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聯合發布《2023年全國千強鎮研究成果》 |
亙古美麗的東江迤邐而下的北干流與南支流交匯一處,形成一河三埠的風水寶地——石龍石龍北靠廣州,南臨深圳,毗鄰香港,距廣州69公里,深圳78公里,歷來都是東江水運的重要港口。石龍己有800年的悠久歷史,自宋代開始這里有人定居。由于東江穿境而過,航運極為便利,石龍在明末清初就己是嶺南重鎮。在以水路為主要運輸渠道的年代,石龍己經成為東江運輸的交通樞紐、咽喉之地,控制著大米和木材等主要農產品的流通,對整個廣……。 |
府谷鎮集城區、城郊、農村三位于一體,是府谷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轄57個行政村、105個自然村,3個街道辦事處、10個社區居委會,15183戶,53286人。加上外來流入人員,總人口10萬余人,占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一強?偯娣e214.62平方公里。神朔鐵路、府店一級公路、府準公路、沿黃公路橫穿腹地,轄區又緊臨黃河,與山西省僅一河之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 |
坦洲鎮位于中山市南部,東、南毗鄰珠海市,北接三鄉和神灣鎮,西南隔西江口與珠海斗門相望。面積131.41平方公里,轄村民委員會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7個。戶籍人口6.72萬多人,非戶籍人口6.43萬人。耕地4.22萬畝,山地2.8萬畝。2006年,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工作全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濟社會穩定持續發展。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4.02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工農業總產值127.09億元,……。 |
企石鎮位于東莞市東北部的東江河畔,擁有豐富的河水資源,給全市三分之一的地區提供優質的日常用水。全鎮面積51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戶籍人口3.8萬人,外來人員約4萬人。企石鎮土地資源豐富,擁有可利用土地5000畝,是東莞市未來三大經濟支柱之一的東部工業園的重要組成鎮區,占東部工業園50%的面積;山水優美,具有如蝦公山、飛鵝嶺、金椅嶺及東丫湖、東江河畔等的居住理想環境;成為了東莞市最……。 |
桓臺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首批省級開發區之一。2005年7月開發區整體南遷至果里鎮,與果里鎮實行區鎮合一、一體化運作。開發區暨果里鎮南接淄博市中心城區,北靠桓臺縣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803省道和淄東鐵路縱貫南北,南距濟青高速公路1公里、距膠濟鐵路5公里。東距青島港及青島國際機場220公里,西距濟南國際機場90公里?偯娣e57平方公里,轄43個行政村,人口……。 |
全鎮轄14個建制村,4個社區,人口53838人,區域面積128.81平方千米。1997年被列為浙江省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0年被確定為浙江省中心城鎮, 2004年創建成為杭州地區首個“國家衛生鎮”,并被國家六部委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已進入2005年浙江最發達100名鄉鎮。中華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核心地塊就位于該鎮;新老104國道、04省道、015省道縱橫境內,宣杭鐵路穿鎮而過。深……。 |
永安地處瀏陽西北部和長沙市東郊,距瀏陽和長沙各30km,319國道穿境而過,長永高速公路直達永安,距黃花國際機場僅8km,區位優勢極為明顯,永安工業區榮登省級工業小區行列。具備接受大中城市輻射的容納力和吸引邊遠地區的向心力。境內基礎設施完善,水、土地、勞動力、礦產等資源豐富。 永安鎮吸引了近2億元資金投入到小城鎮建設,拉通硬化了永豐公路、新河路、光明南路、市場路、完善了商業新街及其它街道的“四化”……。 |
義堂鎮位于山東省臨沂城西部,距城區5公里,是沂城的西大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該鎮地處平原,土壤肥沃,有祊 河、涑河流灌全鎮,物產豐富。全鎮總面積53平方公里,總人口10.1萬人。327國道橫穿東西,-公路縱貫南北,交匯處設有大型出口,南靠兗石鐵路,交通條件得天獨厚。義堂鎮下轄行政村:夏坡村、圈里村、埠北頭村、周井鋪村、后鄉村、北土蘇村、西吳屯村、孫朱里村、大義堂村、沂洪莊村、前城子村、丈埠屯村、營……。 |
盤山縣轄鎮。1958年屬沙嶺公社,1964年更名古城子公社,1984年置鄉,1995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部,面積13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溝海鐵路、盤海公路過境。轄上網、夏家、五臺子、七臺子、李家、夾信子、古城子、拉拉屯、蔡家、周家、崗皮嶺、青蓮泡、南崗13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小化工,農業主產水稻。.……。 |
地處武安市西南,緊鄰城區,總面積72平方千米,轄28個行政村,10500戶,36000口人,耕地3600公頃。2003年人均純收入4564元,工農業總產值突破17億元。午汲鎮地理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309國道、邢都兩條公路,邯長鐵路穿境而過,鎮域西部有豐富的鐵礦石、煤炭、石灰石資源。近幾年來,午汲鎮積極實施農業結構調整,逐步跳出傳統農業的圈子,積極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培育特色產業,糧棉、糧菜……。 |
六橫島以島設鎮,位于長江口南端,舟山群島南部海域。東瀕東海,西距寧波北侖港7.5公里,北距全國著名漁港沈家門25公里,南與象山海域相連。境內氣候宜人、交通便利,早在十六世紀中葉就成為我國最早最繁華的海上國際自由貿易市場。全鎮陸地面積122.32平方公里,人口6.5萬,轄8個社區、38個村和2個居委會。1993被國家科委列為全國6個“海島資源綜合開發試驗區”之一,1996年列為浙江省社會發展綜合實驗……。 |
古林,又名黃古林,是聞名中外的草席之鄉,也是鄞州歷史上四大重鎮之一。古林鎮座落于甬江、姚江、奉化江上游,東與寧波市區接壤,南鄰寧波櫟社機場,杭甬高速公路和鄞縣大道穿境而過,境內的段梅公路橫貫東西,水網縱橫交叉,為典型的江南水鄉。1986年1月,古林鄉改名為古林鎮。1992年5月,撤區擴鎮并鄉,原古林、布政、蜃蛟三鄉鎮合并建立新的古林鎮。目前,全鎮行政區域面積47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人口509……。 |
高塍鎮位于宜興市北郊,全鎮總面積 82平方公里,人口5.01萬。下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新長鐵路、錫宜高速公路貫穿全鎮,并在鎮內設立服務區。高塍鎮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前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和前臺灣中央大學校長虞兆中均出生在高塍,被譽為高塍的“一街雙星”。 高塍鎮是宜興市的經濟強鎮和工業重鎮,2005年,全鎮實現工業應稅銷售76.5億元,鎮財政收入達到2.8億元,全鎮應稅銷售500萬以上的規!。 |
青義鎮位于綿陽城北,幅員面積30 .6平方公里,共轄10個行政村、83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委員會,轄區總人口4.4萬人。青義鎮是省小城鎮建設示范鎮、省科技示范鎮和市園林綠化試點鎮,場鎮面積1.5平方公里,各項基礎設施齊備。綿江公路和108國道穿過園區,交通十分便利。教育醫療、廣播電視、郵電 通訊設施齊全,水、電、氣均能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全鎮有骨干企業30多家,其中, 產值過500萬元的企業6家。2……。 |
石林鄉屬鶴壁市山城區兩鄉之一,位于市東郊8公里處,北與安陽交界,南同鹿樓鄉相連,東和湯陰縣毗鄰,南北約20公里,東西約10公里屬丘陵地區;湯鶴公路穿境而過,總面積97平方公里,總耕地68800畝,全鄉39個行政村,52個自然村,8100戶,36000口人,是一個以糧、菜、棉、油生產為主的農業大鄉,是全區蛋雞養殖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