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因福建煉油廠一體化征地拆遷,區政府在涂嶺鎮的浮浪橋、打厝、磚仔埕等自然村征用“幸福水庫”四周的土地平整,把外厝、西楓、蔡坑尾、仙境下樓尾、后龍鎮東山等村的部分村民,由區政府安置移居“幸福水庫”四周平整的土地,規劃每戶建筑100平方米的小樓,2005年由區政府命名為幸福社區。 |
明、清屬十一都樟市鋪;民國屬涂嶺鄉涂嶺保;1949年冬起先后屬第七區、八區、十區。 驛阪區為涂嶺鄉;1958年屬超先公社置涂嶺大隊;1961年拆分成立涂嶺公社仍為涂嶺大隊;1984年改設為涂嶺鄉涂嶺村委會。 |
明、清屬十一都添奇鋪;民國屬涂嶺鄉涂嶺保;1949年冬屬七區(涂嶺)涂嶺鄉;1950年屬八區界山鄉;1952年屬十區涂嶺鄉;1958年起先后屬超先公社,涂嶺公社置小溪大隊;1985年改設為涂嶺鄉秀溪村委會。 |
明、清屬十一都樟市鋪;民國年間屬涂嶺鄉清美保;1943年冬起先后屬清美鄉、涂嶺鄉;1953年屬超先公社、涂嶺公社、清美大隊;1983年改設為涂嶺鄉溪頭村委會。 |
明、清屬十一都添奇鋪;民國屬涂嶺鄉界山保;1949年冬起先后屬七區、八區界山鄉;1952年改屬十一區(南埔)界山鄉;1955年歸屬十區(涂嶺)界山鄉;1958年屬超先公社置界山大隊;1961年拆分成立涂嶺公社置白潼大隊;1985年改設為涂嶺鄉白潼村委會。 |
明、清屬十一都樟市鋪;民國屬涂嶺鄉清美保;1949年冬至1951年屬七區、八區(涂嶺)涂嶺鄉;1952年屬涂嶺十區設清美鄉;1956年改屬驛坂區涂嶺鄉;1958年起先后屬超先公社;涂嶺公社置清美大隊;1983年拆分為清美、溪頭、下爐三個大隊;1985年改設為涂嶺鄉清美村委會。 |
下爐村民委員會設立于1981年10月。 |
明、清屬十一都樟市鋪;民國屬涂嶺鄉大同保;1949年冬起先后屬七、八、十區(涂嶺)大同鄉;1952年屬十區(涂嶺)路打鄉;1956年改屬驛坂區涂嶺鄉;1958年屬超先公社路打大隊;1969年拆分成立涂嶺公社置世上大隊;1985年改設為涂嶺鄉世上村委會。 |
明、清屬十一都樟市鋪;民國屬涂嶺鄉大同保;1949年冬至1951年屬七、八區(涂嶺)大同鄉;1952年屬十區(涂嶺)路打鄉;1956年改屬驛坂區涂嶺鄉;1956年屬超先公社路打大隊;1961年拆分為涂嶺公社汶陽大隊;1985年改設為汶陽村委會。 |
明、清屬十一都樟市鋪;民國屬涂嶺鄉大同保;1949年冬起先后屬七、八區(涂嶺)大同保;1952年屬十區(涂嶺)設路打鄉;1956年改屬驛坂區涂嶺鄉;1958年起先后屬超先公社,涂嶺公社置路打大隊;1985年改設為涂嶺鄉路打村委會。 |
明、清屬十一都樟市鋪;民國屬涂嶺鄉松洲保;1949年冬起至1951年屬七、八區(涂嶺)松洲鄉;1952年屬十區(涂嶺)為松園鄉;1956年改屬驛坂區松洲鄉;1958年屬超先公社松前大隊;1961年拆分為涂嶺公社松園大隊;1980年成立涂嶺松園村;1985年改設為涂嶺鄉松園村委會;現為涂嶺鎮人民政府管轄。 |
明、清屬十都樟市鋪;民國屬涂嶺鄉松洲保;1949年冬屬七區松洲鄉;1952年屬十區泗洲鄉;1956年屬驛坂區松洲鄉;1958年起先后屬超先公社、涂嶺公社置小壩大隊;1985年改設為涂嶺鄉小壩村委會;1993年改屬肖厝鎮涂嶺辦事處小壩村委會;2000年改屬泉港區涂嶺鎮小壩村委會。 |
明、清屬十一都樟柿鋪;民國屬涂嶺鄉松洲保;1949年冬起先后屬七、八、十區(涂嶺)松洲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至1956年前歐隸屬,涂嶺區松洲鄉;1958年屬超先公社松前大隊;1961年拆分為涂嶺公社前歐大隊;1985年改設為涂嶺鄉前歐村委會。 后歸涂嶺鎮管轄。 |
路口村在明清時代屬于五都承天鋪;抗戰時期屬于錦馳聯保的第201保;1940年改為路口保;1942年與菱溪保合叫路菱保;新中國成立,改為菱溪鄉;1956年修建菱溪水庫,又改名路口鄉;公社化時又改名叫路口大隊。 |
明、清屬三都錦溪鋪;民國屬涂嶺鄉承天保;1949年冬至1951年屬七、八區承天鄉;1952年改屬十區(涂嶺)稱為梧山鄉;1956年屬驛坂區驛坂鄉;1958年屬超先公社梧山大隊;1961年拆分為涂嶺公社置丘后大隊;1985年改為涂嶺鄉邱后村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