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精神,根據《農業農村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開展2022年“百縣千鄉萬村”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的通知》要求,開展鄉村振興示范鄉鎮、示范村創建申報評審。經縣級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部門組織自主申報、各市審核推薦,并經專家評審,擬將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等40個鄉鎮(街道)納入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華聯村等413個村(社區)納入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
紅里山村基本情況 紅里山村座落在道場鄉政府南面,南與青山交界,北臨正在建設中的鄉工業功能區,東臨東苕溪,杭寧高速公路橫穿全村,交通便利,屬半山區,全村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全村現有12個自然村,20個村民小組,農戶671戶,總人口2271人,行政區域面積15.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14畝(含水田面積1912畝),園地250畝,地860畝,魚塘140畝,山林9691畝(其中:毛竹2252畝,小竹1……。 |
陳家埭村位于長興縣洪橋鎮東南側,屬縣“一核心”范圍,申蘇浙皖高速公路邊沿,楊家浦港、長洪公路、山湖公路貫穿其中,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公路和水路交通便捷。陳家埭村全村共有8個自然村,19個生產隊,536戶農戶,總人口1980人,其中女性900人,占人口總數的45%,勞動力資源總數為1160人。全村耕地總面積為3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2800畝,魚塘面積130余畝。村級組織健全,黨支部委員3人,村委員會……。 |
小羊山村地處吳興區埭溪鎮東北部,北與東林鎮南山村相鄰,東臨東苕溪,南與上強村相接,西臨官澤村,104國道、杭寧高速公路穿越境內,交通十分便利。2002年3月經過撤并調整,將原往圻村、小羊山村合并為現小羊山行政村,全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8個自然村,總區域面積5.5平方公里,共有農戶521戶,總人口2004人,2009年成立村黨總支,下設三個支部(小羊山村支部、往圻支部、礦業支部),黨員70人,村二……。 |
明朝時當地茶磨山石縫間多泉水,故名。石山橋解放初屬長福鄉二村,1956年與莊㘰、莊基合辦李家巷第三高級社,1958年更名李家巷公社石山橋大隊,1961年區劃調整,大隊一分為三,分建莊㘰、莊基、石山橋三大隊。石泉解放初屬長福鄉三村,1956年合作化時曾辦長明、勤豐、青豐三社,1957年合并為李家巷鄉第三高級社,1958年建石泉大隊,2002年與石山橋行政村合并組建石泉村。……。 |
妙山村位于吳興區妙西鎮西南部,地處妙西鎮霞幕山風景旅游規劃區內,全村區域面積9.07平方公里,轄11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共有476戶農戶,1358人,村黨總支共有黨員56名,全村擁有耕地面積2252畝,其中水田1582畝,園地278畝,山林10992畝(其中毛竹林4568畝,筍山1963畝)。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于竹筍產業,養殖業,(養雞、養鴨,)種植業(白茶,果木,香菇等)。2014年度集體經……。 |
魅力泗安鎮綠色玉泉村 玉泉村位于泗安鎮的東側,東與楊灣村相鄰、南接318國道、西至長崗嶺牧場、北接興隆村,據中國揚子鱷村2.5公里,交通便捷,318國道和宣杭鐵路穿村而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全村區域面積8.5平方公里,轄10個自然村21個承包組,625戶農戶,常住人口2275人。走進玉泉村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道路、宜人的環境,村內處處花紅樹綠、香樟迎賓。村委會已做好中心村規劃,泗安鎮敬老院、長潮……。 |
路村村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五句話20字”要求和現有發展基礎,今后將緊緊圍繞試驗區“一區兩地三園四樣板五社區”建設目標,突出增強集體經濟實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優化公共服務體系,營造社會和諧氛圍等重點,以新農村體制創新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群眾生活安居樂業,構筑和諧的干群關系、鄰里關系、民企關系,努力成為八里店南片新農村體制創新試驗區農民安居樂業的新亮點,構筑社會管理創新的生態……。 |
轄區在1958年合作化時曾建方巖鄉一村,故行政村名簡稱方一。方一村解放初為方巖鄉一村,1956年合作社方巖、白阜兩鄉合并為白阜鄉時,建方一高級社,1958年10月成立方一大隊,時屬合溪公社方巖管理區,1961年區劃調整,改屬白阜公社。1999年區劃調整撤白阜鄉,時含方一在內的八都岕中原屬白阜鄉的8個行政村,因交通之便被一同劃入小浦鎮。方一村坐落于小浦鎮八都岕內,村域面積3.5平方公里,下轄烏川岕、……。 |
息塘村地處南潯鎮東南邊緣,與桐鄉市烏鎮、吳江市桃源交界,是一個相對偏遠的行政村。2002年行政村區域調整時由原息塘、余豐二個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積3.62平方公里,在冊總人口2304人,耕地面積2863畝,桑地面積742畝。全村共有20個自然村,劃分10個村民小組。村設有黨總支,下設工業、農業二個支部,共有黨員66名。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各部門的指導支持下,村黨總支、村民委帶……。 |
位于新川岕中部,北于東川村接壤,南連新源村。東鄰水口顧諸村,西靠五通山脈。人口與面積:常住人口2963人,區域面積10.2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626畝,其中水田543畝,山林面積11985畝,其中毛竹林面積8126畝。交通狀況:距鎮政府5公里,離縣城30公里,省際公路煤湖線穿村而過,臨宜興丁山(陶都)寧杭高速僅16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村莊建設:村建有農民公園和老年活動室,所有村中道路硬化綠化、美化。……。 |
農興村位于練市鎮東北部,東臨達井村,南與洪福村相連,北接水口村,西與花林村隔徐洪塘相望。距鎮中心10公里,村內水網交織,水陸交通較為便利。農興村區域面積2.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22畝。共有16個自然村(21個村民小組),農戶447戶,總人口1753人,其中勞動力1053人。村設有黨支部,共有黨員49人(其中女黨員6人),村兩委會干部5人,其中大學生村官1人。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在練市鎮……。 |
港口村位于虹星橋鎮南部,村轄區有12個自然村,1個中心村,27個承包小組,全村共62名黨員,設立1個黨總支,3個黨支部,每年發展2-3名黨員。全村共有農戶678戶,人口2313人。目前,共有勞力1468人,外出打工的勞力170人。村域面積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3242畝,其中,水田面積3169畝,旱地面積73畝,人均耕地面積1.40 畝。 全村交通便利,長和線貫穿全村長達2公里,修建防洪大堤……。 |
楊港村位于南潯區菱湖鎮的西北部,現有9個自然村,共317戶,總人口1104人,黨員39名,村域面積約為1767畝。楊港村是典型的農業村,隨著近年經濟的發展,201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3.5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1980元。我們村從2008年開始進行新農村建設,我們的新農村建設緊緊圍繞楊港村民沿河而居的水鄉特點,強調生態發展理念,在保護現有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建設后的楊港村粉墻黛瓦木門……。 |
古城村位于安吉縣西北部,九龍山雄踞村西南,白石山盤踞村西,東北為開闊平原,北鄰西苕溪直流渾泥港,04省道、安良公路經村而過。全村區域面積17.5平方公里,農戶918戶,總人口3035人,轄32個村民組,分為23個自然村。村黨支部下轄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99名。村兩委班子成員共5人,其中黨員5名,女性2名,平均年齡42歲,文化程度大專1人,初中4人。村先后獲得縣級文明村、縣級信用村、縣級無毒村、先進……。 |
坐落在和孚鎮的荻港村,是一個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文化村落”,從演教禪寺到南苕勝境,從里行埭到名人館,荻港村的每一個角落都傳續著千年來的古風遺韻。然而,歷史的積淀在為荻港村保留久遠文明的同時,卻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它發展前進的腳步:古跡的年久失修、經濟的停滯不前、設施的老舊落后,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昭示著一種落寞的衰退。“我們擁有最好的歷史資源和自然基礎,真希望真正把文化轉成財富。”這曾經是荻港人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