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義村 原名七里壩,因此處有一長七華里的平壩,后改稱為昔土壩,(一是諧音,二是過去這里多土)后更名為永義。因該村民委員會駐地在永義,故而得名永義村。 |
2、慕龍村 相傳村寨兩邊的山洞內各有一條龍,都從洞內伸出頭看對方,其中一洞較高,兩條龍只能相對而看,“看”當地人稱為“幕”,故而得名幕龍。 |
3、壩峨村 因其坐落在形似一只飛蛾的山間平壩上,故名壩峨村。 |
4、尖峰村 該村位于山嶺的頂峰而得名。 |
5、石前村 原名石廠溝,因該地多開采石頭燒制石灰,后更名為石前村。 |
6、竹根坡村 此村的山上生長較多竹子樹而得名竹根坡。 |
7、田家灣村 此村以田姓人家居多面而得名。 |
8、竹園村 因該村早期曾有一大片竹林,故而得名竹園村。 |
9、官寨村 原名三寨,由犵尖、上寨、下寨組成,明朝時期,此地曾有一名為戴明昌的人在朝廷做太守,改名為官寨,故而得名官寨村。 |
10、河坎村 因該村的村寨位于河邊坎上,故而得名河坎村。 |
11、張家壩村 因早期此村有張姓人家居住,且位于山間的坪壩處,故而得名張家壩村。 |
12、豆湊林村 因早先該處的村民居住比較分散,后湊合成一個村,故名豆湊林。 |
13、大面坡村 該村位于一座大山的半山腰,而得名大面坡。 |
14、大水溪村 相傳原此處有一泉水,水量較大,形成溪流,故名大水溪。 |
15、大園址村 很早以前,當地修建有一座很大的四合院住宅而得名大園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