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14年度“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5]
2014年度“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5]
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65個)(2014年11月23日) |
亞拉,為藏語音譯,意為公牛山。1960年,設亞拉鄉,屬索巴區。1971年,亞拉鄉改為亞拉人民公社。1984年,全區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中,亞拉人民公社復為亞拉鄉。1989年6月,原亞拉鄉改設為亞拉鎮。索縣轄鎮,縣府駐地。1965年建亞拉鄉,1971年改公社,1980年復改鄉,1988年撤區并鄉,原亞拉鄉改為亞拉鎮。位于縣境西部,面積385平方公里,人口0.12萬。轄古木雄、折丹學一、折丹學二、論奶……。 |
班戈縣轄鄉。1960年建青龍鄉,1970年改公社,1980年復改鄉,1987年撤區并鄉時原青龍鄉、嘎鄉合并建新的青龍鄉。位于縣境東部,鄉府駐格嘎保,距縣府100公里。面積1190平方公里,人口0.15萬。村村通公路。轄扣嘎木、巴嘎、啊古、占瑪、東嘎、西扎、達地7個村委會。屬純牧業鄉,牧養牦牛、山羊、綿羊等。.……。 |
普蘭鎮位于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地處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南坡的中尼、中印邊境。是西藏西北部對外貿易往來的一個主要口岸。普蘭歷史上是印度教徒入境朝拜“神山”、“圣湖”的必經之路。經尼泊爾扎木斯由普蘭入境的印度、尼泊爾香客,每年多達4.5萬人次。隨著普蘭邊貿的逐步發展,阿里地區外貿企業在此設有分支機構,自治區內外個體商戶和外國客商也在此經商,年交易額約4000多萬元人民幣。由于境外不通公路,時常大雪封山……。 |
薩讓藏語意思是巨石溝,以石頭多而得名。1961年4月,設薩讓區。1999年,撤區并鄉,設立薩讓鄉。札達縣薩讓鄉薩讓鄉 轄2個村委會:薩讓村、日巴村。……。 |
底雅鄉 轄3個村委會:魯巴村、什布齊村、底雅村。 底雅坐落在象泉河畔一塊平緩的山坡上.河兩岸峭壁如削,懸崖上布滿了旋律性極強的斜紋,河水貼壁而過,奔騰咆哮。底雅是阿里最美的地方,海拔只有2000多米,農作物可一年兩熟,村莊里長滿了千姿百態的樹。這里也是阿里唯一出水果的地區,蜜桃、無花果,特別是滿山遍野的杏樹,長得十分喜人。 底雅距縣城三百多公里。途中要翻越一座海拔5100米的龍思拉冰達板,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