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計劃(2018—2022年)》要求,根據《浙江省善治村認定暫行辦法》規定,經鄉鎮(街道)初評、縣(市、區)審核、市核查、省聯審,現將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村”“浙江省善治示范村”擬認定名單和擬撤銷名單予以公示。 |
南三村緊鄰集鎮中心,03省道旁穿村而過,現有人口1790人,土地2686畝,其中山林1504畝,201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00萬元,人均收入20802元,先后獲得新農村建設優勝村、糧食生產優勝村、蕭山區生態村、森林村莊、戴村鎮先進黨組織、戴村鎮綜合先進村等多項榮譽;村行色產業為農業(糧食)、小五金及建筑服務;……。 |
明華村位于蕭山區衙前鎮最南端,其東、西、南三面與紹興縣錢清鎮接壤,北與四翔村隔河相望。104國道與蕭紹運河、杭甬鐵路貫穿境內,水陸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優越,村轄7個自然村莊,全村總人口2022人,農戶485戶,設14個村民小組。現擁有耕地46.7公頃。明華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搶抓機遇,與時俱進,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努力加快村莊現代化建設。經多年的艱苦創業,村級經濟持續……。 |
鳳凰山村簡介 進化鎮鳳凰山村,地處進化鎮以北4公里處,由原安出陳自然村和魯家自然村合并而成。進化溪穿村而過,因全村背靠鳳凰山而名。全村共有耕地550畝,山林1300余畝,農戶424戶,村民小組7個,總人口1307人。 近年來,村黨支部、村委會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毗鄰進化工業園區的優勢,不斷引進外地企業進村入駐,從而夯實了村級集體經濟基礎。村在注重村級經濟發……。 |
蕭山區益農鎮東村村東臨益農村,北靠九聯村,西接新發村,南面與紹興縣接壤,村內東西向有白楊川,南北向有東村灣,信義線橫穿東村,交通便利。全村土地面積共有1965畝,有16個村民小組,截至2009年11月底在籍人口2194人。2009年全村共有大小企業20家,工業產值9822萬元,銷售產值9626萬元,利潤375萬元,有五金鑄造6家,繡花3家,包裝機械2家,衛浴2家,園機2家,建筑建材1家,塑料門業2……。 |
盈中村隸屬錢塘江南岸的花木名鎮新街鎮,位于北塘河北岸,杭州繞城公路穿村而過,東面與杭州蕭山國際機楊毗鄰,交通便捷,村內綠樹成蔭,環境優美,農業以苗木生產為主。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村民戶864戶,總人口2573人,耕地面積2348畝,其中內地1874畝,圍墾面積474畝。現有新農村規劃點一個,可安置農戶276戶,已安置42戶。村里現有二三十家企業,涉及紡織、五金、食品、園藝、建材等多種行業!另外……。 |
元沙村位于浙江花木城東側,東靠大治河,南與新塘、衙前相鄰,西接杭金衢高速,北鄰雙圩村,104國道復線穿村而過,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元沙全村地域面積3.28平方公里,轄24個村民小組,戶籍農戶1045戶,常住總人口3808人,另有登記在冊外來人口3102人,村民人均收入29800元。曾榮獲省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市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區新農村建設優勝村、杭州市衛生村、文明村、生態村等等多項榮譽稱號。近年……。 |
盛樂村位于新街鎮西北端,炮臺灣直河東岸,緊臨寧圍鎮。北靠錢江二橋和橋南經濟技術開發區,104國道及機場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盛樂村形成村落約70-80年歷史,在建國前屬盛圍里,后屬盛圍鄉第19、20村,農業合作化時屬長山鄉,建立新民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初期改屬城北公社第一生產大隊,1961年后改長山公社新民生產大隊管委會,1981年改盛樂大隊,1984年設盛樂村民委員會,現屬新街鎮。村屬地系錢塘……。 |
橫一村位于臨浦鎮的最南端。于2005年由橫一自然村、大塢坑自然村、梅里自然村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東至浦南村、南至浦陽鎮桃北新村、西至橫二村、北至橫二村,包洪線穿境而過。全村有住戶676戶,人口2307人,外來務工人員150多人。全村有耕地1450畝,山地1253畝,旱地125畝。村民小組28個,村民代表44位。正式黨員83名,預備黨員1名。60歲以上老人330名。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改革開……。 |
浙東村轄東河、東京錢、上楊三個自然村,區域面積1.45平方公里,內地耕地面積1050畝,圍墾321畝,水域面積307畝。農戶478戶,常住人口1999人,村級共有集體資產4758萬,可用資金250萬。浙東村毗鄰新塘街道行政中心區塊,南環路穿村而過,交通網絡發達,地理位置優越。現有企業158家,其中規上企業6家,新塘羽絨工業園區座落浙東村,村級經濟發展勢頭較好。浙東村民風淳樸,注重傳統,每年農歷五月……。 |
南豐村位于南陽街道西,距街道辦事處2公里,全村區域面積1.99平方公里,內外土地面積2592畝,分別與南興村、東風村、遠大村、龍虎村接壤。目前,全村共有村民小組21個,農戶845戶,戶籍人口3570人,流動人口2000余人(含中建四局會展中心項目部和中鐵建大橋局員工),黨員150人。近年來,南豐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從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出發,聽民意、聚民心、辦實事,先后爭創了省民主法治村、市四星級文化……。 |
知章村原名史家橋等村(又為思家橋),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出生地。賀家園即其故居遺址,“百步禁界”是其故居前的一段道路,古時行人至此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文筆峰也是后人為紀念詩人而命名。如今賀家園成苗木場,“百步禁界”則成了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南線的路基。 甲科濟美坊座落在蜀山街道史家橋村文筆峰下,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距今已有445年的歷史。它是皇帝敕建的科舉牌坊,上有明代史家橋村黃九皋、黃師賢等黃姓中……。 |
朱家村位于河上鎮鎮中心,是集鎮偉民、溪頭、朱家三村之一,是河上鎮集鎮貿易中心,東與溪頭村為鄰,南與偉民村接壤,西靠鳳塢村,北為白堰村。全村共有耕地574畝,山林671畝,2008年底止共有住戶365 戶,1019人,設8個村民小組。 朱家村村民以朱姓為多,相傳朱姓先民于明朝初期從義烏遷居到此,繁衍生息,形成村落。建國初屬河上鄉,農業合作化時曾建立河豐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后改建為朱家大隊……。 |
紫霞村位于03省道連接線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人口2100余人,面積3.38平方公里。 說到紫霞村最大的特點,就是村民非常喜愛文體活動,放河燈、練太極拳、打腰鼓……文體活動在村里很是鬧猛。最近,在紫霞村的祠堂內,幾位老人正忙著做紙燈,明年正月,村里的燈會又要鬧起來了,而村民的文化生活就像這燈會一樣有聲有色。 去年年底,紫霞村建成了集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文化大院等于一體的社區服……。 |
甘露村地處街道集鎮東邊,南北與瓜瀝、義蓬兩大組團鎮相鄰。靖江交通主干道——申達路倚村而過,交通便利快捷。村域面積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131畝(內地1765畝、圍墾366畝),共有農戶578戶,18個村民小組計2133人,其中黨員83人;中小型企業35家,規模以上企業15家。多年連續被評為街道“先進黨組織”,在年度綜合考核中始終位列街道前茅,是全區第一個采用“五星評比制度”的典型示范村,先后……。 |
七里店村位于三江交匯處,距1公里。全村共有農戶363戶,人口1271人,土地面積1807畝,其中耕地面積887畝,山林920畝。有5個自然村。現有可用存量土地743畝,山林920畝,村民人均收入10582元。村現有黨員53名,三套班子成員7名。村三套班子帶領村民努力探索發展經濟新路,走“工業強村,商貿富村,三產興村”之路。全村社會安定,村民生活水平年年提高。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三個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