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獅溪社區(qū) 因境內(nèi)有一山體形似獅子,加之有兩條河匯合于村口,故得名獅溪口,后以此命社區(qū)名。 |
該村地處平壩,早年殷姓人家在此地聚居,故稱殷家壩,后以此命村名。 |
3、大興社區(qū) 境內(nèi)有一寺廟,名大興寺,在當?shù)赜绊戄^大,故村以寺名命名。 |
4、燙山村 因境內(nèi)有一座火石子小山,吸熱,過往行人感覺燙腳,故有“燙山村”之名。 |
5、甕生村 傳說,此地曾有村民燒制瓦罐,故有“翁生臺”之名,后演變成甕生壩,建村時以此命村名。 |
6、箐壩村 因地處壩區(qū),加境內(nèi)箐樹遍布,故有“箐壩”之名。 |
7、界牌村 因該村位于重慶市南川區(qū)與桐梓縣交界處,清咸豐年間在分界線上立石碑為界,碑又稱牌,故有“界牌村”之名。 |
8、黃坪村 因黃氏族人在此開基定居,且地勢平整,故有“黃坪村”之名。 |
9、白臺村 因境內(nèi)有一道自然形成的臺地,其上鋪滿白色石頭,故有“白臺”村名。 |
10、瓦房村 村民屋舍多為瓦房,故有“瓦房村”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