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處五華縣城琴江河東面,琴江河沿鎮宛流而下,故名。 |
轉水鎮因五華河繞圩鎮90度角而得名。 |
宋天禧二年(1018年),華城因西漢南越王趙佗曾筑行宮“長樂臺”于此而得名長樂鎮。民國三年(1914年),長樂縣更名五華縣,長樂鎮隨之易名華城鎮。 |
岐嶺鎮因從河源市龍川縣藍關入五華縣境界都是山嶺陡峭,故名岐嶺。 |
潭下鎮因境內河彎多潭且深而名。 |
長布原名長蒲,以蒲江河得名。 |
周江史稱周潭,以周江河而得名。 |
因清末在鎮區南側小都河上建有木質水陂,時稱橫陂,后以此命鎮名。 |
因境內蕉州河自東向西流過,分耕地呈三角形,故稱角田;“角”與“郭”諧音,后稱郭田。 |
因其境內有雙華河、華拔河,故名。 |
安流原名橫流渡,因地處琴江河畔,河水湍急,用木船當橋,故稱橫流渡。清宣統三年(1911年),當時的文人學士將不祥之兆的“洪水橫流”,改為吉祥之兆的“安流”,地名就由此而來。 |
因古時廣種棉花和生產土布,又因地處平坦開闊的河谷,故得名棉洋。 |
明朝初期,此地楊梅成林,故名。 |
華陽舊稱下陽,因清朝末年歸屬陽坪,故名。 |
龍村鎮因聚居著龍、白等16姓,以龍姓居多,后人稱此地為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