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聯合發布《2023年全國千強鎮研究成果》 |
無城鎮位于無為中部,是無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系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現轄33個村、社區(城內社區14個,村(農村社區)19個)。全鎮面積123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8萬,常住人口25萬。 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無城鎮始建于開皇元年,迄今已有1400余年歷史,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無城鎮西、南、北三門開鑿的護城河首尾與東面的華林河相連,境……。 |
一、基本情況石灘鎮位于增城市南部,是廣州市首批五個示范中心鎮之一,處于廣州東部板塊東端,北連荔城,南與東莞隔江相望。2004年2月,增城市進行鎮級行政區劃調整,將原三江鎮、沙莊街并入石灘鎮,并鎮后的大石灘,行政區域面積184平方公里,轄47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戶籍人口11萬多人,外來人口6萬多人二、投資環境環境資源:石灘鎮是增城的魚米之鄉,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有增江河、西福河、東江北干流、縣江河……。 |
如東縣轄鎮。1958年建長沙公社,1983年改鄉,1995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2公里,距南通港口55公里。面積65平方公里,人口3.7萬。通公路,通航運。轄古灶、長南、何埠、陳福、郁灣、蘆河、蘆蕩、窯園、陸河、田園、張橋、珠背、河岸、堤北、衛海閘、建海、利民、貧墾、長路、雙橋、雙南、三八、路西、小港、路東、十三總、魚鱗橋、環坎、鹽村、北墾、富強、潮陽32個村委會。以種養業、海洋捕撈業為……。 |
湖頭鎮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古有“小泉州”的美稱,全鎮擁有1所財經中專、4所中學、1所職業中學、26所小學,2002年在校生17557人。2001~2002年,湖頭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積極做好新型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兩篇文章,實施小城鎮建設、科技興鎮、依法治鎮和以德治鎮、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培育扶持鋼鐵、水泥、服裝、食品加工、旅游服務五大支柱產業,促進全鎮經濟社會的較快發展。2002年,全鎮完……。 |
浙北名鎮--嘉興市王店鎮地處杭嘉湖平原、滬蘇杭金三角中心,東臨上海、西靠杭州、南瀕杭州灣、北依蘇州,是長江三角洲的黃金腹地,也是上海經濟龍頭的理想延伸地,是一塊蘊藏著巨大開發潛力的投資熱土,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 行政中心 王店鎮總面積116平方公里,總人口6.6萬人,是魚米之鄉,氣候宜人,環境優美,人杰地靈。鎮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大文學家朱彝尊故居曝書亭,是浙江省旅游百鎮,被譽為……。 |
常熟市轄鎮。1949年稱橫涇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蘆蕩公社,1983年改鄉,1992年更名沙家浜鎮。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區10公里。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1.9萬。有多條公路通達,南瀕陽澄湖。轄廟王、永南、辛石、潘洪、徐石、張涇、陸家、洋浩、安全、新涇、龔浜、三家、草蕩、倪家橋、下浜、北橋、曹浜、王曹、雙浜、湖浜、前蕩、漁業22個村委會和沙家浜居委會。農產以水稻、小麥、油菜為主,特產陽……。 |
光福鎮地處蘇州市西郊、太湖之濱,距市區21.5公里。全鎮陸地面積62平方公里,太湖水域面積約160平方公里,湖岸線約32公里,轄10個村(社區),常住人口6.3萬。光福素有“湖光山色、洞天福地”之美譽,生態資源優越,自然風光秀美、人文積淀豐厚,乾隆六下江南均巡游至此。鎮內坐擁鄧尉山、玄墓山、西磧山等二十多座大小山巒和東崦、西崦等湖泊,享有香雪海、司徒廟、銅觀音寺、圣恩寺、石壁等眾多名勝古跡,其中省……。 |
南嶼鎮位于閩侯縣南部,旗山東麓,大樟溪西畔,東隔樟溪與南通鄉相望,東北與福州市南臺島相對,西南與永泰縣葛嶺塘前鄉接壤,北連上街鎮,面積170.5平方公里。下轄23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員會,2000年計有16205戶,56305人。鎮政府駐地南旗村。因錦溪橫貫境內,南畔為南嶼而得名,北岸為北嶼(亦稱水西)。宋時分屬侯官縣修仁鄉海平里、靈鳳里、綏平里、遷蝗里,五芝鄉閩光里,三秀里,清政里、吉壤里,西孝……。 |
楚雄市轄鎮。1951年為東瓜鄉,1961年為鹿城公社東瓜管理區,1962年為金星區東瓜公社,1966年為前進區東瓜鄉,1971年成立東瓜鎮,1984年改區,1988年設鎮。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區6.5公里。面積128.6平方公里,人口2.5萬,其中彝族有926人。廣(通)大(理)鐵路和安(寧)楚(雄)公路過境。轄東瓜、龍江、龍河、寨子、劉家、興隆、永興7個行政村。農產以水稻、小麥、蠶豆、烤煙為主,……。 |
回郭鎮是中州名鎮之一,歷來商賈云集,素有“小上海”之稱,其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工業發達、人杰地靈;60年代集體企業起步,出現“五小企業”,70年代開辟“圍繞農業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之先河,被毛主席譽為“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 回郭鎮位于鞏義市西南部,東鄰芝田鎮、西毗偃師市、南與魯莊鎮接壤、北靠伊洛河;310國道貫穿全鎮,隴海鐵路線設有回郭鎮車站。全鎮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7公里,地勢呈南嶺北……。 |
西周鎮以始祖周姓且位于象山西部而得名,舊有“西洲、西瀛、洲洲”等別名,現有象山西大門之稱。目前的西周鎮是由原西周鎮、下沈鎮、蓮花鄉、儒雅洋“兩鎮兩鄉”合并而成。東接墻頭鎮,南毗泗洲頭鎮,西與寧海縣大佳河接壤,北瀕象山港。我鎮系象山縣兩大次中心鎮之一,也是浙江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寧波市14個中心城鎮之一。全鎮面積153平方公里,下轄74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2個手工業社,5.2萬人口,2.8萬畝……。 |
小集鎮隸屬唐山市豐南區下設的建制鎮,位于豐南區東南方向50華里,地處沙河兩岸,行政面積77.5平方公里(鎮區面積1.45平方公里),轄48個行政村,總人口35222人,耕地面積57118.42畝,為河北省百強鄉鎮,豐南區經濟四強鎮之一。小集鎮東距秦皇島160公里,西距天津118公里,北距唐山市區20公里,現有省級唐柏公路(唐山——柏各莊)自西向東穿越鎮區,小康路(小集——康各莊),小輝路(小集——……。 |
常州空港產業園(羅溪鎮),總面積53.51平方公里,總人口5萬人,常住人口6萬人,下轄7個行政村、5個社區。常州空港產業園由原常州航空產業園、常州高新區動力裝備產業園區整合組成,于2014年11月3日經常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并與羅溪鎮實行“園鎮合一、合署辦公”管理體制。園區(鎮)是常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重點之一,也是高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2015年,園區(鎮)實現地區……。 |
阿拉善左旗烏斯太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東北部,東臨黃河,西倚賀蘭山,南接寧夏石嘴山市,北與阿左旗吉蘭太、巴音木仁及烏海市烏達區接壤,下轄巴音敖包嘎查、烏蘭毛道嘎查和烏蘭布和社區居委會,總人口近3萬,由蒙、漢、回為主的多民族構成。烏斯太鎮位于中國西部“呼-包-銀-蘭”經濟帶和烏海-鄂爾多斯-阿拉善“小金三角”的交匯點。位于包蘭鐵路、烏吉鐵路、丹拉高速、烏巴高速、110國道“五路交匯”之處,距賀……。 |
橫山橋位于江蘇常州市東北郊,東經120°07’,北緯31°48’。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漁米之鄉,是武進境內有名的重要大鎮之一。也是鑲嵌在東部地區的一顆璀璨明珠。全鎮總面積為37.6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就達9.8平方公里,所轄21個行政村,常住人口5萬,其中耕地1.8萬畝,丘陵、山地6000畝。境內山水兼蓄、氣候宜人、物茂風華、基礎配套設施健全、交通四通八達,地理們置得天獨厚,特別是改革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