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建市初期,建成一橫一縱兩條城區主干道路,一條是油城路,一條便是紅旗路。1981年,設立街道時,因紅旗路而取名。 |
茂名建市后,以小東江為界,河之西面,稱為河西;河之東面,稱為河東。該街道因位于小東江西面而得名。 |
茂名建市后,以小東江為界,河之西面,稱為河西;河之東面,稱為河東。該街道因位于小東江東面而得名。 |
茂名建市初期,開采油頁巖礦提煉石油,把覆蓋在礦體上部及其周圍的浮土和圍巖剝去,把廢石運到排土場,從敞露的礦體上直接采掘油頁巖,露天礦因此得名。 |
新華街道因街道位于當時茂名的交通樞紐茂名火車站和多家大型企業的所在地,這些交通設施和企業都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設的,因此取名為新華街道。 |
官渡街道轄區從新坡鎮官渡村分出,沿襲官渡村而得名。據說,官渡村譚氏先祖于明末清初遷入此處,其孫任縣官,捐出一條渡船免費搭載村民來往小東江,所居住的村莊因而得名為官渡村。 |
茂名站和茂名市長途汽車客運站坐落于轄區之東南角,又因主干道在火車站前,故名。 |
因位于茂名市中心城區的南部,故名城南街道。 |
源于傳說:金塘,名源于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傳說當時饑荒,村中有一族老說在夢中受到仙人指示,村邊一魚塘里有金子。于是村民前往塘中摸索甚久無果,后將塘里的水排干,終于找到了金子,村民拿金子去買糧,渡過了饑荒。民眾為了紀念這件事,感謝仙人和這塊魚塘,遂將村名改為金塘。源于諧音而2005年《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出版,里面記載:金塘鎮,茂南區轄鎮。在茂南區西北部。處白沙河上游谷地,洪水常沖崩池塘,故名崩塘。方言“崩”、“金”諧音,改名金塘。 |
公館西北約1千米處原有古墓一座,日胡林墳,據說為官宦之家,每年清明節,其后人前來祭祀者眾多,并在圩頭嶺下搭寮而宿,官僚之家,后人稱之為公館,故名。 |
從前,高州有姓許的小商人來轄區內住了兩夜,他見這里有個新開的坡地,就叫此坡為新坡,后人在此建村,取名為新坡村。 |
夏秋季洪澇較多,過去不少村莊常常受浸,鎮名因此由“浸!币辉~演變而來。 |
鰲頭鎮因地貌形似鰲魚而得名。據說,明洪武年間(1368年—1398年),原籍福建莆田的一行商人經過鰲頭坪時,發現此處地形酷似鰲魚之狀,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福地,于是攜帶家眷定居下來。 |
袂花鎮因鎮人民政府駐袂花圩而得名。 |
高山鎮因鎮中心所處的地勢高而得名。據說,從前村莊建在一座小山坡之上,此山坡為方圓幾平方千米的最高點,村莊因山而名高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