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區是洛陽古都現存風格最老的城區。因以宋河南府城為主體,故稱“老城區”。
“西工”之意源于西工兵營。由袁世凱組織于1914年興建,1956年3月,正式成立西工區。
瀍河區之名源于穿越該區的瀍河。
澗西區因在澗河之西而得名。
周武王伐紂之后,回師西亳,息偃戎師,馬放南山,牛放桃林,表示不再用兵,因此得名偃師。
洛龍區北界洛河,南括龍門山,故區名取名于洛水、龍門山。洛龍區的前身是洛陽市郊區、洛陽縣等。
孟津地名含義有三:一據《尚書·禹貢》注:孟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謂之孟津。另說上古時此地為孟涂氏之國,又說此處有孟河(今負圖寺附近),有“龍馬出于孟河”之典,故名。三傳周武王率八百諸侯興兵伐紂,會盟于此渡河,故名盟津,演為今名。
因該縣當時晚于周圍的澠池、宜陽、孟津等縣,故取名新安。
欒川之名來自伊水。伊水古稱鸞水。相傳因此地多鸞鳥而得名。古時“欒”與“鸞”相通,故作欒川。
是因在嵩山之西而得名。
該縣地處汝河北岸,故復名汝陽縣。
因其故城位于韓城的宜水之北而得名。
取貫穿全境的“洛河”和長期稱謂的“永寧”各一字得名。
據記載,商相伊尹之母居住于伊河上游(今嵩縣境內),并于此生下伊尹,故稱伊河。伊河流貫全縣,且境內有宋代理學家程伊川之墓,故名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