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平街道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此置平壩衛并筑城。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裁衛,為安平縣治。 1928年置安平鎮。 1955年更名城關鎮。 1958年撤鎮建公社。 1961年析建城關、五里、朝田公社。 1984年改置城關鎮和朝田鄉、五里苗族回族鄉。 1991年五里苗族回族鄉、朝田鄉并入城關鎮。 2013年撤銷關鎮分設安平、鼓樓街道。 |
2、鼓樓街道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屬平壩衛。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衛設縣,為安平縣安平鎮。 民國三年(1914年),為平壩縣安平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名城關鎮。 1958年,成立公社時為城關公社。 1972年,復改城關鎮。 1992年2月,朝田鄉和五里鄉并入。 2013年2月22日,撤銷城關鎮,設置鼓樓街道。 |
3、白云鎮 明代時期,屬平壩衛。 清代時期,屬安平縣。 民國時期,屬平壩縣。 1958年,成立白云區,簡稱一區。 1992年2月,設立白云鎮。 |
4、天龍鎮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屬平壩衛,稱飯籠驛,又稱飯籠鋪。 清代時期,屬安平縣。 民國時期,屬平壩縣。 1958年11月,設立天龍公社,屬樂平區。 1992年,改天龍鎮。 |
5、夏云鎮 1949年,成立夏云鄉。 1954年,分為上云、下云2鄉。 1956年,又合為夏云鄉。 1958年,屬云盤公社。 1959年,為夏云管理區。 1961年,始為夏云公社。 1992年2月,改夏云鎮。 |
6、樂平鎮 明代時期,屬平壩衛,曾為平壩衛威武新城。 1951年,設立樂平區。 1958年,為樂平大公社。 1992年2月,改樂平鄉。 2012年,撤銷樂平鄉,設樂平鎮。 |
7、齊伯鎮 民國時期,為齊伯鄉。 1958年—1960年,為齊伯管理區。 1961年—1983年4月,為齊伯公社。 1983年—1991年,改齊伯鄉。 2012年,撤銷齊伯鄉,設置齊伯鎮。 |
8、十字回族苗族鄉 清代時期,屬安平縣。 1951年,設立十字二區。 1992年2月,設立十字回族苗族鄉。 |
9、羊昌布依族苗族鄉 明代時期,屬平壩衛。 清代時期,屬安平縣。 民國時期,屬平壩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上安、昌河2鄉。 1958年,成立公社時屬高峰大公社。 1959年,為羊昌管理區。 1962年,為羊昌公社。 1992年2月,設立羊昌布依族苗族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