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嚴格評選,省人民政府決定命名彌勒市、澄江市、雙江縣、孟連縣、永平縣、雙柏縣、開遠市、祿豐市、鶴慶縣、嵩明縣、寧洱縣、永勝縣、陸良縣、綏江縣、威信縣、龍陵縣為“云南省美麗縣城”。 |
彌勒市位于云南省東南,南盤江北岸。總面積4004平方千米。總?cè)丝?0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彌陽鎮(zhèn)。郵編:652300。代碼:532526。區(qū)號:0873。拼音:Milexian。行政區(qū)劃彌勒縣轄9個鎮(zhèn)、2個鄉(xiāng):彌陽鎮(zhèn)、新哨鎮(zhèn)、虹溪鎮(zhèn)、竹園鎮(zhèn)、巡檢司鎮(zhèn)、西一鎮(zhèn)、西二鎮(zhèn)、西三鎮(zhèn)、東山鎮(zhèn)、五山鄉(xiāng)、江邊鄉(xiāng);東風(fēng)農(nóng)場。歷史沿革元置彌勒州。系唐時東爨烏蠻一個部落酋長的名字,后來用作部名,稱彌勒部。清……。 |
2019年12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民政部批復(fù)同意撤銷澄江縣,設(shè)立縣級澄江市,以原澄江縣的行政區(qū)域為澄江市的行政區(qū)域,澄江市人民政府駐鳳麓街道鳳翔路北26號。澄江市由云南省直轄,玉溪市代管。澄江市,素有“魚米之鄉(xiāng)”、“云煙之鄉(xiāng)”的美譽。改革開放后,澄江以渾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旅游資源、舉世罕見的動物化石群、優(yōu)質(zhì)的磷系列產(chǎn)品、成效卓著的經(jīng)濟建設(shè)脫穎而出。境內(nèi)有撫仙湖、陽宗海兩大高原湖泊,撫仙湖為國內(nèi)……。 |
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總面積2292平方千米。總?cè)丝?6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勐勐鎮(zhèn)。郵編:677300。代碼:530925。區(qū)號:0883。拼音:ShuangjiangLahuzuWazuBulangzuDaizuZizhixian。行政區(qū)劃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轄2個鎮(zhèn)、4個鄉(xiāng):勐勐鎮(zhèn)、勐庫鎮(zhèn)、沙河鄉(xiāng)、大文鄉(xiāng)、忙糯鄉(xiāng)、邦丙鄉(xiāng);雙江農(nóng)場、勐庫華僑農(nóng)場。……。 |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南部,鄰接緬甸。總面積1957平方千米。總?cè)丝?1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娜允鎮(zhèn)。郵編:665800。代碼:530827。區(qū)號:0879。拼音:MenglianDaizuLahuzuWazuZizhixian。行政區(qū)劃全縣轄3個鎮(zhèn)、3個鄉(xiāng):娜允鎮(zhèn)、-、芒信鎮(zhèn)、景信鄉(xiāng)、富巖鄉(xiāng)、公信鄉(xiāng);勐連農(nóng)場。歷史沿革1954年設(shè)孟連傣族拉枯族佤族自治區(qū)。因舊為孟連長官司地……。 |
永平縣位于大理州西部、瀾滄江東岸,是大理州的“西大門”。縣城駐地博南鎮(zhèn),東距大理市89公里,西距保山市76公里。永平自古就是云南腹地通往保山、怒江、德宏等地的交通咽喉和通往緬甸、印度等南亞國家的交通要沖,古有博南古道,近有支持滇西抗戰(zhàn)的滇緬公路(史迪威公路),今有320國道、杭瑞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大瑞鐵路穿境而過。全縣國土面積2884平方公里,93.8%屬山區(qū)。全縣轄4鄉(xiāng)3鎮(zhèn),有72個村委會和3個社……。 |
政區(qū)位置 雙柏縣位于東經(jīng)101°03′—102°02′,北緯24°13′—24°55′之間,地處滇中腹地,哀牢山脈以東,金沙江與紅河系分水嶺南側(cè)。東南與玉溪地區(qū)的易門、峨山、新平縣毗鄰,西與思茅地區(qū)的景東、鎮(zhèn)源縣接壤,北與本州的楚雄市、祿豐縣相連,距州府楚雄58公里,距省會昆明210公里。歷史沿革政區(qū)沿革 雙柏縣建于西漢,屬益州郡,轄今易門、雙柏二縣及新平縣的西北地區(qū)。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南中,改益州……。 |
開遠市位于云南省東南部,東連硯山、邱北、南接蒙自、個舊,西靠建水、北鄰彌勒,是滇東南地區(qū)的交通要塞和中心城市。全市總面積1946.91平方公里,其中山區(qū)占91.5%,壩區(qū)占8.5%,人口29萬。城區(qū)面積18平方公里,城鎮(zhèn)化率達63.8%。開遠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資源。離城區(qū)20公里的小龍?zhí)叮置簝α窟_12億噸,是云南目前最大的露天煤礦,年開采量630萬噸,現(xiàn)建有60萬千瓦的坑口電廠。由于煤電充足,為……。 |
祿豐市地處滇中腹地,由原祿豐、羅次、廣通、鹽興4縣于上世紀50年代合并而成,是久負盛名的“恐龍之鄉(xiāng)、化石之倉、工業(yè)重鎮(zhèn)、昆明郊區(qū)”。全縣國土面積3536平方公里,全縣轄11個鎮(zhèn)、3個鄉(xiāng)、29個社區(qū)居委會、136個村委會、2099個(不含社區(qū)居委會村民小組)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彝、苗、回、傈僳等25個民族,2018年末總?cè)丝?3.23萬人。縣境內(nèi)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眾多、歷史文化悠久、基礎(chǔ)設(shè)施健全……。 |
鶴慶縣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西橫斷山脈南端、云嶺山脈以東,大理白族自治州北端,地跨東經(jīng)100°01′—100°29′、北緯25°57′—26°42′。東有金沙江與永勝縣分津,南與賓川縣接界,西與劍川縣、洱源縣接壤,北與麗江市毗連。國土面積2395平方千米,其中山區(qū)、半山區(qū)和峽谷區(qū)面積占89.7%。縣城云鶴鎮(zhèn)居鶴慶壩中偏西,距省會昆明市476千米,距州府大理市136千米,距麗江市39千米、麗江機場1……。 |
嵩明縣總面積1442平方千米。總?cè)丝?4萬人(2004年)。嵩明縣轄5個鎮(zhèn)、2個鄉(xiāng).縣人民政府駐嵩陽鎮(zhèn),郵編:651700。代碼:530127。區(qū)號:0871。拼音:Songmingxian。行政區(qū)劃嵩明縣轄5個鎮(zhèn)、2個鄉(xiāng):嵩陽鎮(zhèn)、楊林鎮(zhèn)、小街鎮(zhèn)、牛欄江鎮(zhèn)、滇源鎮(zhèn)、楊橋鄉(xiāng)、阿子營鄉(xiāng)。歷史沿革又名崧盟,因古代各部族曾會盟于此而得名。一說因蜀漢時諸葛亮南征,與當(dāng)?shù)夭孔鍟擞谛汜陨铰矗拭S謸?jù)《元史》……。 |
寧洱是以哈尼族彝族為主體的少數(shù)民族自治縣,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鄉(xiāng),普洱茶的核心原產(chǎn)地和集散中心,茶馬古道的源頭。全縣轄6鎮(zhèn)3鄉(xiāng)、85個村民委員會、4個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總?cè)丝?9.5萬人,少數(shù)民族人口占55.5%;轄區(qū)總面積3670平方公里,山區(qū)面積占96.8%。寧洱具有區(qū)位、資源、文化三大優(yōu)勢。區(qū)位優(yōu)勢:寧洱地處滇南乃至中國連接?xùn)|南亞的交通要道,距省會昆明370公里,距思茅中心城區(qū)33公里。昆曼……。 |
永勝地處云南省西北部、麗江市東南部。幅員面積4950平方公里,下轄9鎮(zhèn)6鄉(xiāng)151個村(居)委員會1417個村小組。2023年末,全縣戶籍人口40.34萬人、常住人口33.68萬人,其中,農(nóng)村人口22.99萬人,占總?cè)丝诘?8.27%。世居傈僳族、彝族、納西族、藏族、普米族等10個少數(shù)民族11.76萬人,占總?cè)丝跀?shù)的33.68%。總體來說,永勝有三個特點:一是文化底蘊深厚。明朝“洪武調(diào)衛(wèi)”上萬中原軍……。 |
云貴高原第一大壩——陸良縣。陸良縣位于云南省東部,素有“滇東明珠”之稱,居南盤江上游,北緯24°44′-25°18′,東經(jīng)103°23′-104°02′。北與馬龍縣、麒麟?yún)^(qū)接壤,東與羅平縣為鄰,南與師宗縣、石林縣相連,西與宜良縣為界。全縣東西長65.6千米,南北寬62.8千米,總面積2096平方千米(一說2018.82平方千米)。境內(nèi)海拔1840米,四面環(huán)山,中間是開闊平坦的湖積盆地,是云南省第一……。 |
這里是長江東轉(zhuǎn)的地方,這里是金沙江下游的生態(tài)屏障,這里是滇川交界的重要口岸,這里是西部峽谷方興未艾的開發(fā)熱土。這就是肩挑“兩站”的山水綏江。這里是滇川兩省三市州(昭通、宜賓、涼山)的交通咽喉。雄臥溪洛渡、向家壩兩大巨型水電站之間,百里金河穿境而過,千山逶迤,萬壑嫵媚,746平方公里的青山綠水匯成天然氧吧,哺育著16萬勤勞智慧的人民。這里是古老而海納百川的文化樂土。2000多年前,這里就留下了先民……。 |
威信位于東經(jīng)104.41至105.8、北緯27.42至28.7之間。交通便利,縣城扎西距省會昆明市680公里,距昭通市政府所在地286公里,距重慶直轄市359公里,距四川省會成都市420公里,距四川省瀘州、宜賓、自貢市均在200公里左右,具有“行政區(qū)劃屬云南,經(jīng)濟流向朝巴蜀大地,與長江中下游發(fā)達地區(qū)經(jīng)濟帶緊密相連”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特點,是滇東北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商貿(mào)樞紐。主要出境干線公路有4條,其……。 |
鄉(xiāng)鎮(zhèn):2個街道、6個鎮(zhèn)、6個鄉(xiāng)、4個民族鄉(xiāng)面積:5011平方公里海拔:境內(nèi)山脈起伏盤錯,最高海拔3655.9米,最低海拔648米,城區(qū)海拔1653.5米。人口:2005年末,全區(qū)總?cè)丝?5.84萬人,其中農(nóng)業(yè)人口73.68萬人,占總?cè)丝诘?5.83%;少數(shù)民族人口11.55萬人,占總?cè)丝诘?3.46%;有彝族、白族、傣族、傈僳族、苗族、回族、德昂族、佤族、納西族9個世居少數(shù)民族。宗教:隆陽區(qū)現(xiàn)有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