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角嘴街道 清光緒三年(1877年)在三角嘴就有一家中國人(廣東人)開辦的工廠——煉銻廠,為廣西省第一家工廠。 清光緒二十三年,梧州開辟為通商口岸后,梧州許多工業都在這里立足,開發和奠基。 民國十二年(1923年),軍閥沈鴻英在三角嘴開辦銀錢局(鑄錢工場)。 至1949年,在三角嘴地段開辦的工廠累計達30多家,其中包括日用品、紡織、化工、機械、鑄造、食品、工業、煉油、林產化工等。 角嘴街道成為梧州市最早的工業區。 至20世紀80年代,河西工業區工廠已發展到80多家。 1949年前,屬蒼梧縣。 1950年1月,屬梧州市河濱鎮。 1953年5月,屬梧州市第二區。 1955年8月,設角嘴街道。 1958年9月,屬梧州市河西區。 1960年4月,屬蝶山公社。 1962年,屬蝶山區。 1968年,屬向陽公社。 1979年1月,屬梧州市蝶山區。 1992年3月,設角嘴街道。 2013年2月8日,梧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梧州市蝶山區、萬秀區,設立新的梧州市萬秀區。 以原蝶山區、萬秀區(不含旺甫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萬秀區行政區域。 |
2、東興街道 1949年前,屬蒼梧縣東興鄉。 20世紀50年代,分屬梧州市郊區和角嘴街道。 1960年4月,屬蝶山公社。 1962年,屬蝶山區。 1968年,屬向陽公社。 1979年1月,屬梧州市蝶山區。 1992年3月,設東興街道。 2013年2月8日,梧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梧州市蝶山區、萬秀區,設立新的梧州市萬秀區。 以原蝶山區、萬秀區(不含旺甫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萬秀區行政區域。 |
3、富民街道 民國時期,屬蒼梧縣富民鄉。 1953年5月,分屬梧州市第一區轄屬和梧州市郊區。 1955年,屬撫河街道。 1958年9月,屬梧州市城北區。 1960年5月,屬歸蝶山區。 1992年3月,設富民街道,屬蝶山區。 2013年2月8日,梧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梧州市蝶山區、萬秀區,設立新的梧州市萬秀區。 以原蝶山區、萬秀區(不含旺甫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萬秀區行政區域。 |
4、城南街道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蒼梧縣梧州區。 1950年6月,設城南鎮,屬梧州市。 1953年5月,屬第二區。 1955年8月,屬南堤街道。 1958年9月,屬城南區。 1960年4月,設白云公社。 1979年1月,屬白云區。 1990年8月,屬萬秀區。 1992年1月,屬城南街道。 1993年10月起,分設城南街道。 2019年8月29日,萬秀區調整街道行政區劃,城東街道并入城南街道,城中街道并入城北街道。 劃分為城南、城北、角嘴、東興、富民街道5個。 |
5、城北街道 2019年8月29日,萬秀區調整街道行政區劃,城東街道并入城南街道,城中街道并入城北街道。 劃分為城南、城北、角嘴、東興、富民街道5個。 |
6、城東鎮 清代,屬梧州府蒼梧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蒲典鄉,屬蒼梧縣梧州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蒲典鄉改為扶典鄉。 1950年10月,屬蒼梧縣第四區。 1958年9月,劃歸梧州市紅旗鄉。 1979年2月,設扶典公社,劃轄原紅旗公社的河口、雙橋、扶典、思扶、華堂大隊,屬梧州市。 1984年11月,扶典公社撤改為扶典鄉,屬梧州市郊區。 1993年11月,扶典鄉改為城東鎮,屬梧州市郊區。 2003年2月,城東鎮改屬萬秀區。 |
7、龍湖鎮 民國時期,屬蒼梧縣。 1951年,屬梧州市郊區。 1958年,設紅旗公社。 1979年3月,又分屬紅旗、長洲、扶典3個公社。 1984年,設紅旗鄉,屬梧州市郊區。 1993年11月,紅旗鄉更名龍湖鎮。 2003年,龍湖鎮劃入蝶山區。 2013年2月8日,梧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梧州市蝶山區、萬秀區,設立新的梧州市萬秀區。 以原蝶山區、萬秀區(不含旺甫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萬秀區行政區域。 |
8、夏郢鎮 清代,屬蒼梧縣。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設有夏郢區及民治、思委等鄉,屬蒼梧縣。 1950年,設第二區,仍屬蒼梧縣。 1955年9月,設夏郢區。 1957年12月,撤區劃為夏郢、古藤、德安3個鄉。 次年9月,撤鄉與原旺甫區合并設夏郢公社。 1961年6月,復設夏郢區。 1966年1月,夏郢區改為夏郢公社。 1984年9月,夏郢公社撤改為夏郢鄉。 1988年12月,夏郢鄉改為夏郢鎮。 2003年,夏郢鎮劃歸蝶山區。 2013年2月8日,梧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梧州市蝶山區、萬秀區,設立新的梧州市萬秀區。 以原蝶山區、萬秀區(不含旺甫鎮)的行政區域為新的萬秀區行政區域。 夏郢鎮劃入萬秀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