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擬命名名單 (3316個) |
習村位于縣城東南與新樂市交界處,面積3.33平方千米,人口2800余人,轄9個村民小組。距離縣城7.5華里,毗鄰無繁公路,交通便捷,工農業產品豐富,地理位置優越,南距正定飛機場20公里,東距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國道8公里。交通網絡四通八達,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完備。 ……。 |
車轱轆砣村位于靈壽縣西北部深山區,地處靈壽、平山兩縣交界之處,距縣城75公里,屬南營鄉管轄。全村區域面積17.5平方公里,由4個自然莊組成,共73戶、205人,人均收入達5600元。該村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南北朝時期后周將軍李進卿曾在這里駐守,當代著名工人詩人李學鰲就出生在該村;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銀行、抗大二分校、晉察冀后方機關、邊區印刷廠、后方醫院、白求恩醫療隊、軍區抗敵劇社、西北戰地服務團等八路軍……。 |
據查,東西韓原名西韓村。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張、楊二氏奉詔由山西洪洞縣遷此占產立莊,后因村大、人心多,東西兩頭經常鬧糾紛,公元1951年將西韓村劃分為東、西兩個村。該村在東頭,叫東西韓。東西韓位于王同莊公社駐地東北3公里處;焙幼晕飨驏|流經村北。該村地勢平坦,多為黃土質。有522人,均為漢中族。耕地面積810畝。經濟以農為主。為東西韓大隊駐地! |
西焦莊村位于深澤縣城東南3公里處,全村共有335戶居民,總人口1187人,全村土地總面積3340畝,其中居住面積255畝,耕地面積2950畝,其他占地面積135畝,是石家莊市最大紙箱生產基地,是以發展果品、苗木種植為主的中心村。曾先后獲得了“市委文化宣傳先進村”,“市級文明村”,“縣委基層組織建設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 |
牛山溝村位于贊皇縣南部距離縣城10公里,全村共有152戶,總人口423人,土地總面積4000畝。其中耕地面積459畝,林地面積280畝,全村總面積220畝,荒山3041畝,主要品種為核桃、大棗。兩委干部3人。 ……。 |
清末建村,因居城北,得名北家莊。北家莊村全村人口762人,230戶,耕地1158畝,占地120000平米,村委會占地1116平方米,建筑面積447平方米綠化面積260平方米,兩委班子共四人,支部三人,村委會三人,其中兩人兼職,共有三個黨小組!。 |
東回舍村距縣城10公里,是我縣所轄第一行政大村,位于石閆路南側,平涉公路、朔黃鐵路、西柏坡高速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全村占地9000畝(耕地面積2221畝,林地611畝),全村1443戶, 6126人,該村現有集體企業3家,年純收入350余萬元。 ……。 |
西溝村位于西柏坡鎮中部,全村70戶,220人,村域面積5000畝,耕地面積120畝,山場面積3000畝。近年來村“兩委”高度重視改善村民生產生活環境,先后硬化村內道路7000平米,修建自來水井、蓄水池,整理耕地30畝,建設7000平米文化廣場一處,以農村環境改造提升行動為契機創建美麗鄉村,村民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 ……。 |
元氏縣槐陽鎮來廂村位于元氏縣西部 ,北鄰元氏公園文化路,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交通表里以及優越的發展前景,全村共村民535戶、2093人,黨員34人,村民代表16個,“兩委”班子成員6人,設立黨員服務圈,幫助群眾解決日常問題。該村有耕地1896畝主要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個體經營。 近年來,村黨支部、村委會按照”生產專業化、 生活社區化、環境田園化、農民知識化”的要求,以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不斷優化產……。 |
南正村村位于趙縣縣城西2公里處,東臨東卜莊村,西臨小李莊村,南臨宋村,北鄰大李莊村。該村共有耕地1469畝,人口1505人,總戶410戶,共分4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20人! |
大車城村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南智邱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130181106207。 |
東張口村是河北省石家莊市辛集市田家莊鄉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220,為村莊。區劃代碼為130181204226。 |
東釣魚臺村是河北省石家莊市晉州市總十莊鎮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130183101202。 |
何家莊村位于新樂市區東北3公里處,距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3公里,南水北調中線干渠流經村西和村北,市區北外環路從村南通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是“人祖廟”伏羲臺的所在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伏羲臺是伏羲氏的生息之地,他曾于此繼天立極,通德類情,開天明道。我村現有人口6377人,1406戶,村民代表36人,耕地面積5360畝。黨員173人,支村兩委12人。我村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經濟作物有大棚菜、果……。 |
蠻子坨村位于學院路以東,唐胥鐵路以南,大南湖以西,老205國道以北。東臨王家河耕地。蠻子坨村共有1524人,382戶。村莊占地面積371畝,耕地1060畝。黨員66名,村民代表33名,村兩委班子由4人組成,其中支委3人,村委3人,交叉任職2人。本村發展以種植業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