公所轄,稱便民鄉人民政府;1987年屬建城鎮人民政府轄,撤區改稱村委會;1989年稱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改復便民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
唐、賓、區、沈、劉姓遷入。 1958年為新峽生產大隊,1983年改設鄉人民政府,1987年改稱村委會,1989年改稱管理區,1999年復稱村委會。 1958年屬建城人民公社,1983年屬建城區公所,1987年屬建城鎮人民政府至今。 1996年11月前村委駐地黃茆崗,1996年11月至今村委駐地新田村。 并沿用至今。 |
張、許、左、陳、劉、賴姓遷入。 建國初設西鎮行政村,1958年稱西鎮生產大隊,1983年改西鎮鄉人民政府,1987年稱村委會,1989年后稱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復稱村委會。 1958年屬建城人民公社轄,1983年屬建城區公所轄,1987年為建城鎮人民政府轄至今。 辦公駐地兩頭村。 并沿用至今。 |
1958年屬建城人民公社轄,設白天生產大隊;1983年屬建城區公所轄,設白天鄉人民政府;1987年屬建城鎮人民政府轄至今,改稱村委會;1989年稱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復稱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
許、伍、陳姓遷入。 建國初為沙隆行政村,公社化稱車坑大隊,1983年設沙隆鄉,1987年設沙隆村委會,1989年設管理區,1999年稱村委會。 建國初為建城鄉轄,1953年隸屬郁南縣第三區,1955年屬建城區,1958年為建城人民公社轄,1983年為建城區公所轄,1987年為建城鎮人民政府轄。 1989年屬建城鎮,1999年起屬建城鎮人民政府至今。 辦公駐地袁塘。 并沿用至今。 |
人民公社時期(1958年)為建城公社龍塘大隊,1983年為建城區龍塘鄉,1987年為村委會,1989年為建城鎮龍塘管理區,1999年起為建城鎮龍塘村民委員會。 |
吳、何、李姚姓遷入。 1957年建鄉,1958年改稱東方紅車滘生產大隊,1983年改稱鄉人民政府,1987年稱車滘村委會,1989年后改為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復稱村委會。 建國前屬建連鄉轄,建國后為第三區轄,1958年為建城人民公社轄,1983年為建城區公所轄,1987年為建城鎮人民政府轄至今。 2006年村委駐地白廟,2007年至今村委駐地斗合村。 并沿用至今。 |
新中國成立后建車窖行政村;1958年為建城人民公社轄,成立合水生產大隊;1983年為建城區公所轄,改鄉人民政府;1987年為建城鎮人民政府轄至今,改稱村委會;1989年改稱管理區;1999年復稱合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黃、梁、陳、蔡、王、孔、宿、關、麥、鐘、高、趙、張、劉、蘇、史姓遷入。 1953年改為羅旁鄉,1958年時為東方紅公社羅旁生產大隊,1983年改稱小鄉,1987改稱村委會,1989年改稱管理區,1999年復稱村委會。 明、清時屬太平郡羅旁甲,民國時屬上四鄉轄,建國后為河東區轄,1958年屬羅旁人民公社轄,1983年屬羅旁區公所轄,1987年屬羅旁鎮人民政府轄。 2003年9月屬建城鎮人民政府轄至今。 村委會設在羅旁圩上。 并沿用至今。 |
黃氏自明萬歷四年由江門紫泥三堂公遷入,現主要黃、姚、鄧、區、梁、謝姓。 1958年是河西生產大隊,1961年稱羅子生產大隊,1983年改稱羅子鄉人民政府,1987后改稱村委會,1989年改稱管理區,1999年復稱村委會。 1958年屬羅旁人民公社轄,1983年屬羅旁區公所轄,1987年屬羅旁鎮人民政府轄,2003年9月屬建城鎮人民政府轄至今。 1996年前村委駐地黃氏祠堂,1996年后至今村委駐地上太平村。 并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