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精神,根據《農業農村部 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開展2022年“百縣千鄉萬村”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的通知》要求,開展鄉村振興示范鄉鎮、示范村創建申報評審。經縣級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部門組織自主申報、各市審核推薦,并經專家評審,擬將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等40個鄉鎮(街道)納入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創建名單,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華聯村等413個村(社區)納入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
“百花齊放春滿園”,“棠棣無處不逢花”。棠棣村位于柯橋區漓渚鎮西北首,是一個以花聞名、以花致富的小山村。2003年由劉家村、頭社村、二社村合并而成,全村總面積2.91平方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480戶1509人,黨員62名。現有耕地面積716畝,生態公益林、綠化苗木等經濟作物林1936畝。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5萬元。棠棣人以勵志文化、鄉賢文化,蘭文化精神為原動力,大力發展以蘭花為特色、綠化苗……。 |
諸暨市璜山鎮溪北村市級糧食生產功能區位于溪北村朱家畈、前畈,建設面積500畝,全年種植糧食作物,系典型的糧食生產功能區。根據市級功能區建設要求,2011年共投資四十余萬元,實施了五項建設。 1、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根據璜山鎮溪北村市級糧食生產功能區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共投入資金四十萬余元,硬化作業道共1200米,三面光溝渠3000米,下田機埠7處,通過建設使功能區達到了田成方,路成網,灌得……。 |
劍灶村地處紹興市區近郊,位于平水鎮東面,距市區約15公里,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是有識之士辦廠的好地方。 全村區域面積4.486平方公里,共有10個村民小組,746戶家庭,總人口2359人。設黨總支一個,黨員98名。全村有水田2646.8畝,茶園342畝,山林1878.22畝,毛竹180畝。現有13家個私企業,分別以服裝,布料,電腦繡花為主,企業發展前景較好。 自村新兩委班子建立以來,用飽滿的熱情……。 |
一顆耀眼的水鄉明珠----新長樂村 新長樂村是由原長樂村、長山村、雞龍石村三村合并的新村,坐落于秀麗的白塔湖畔,河流交縱,環境優美。新村內諸湄公路橫穿而過,交通便捷,是享譽世界珍珠之鄉---山下湖珍珠第一村。是全市最早建設的新農村的村莊之一。全村農戶810戶,人口2246人,黨員93名,村民代表39名,有水田2500畝,山地130畝,村莊占地面積7.2平方公里,三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新長樂村……。 |
謝家塢村由謝塢、婁家塢兩個行政村于2003年6月撤并而成。座落于漓鐵附近,解放水庫旁,全村地域面積5.48平方公里,距紹興市中心10公里,紹大線從村口穿過,交通便捷。2003年,轄8個村民小組,2011年底,有村民406戶1199人,其中男性568人,女性631人。村中以趙、余、王姓為主。少數民族中有納西族1人。建國前屬朱華鄉,1949年8月,解放鄉人民政府建立時,謝塢屬解放鄉三村,婁家塢為解放鄉……。 |
甘霖鎮施家岙村坐落于嵊州市西南面,靠山面水,風景秀麗,是女子越劇的發源地。現有人口1268多人,458戶,村莊規劃面積6.8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積864畝。2009年,村民人均收入9696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4萬元。村逐漸形成了以水稻、茶葉、果園為主的第一產業和旅游、絲織、商貿等為主的二三產業。獲得浙江省級全面小康示范村、浙江省農家樂特色村、浙江省衛生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浙江省農村基層黨……。 |
紹興縣夏履鎮蓮東村地處生態環境“全球500佳”的夏履鎮西南部,地理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全村農戶413戶,人口1263人,山林面積5227畝,耕地211畝。2012年村級經常性收入34.29萬元,可支配收入84.86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2659元。全村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已獲得“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衛生村”、“紹興市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 “紹興縣五星級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推薦理由:蓮東村是……。 |
1949年成立湖村橋農會;1956年為里湖高級社;1958年為湖村橋生產隊;1961年為里湖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屬重名,更名為湖村橋大隊;2007年與外湖、西湖、龍溪合并為崇仁鎮湖村橋村。2019年湖村橋、宋家墩、董郎崗、地雅園合并而成。溫泉湖村……。 |
丁宅村位于丁宅鄉集鎮東首,是丁宅鄉的中心村,也是上虞市百村整治示范村之一,2010年更被列入省級重點培育示范中心村。下管溪從村中經過,溪北以居住為主,溪南以山林為主,是一個兼有山水和集鎮優勢的村莊。全村地域面積約4.6平方公里,有自然村2個。全村總戶數683戶,總人口2080人,村民小組16個,村民代表41人,村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共有黨員78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現有耕地面積2414畝,山林……。 |
雅璜村由原雅璜村、后溪村、相華村、船塢村、東灣村5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地處石璜江源頭,離嵊州市區40公里。主要產業有茶葉、香榧、毛竹及絲織加工業為主,全村有茶葉3616畝,毛竹5424畝,香榧3410畝。近幾年來,雅璜村先后被評為省級小康示范村、衛生村;紹興市級生態村、文明村、水利建設示范村;嵊州市級先進黨組織、五好基層黨組織、科普村。……。 |
祝溫村位于上虞市崧廈鎮西北部,現有12個村民小組,人口1825人,耕地1446畝。全村有黨員91人,村民代表38人。近年來,村總投入1600余萬元以“生態花園”、“創業樂園”、“文化公園”、“人和家園”四個園為載體,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先后被評為“全國民主法治村”、“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浙江省農村基層組織‘先鋒工程’建設‘五好’村黨組織”、“浙江省青少年活動基地”等……。 |
因村子北倚黌山(也叫彩屏山),院即家院,故名黌院。后舍繁就簡,遂稱王院。1949年與九里盤成立王院農會;1956年聯合組織勝聯農業社;1958年單獨為勝聯生產隊;1961年起建立王院大隊;2007年,由原王院村與鄭岙、泄頭、小雅、華坪、安陽培、金鉤、水門口、九里盤等九個村合并為現今的王院行政村。王院村……。 |
村東依覆卮山的龍須巖,因地形如荷葉不易積水,村民希望“水澄如鏡,冬夏不涸”,故取名東澄村。1955年成立東山初級社;1956年為東山高級社;1958年為東山生產隊;1981年4月更名為東澄大隊;1983年改為東澄村;2019年與平山、梁宅、丁山合并組建東澄村,沿用至今。東澄村……。 |
宋朱熹普來此訪友講學,提議改為貴門,并親筆題額,后鐫于更樓北門,從此就稱貴門。1949年成立貴門農會;1957年組織貴門高級社;1958年改名東風大隊;1961年為貴門大隊;1966年改名東風大隊;1981年地普劃時,恢復原名。2007年,自然村合并,由貴門村、西溪村組成,村委會駐原貴門村。貴門村由原貴門、西溪2個村合并組成。共計355戶,900人口,總區域面積2.89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貴門村。……。 |
桃園村位于長塘鎮西面,與紹興縣富盛鎮毗鄰,被譽為“十里”桃園。全村地域面積約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28畝,山林面積2593畝,經濟林4000余畝,水面400畝,總人口1383人,農戶528戶,黨員67人,村民代表57名,有橋下、木一、木二、阮一、阮二、阮三、阮四、梅元、箬帽山、大山、足可頭、馬家坪、冷水坂共13個村民小組。桃園村已獲得全國綠色小康村;省級興林富民示范村、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