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曹店村對面有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用石頭修成的寨堡而得名曹店石堡。后于民國元年(1912年)設治局駐此地,擴修街市成為自然鎮而得名石堡鎮。 |
古為牧馬地,多產白馬以為奇,將所處牧草灘之村稱之白馬灘村。鎮以村名。 |
相傳戰國時荊軻刺秦王不成反被處死,燕人為了收回遺骸,去咸陽盜尸,不慎被秦兵發覺,匆忙中只搶得荊軻首級,倉皇而逃,經此地見高山突兀,可作標記,便把荊軻的頭寄藏在這里。此后,燕人在藏頭的地方立廟作祭,從此有了“寄頭廟”之地名。后因“寄”、“界”諧音,后人傳為“界頭廟”。因鎮人民政府駐地界頭廟村得名。 |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三岔村位于三條溝的交叉口而得名。 |
因舊時有崔氏人居住在此的臺地而得名崔家圪臺,簡稱圪臺。鄉以村名。 |
因位于兩山之間馬鞍部,地勢險要而得名。鄉以村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