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2日,由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亞太國際休閑文化北京中心和《旅游休閑》雜志社共同研發的“深呼吸健康旅游發展指數”及“康養旅游百強縣入圍名單”在江蘇省泗陽縣“2022第七屆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旅游文化節”上發布。 |
鳳縣古稱“鳳州”,始建于秦朝。地處秦嶺腹地,嘉陵江源頭,位于陜西省寶雞市西南部,西鄰甘肅,南接四川,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歷史上多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秦蜀咽喉,漢北鎖鑰”、“川陜鎖鑰”之稱。全縣總面積3187平方公里,人口1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8萬人。行政區劃轄10鎮2鄉,150個行政村。一九九七年被國務院列為對外開放縣。鳳縣轄雙石鋪鎮、鳳州鎮、黃牛鋪鎮、紅花鋪鎮、河口鎮、唐藏鎮、平木鎮、坪坎鎮……。 |
康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西秦嶺南側中深切割中高山地貌區。東鄰陜西,西接武都,東北與成縣接壤,總面積2958.46平方公里,有耕地70.16萬畝。轄14鎮7鄉,350個行政村,164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24萬人,其中農村人口18.36萬人。歷史沿革1928年由武都縣析置永康縣,1929年改名康縣。取“安寧、康福”之意,以北周時之康州而得名。自然地理康縣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境內溫和濕潤,雨量充……。 |
文縣,位于甘肅南部,與川、陜交界,東南與四川青川縣、平武縣接壤,西鄰四川九寨溝縣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接隴南市武都區,總面積4994平方公里,轄兩區,24個鄉(鎮),304個行政村,有漢、藏、回、滿、朝鮮等民族,總人口24萬。行政區劃文縣轄3個鎮、20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碧口鎮、尚德鎮、鐵樓藏族鄉、丹堡鄉、劉家坪鄉、玉壘鄉、范壩鄉、中廟鄉、口頭壩鄉、尖山鄉、臨江鄉、梨坪鄉、舍書鄉、橋頭鄉、堡……。 |
兩當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嘉陵江上游。總面積1374平方千米。總人口5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742400。代碼:621228。區號:0939。拼音:LiangdangXian。行政區劃兩當縣轄3個鎮、9個鄉:城關鎮、站兒巷鎮、西坡鎮、楊店鄉、左家鄉、顯龍鄉、魚池鄉、興化鄉、張家鄉、云屏鄉、泰山鄉、金洞鄉。歷史沿革漢故道縣地。北魏置兩當縣,以縣境兩當水為名。2000年,兩當縣……。 |
互助土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部、海東地區北部,北倚祁連山脈達坂山,與海北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相接,東北與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和永登縣毗鄰,東南與樂都縣接壤,南以湟水為界,與平安縣相望,西靠大通縣,西南與省會西寧市相接。全縣東西長86千米,南北寬64千米。總面積3321平方千米。總人口37萬人(2004年)。以漢族為主,土族約占總人口的17%,還有藏族、回族等。縣人民政府駐威遠鎮,距行署駐地70千米。郵……。 |
沙坡頭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西部,地處寧、甘、蒙三省交界地帶,是寧夏最年輕的市轄區,也是中衛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區國土總面積6877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165個行政村和22個城鎮社區,常住人口41.1萬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沙坡頭區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著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大力實施創新驅動、脫貧富民、生態立區“三大戰略”,經濟社會事業步入了……。 |
中寧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寧夏平原南端,隸屬地級中衛市管轄,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枸杞之鄉”。全縣國土面積3369.58平方公里,轄6鎮6鄉,131個行政村、15個社區,常住人口35.17萬,其中回族等少數民族人口9.25萬,占26.3%。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寧縣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自治區“三大戰略”和全市“一帶兩廊”空間布局,經濟……。 |
特克斯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天山山脈北麓的褶皺帶,伊犁河上游特克斯河流域,特克斯-昭蘇盆地東段。東和東北接鞏留縣、和靜縣,南與拜城縣相連,西和西北與昭蘇縣、察布查爾縣交界。縣城特克斯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852千米。全縣總面積8079.67平方千米,總人口155113人(2003年)。有哈、漢、維、田、柯、蒙、錫等22個民族。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為第四批歷史文化名城。郵編:835500……。 |
尼勒克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伊犁河上游,中天山西段喀什河河谷地帶。西與伊寧縣接壤,西南與鞏留縣隔河相望,東南與新源縣毗鄰,東與和靜縣為界,北與精河縣為界。縣城尼勒克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559千米。全縣總面積10129.95平方千米,總人口16萬人(2003年)。有哈、漢、維、蒙、回等24個民族。縣人民政府駐尼勒克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559千米。郵編:835700。行政區劃代碼:65……。 |
[位置面積]奇臺縣位于準噶爾盆地東南部。地處東經89°13′—91°22′,北緯43°25′—45°29′。東與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為鄰,南與吐魯番縣交界,西連吉木薩爾縣,北接富蘊縣、清河縣,東北部同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縣境東西橫距40—150公里,南北縱距250公里,面積20065平方公里。[建置沿革]奇臺縣漢為車師后國。三國時,蠕蠕國。晉為鐵勒。突厥部唐貞觀十四年(640)設薄類縣,為庭州所轄。……。 |
烏蘇:蒙古語譯為“水”。在峻秀雄奇的天山北坡,在遼闊富饒的準噶爾盆地西南緣,在亞歐大陸橋的西線旁,在312國道和獨--庫公路的樞紐處,巍然矗立著一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她雄踞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區之要津,地處阿拉山口、巴克圖、霍爾果斯三大國門通道之咽喉,更為新疆首府烏魯木齊西部之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重地----這就是被譽為邊塞新“西湖”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蘇市。烏蘇,古代曾為蒙古族和碩特部落之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