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屬崇文鄉九都;民國時期屬大同鄉;建國初屬夏峰鄉;1956年為夏峰鄉豐家源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為夏峰管理區豐家源大隊;1961年為夏峰公社豐家源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豐家源村委會;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2007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地名未變。 2020年6月,紅光村并入。 |
清代屬慶豐鄉七都,民國時期屬乳莊鄉,建國后為楓樹嶺鄉,1956年為楓樹嶺鄉下姜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為楓樹嶺管理區下姜大隊,1961年為楓樹嶺公社下姜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社后,設下姜村委會;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2007年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后,窄堨村、伊家村和下姜村合并為下姜村委會,村委會設在下姜自然村里。 |
清代屬慶豐鄉七都,民國時期屬乳莊鄉,建國后為楓樹嶺鄉,1956年為楓樹嶺鄉源塘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為楓樹嶺管理區源塘大隊,1961年為楓樹嶺公社源塘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社后,設源塘村委會。 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2007年11月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后,上姜村和源塘村合并為源塘村村委會,地名未變,一直沿用至今。 |
清代屬崇文鄉九都;民國時期屬大同鄉;建國初屬夏峰鄉;1956年為夏峰鄉銅山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為夏峰管理區銅山大隊;1961年為夏峰公社銅山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銅山村委會。 1986年6月縣政府批準為革命老區村。 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2007年行政村規模調整,余村村和銅山村合建立新的銅山村。 2020年6月,木花坑村并入。 |
清代屬崇文鄉九都;民國時期屬大同鄉;建國初屬夏峰鄉;1956年為銅山鄉魯家田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夏村公社為銅山管理區魯家田大隊;1961年為銅山公社魯家田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魯家田村委會;1986年6月縣政府批準為革命老區村,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2007年11月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魯家田村和黃壇村、苦樹坪合并為魯家田村委會。 |
清代屬崇文鄉九都;民國時期屬大同鄉;建國初屬夏峰鄉;1956年為銅山鄉大源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夏村公社為銅山管理區大源大隊;1961年為銅山公社大源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大源村委會;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1986年6月縣政府批準為革命老區村;2007年11月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大源、楓香埂、西坑三村合并為大源村委會,大源村社區服務中心,村委會設在大源。 2020年6月,其西坑新村自然村就近并入汪村村。 |
清代屬慶豐鄉七都,民國時期屬乳莊鄉,建國后為楓樹嶺鄉,1956年為楓樹嶺鄉薛家源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為楓樹嶺管理區薛家源大隊,1961年為楓樹嶺公社薛家源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社后,設薛家源村委會。 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2007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后,將原薛家源村和鄭家莊村、沿店村合并為薛家源村委會。 |
清代屬崇文鄉九都;民國時期屬大同鄉;建國初屬夏峰鄉;1956年為夏峰鄉上江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為夏峰管理區上江大隊;1961年為夏峰公社上江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上江村委會,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2007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后,上江村和竹園村、火橋村合并為上江村委會,一直沿用至今。 |
清代屬崇文鄉九都;民國時期屬大同鄉;建國初屬夏峰鄉;1956年為夏峰鄉夏峰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為夏峰管理區夏峰大隊;1961年為夏峰公社夏峰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夏峰村委會;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夏峰村委會;2007年,原林后、夏峰、銅山口三村合并為夏峰村委會。 |
清代屬崇文鄉九都;民國時期屬大同鄉;建國初屬夏峰鄉;1956年為夏峰鄉夏村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為夏峰管理區夏村大隊;1961年為夏峰公社夏村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夏村村委會;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2007年11月行政村規模調整,由夏村、莊前、高源山三個行政村合并形成夏村村行政村。 2020年6月,陳家源村并入。 |
清代屬崇文鄉九都;民國時期屬大同鄉;建國初屬夏峰鄉;1956年為夏峰鄉與汪村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為夏峰管理區汪村大隊;1961年為夏峰公社汪村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汪村村委會;1992年5月撤擴并后,屬楓樹嶺鎮;2001年行政村規模調整調整,屬里商鄉;2007年由原汪村、田畈、沙坑、樓底4個行政村合并為汪村村委會。 2020年6月伊川村和大源村的西坑新村自然村并入。 |
清代屬遂安縣集成鄉八都,民國時期屬乳莊鄉,建國初為白馬鄉衍昌行政村,1956年為白馬鄉衍昌初級農業社,1957年為白馬鄉衍昌高級農業社,1958年國家建新安江水庫,淳安。 遂安兩縣合并為淳安縣,屬淳安縣大墅公社紅馬管理區衍昌大隊,1961年為白馬公社衍昌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衍昌村委會,1986年5月縣人民政府批準為革命老區。 2007年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由衍昌村和嶺盤村、觀音宅村、楊家山村合并為楓樹嶺鎮衍昌村。 2020年6月,橫山村并入。 |
1956年為白馬鄉、白馬、石山底組建白馬農業社;1957年為白馬鄉,白馬、里湖二農業社合并組建白馬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紅馬管理區與勝利高級農業社,乳洞高級社合并組白馬大隊;1961年分出為白馬公社白馬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白馬鄉白馬村委會;1986年5月縣政府批準為核村村為革命老區;2007年全縣行政村規模調整,由白馬村和石山底村、里湖村合并為新的白馬村委會。 2012年列入新農村建設。 2020年知心坑村和乳洞山村并入。 |
清代屬集成鄉八都,民國時期屬乳莊鄉,建國初屬白馬鄉,1956年為白馬鄉大橋頭初級農業社;1957年為白馬鄉雙溪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紅馬管理區雙溪大隊;1981年為白馬公社大橋頭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大橋頭村委會;1986年5月縣政府批準為革命老區村,2007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大橋頭村和石柱源合并為大橋頭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 |
村委會以駐地自然村周家橋得名。 清代屬集成鄉八都,民國時期屬乳莊鄉,建國初屬白馬鄉,1956年為白馬鄉周家橋初級農業社,1957年為白馬鄉聯合高級農業社,1958年屬大墅公社紅馬管理區聯合大隊,1961年為白馬公社周家橋大隊,1984年全縣政社分設后,設白馬鄉周家橋村委會,1986年5月縣政府駐地批準為革命老區村,2006年7月原白馬鄉并入楓樹嶺鎮,2007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周家橋村和郭住村合并為周家橋村委會,名稱沿用至今。 2020年6月,鳳凰廟村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