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地原名橋吉圩,1927年始建;1937年因取代鄰近的陸圩,稱陸斡圩。 |
因轄地西部龍口山得名。“龍口”指龍口山。 |
以村旁有山稱坡班得名,“坡班”山的名稱。 |
因該村民委員會位于仁合村而得名。 |
因該村覃姓、李姓人較多得名。 |
取尚文村、謝桐2村各一字得名。 |
因駐地在貴德小學旁得名。“貴德”指貴德小學。 |
傳清同治元年(1862)建大欖圩,因圩旁有棵大欖樹得名,簡稱欖圩。 |
以轄地原有興懷村,且處劍江河畔得名。 |
育秀取“培育秀才”之意。 |
前輩寄望子孫后輩氣質高尚,有志氣故稱“尚志”。 |
取燕山、黃齊各一字得名。 |
取廉泉、淵泉各一字得名。 |
因駐地在第一塘至第二塘而得名。明朝時,從思恩府至此地有二塘路程(10華里為一塘),故名。 |
因有壯、漢兩族雜居,為表示團結,故名。“聯合”指壯、漢族雜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