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壩社區 因社區靠近“中壩水庫”而得名。 |
2、毛稗田村 相傳在人們到此居住時,此地有長滿了毛稗,人們將毛稗清除后開墾出田地,故得名毛稗田,又村以此命名,故命名毛稗田村。 |
3、龍潭村 傳說有一條龍路過此處,在河灘邊停留下來喝了口水,寨子中坐落在河邊,根據此傳說取名為龍潭,又村以此命名,故命名龍潭村。 |
4、牛坡村 該村有一居民點名牛坡組,村委會駐于此,故命名牛坡村。 |
5、朗樹根村 據說此地有一顆直徑6米的朗樹,也是此地顯著的標志,寨子就建在大樹腳下,故得名朗樹根,村委會駐于此,故命名朗樹根村。 |
6、左壩村 該村有一居民點左面有筑有一壩,故名左壩,村委會駐于此,以此命名左壩村。 |
7、上寨村 因所處地勢相對周邊寨子高,故取名為上寨,以此地名命名村,故命名上寨村。 |
8、新發村 興發取自興旺發達,反映村民你們的美好愿望,故村名為新發村。 |
9、西克村 當年吳三桂大軍入駐此地時,當地村民很好客,視為“稀客”(稀客意為不常來的客人)。后來寨中人為紀念此事件取名為西克大寨,村委會駐于此,故命名西克村。 |
10、郎節壩村 因壩子上長出許多稂蕨草而得名郎蕨壩,后衍變為郎節壩,村委會駐于此,故命名郎節壩村。 |
11、箐口村 此處未建村寨前是一片茂密的深林,走出此地森林就不是那么茂密了,因而得名箐口,村委會駐于此,故命名箐口村。 |
12、下麻翁村 以前麻翁指一片區域,在這里的兩個寨子統稱麻翁,土地下放后,為區分開兩個寨子,將地勢高的寨子取名為上麻翁,地勢低的寨子取名為下麻翁,此處為下麻翁,村委會駐于此,故命名下麻翁村。 |
13、荒田村 該村有一居民點名荒田,又村以此命名,故命名荒田村。 |
14、社勒村 該村有一居民點名社勒大寨,以此命名社勒村。 |
15、補底村 該村之前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造紙,所在居民點成為補底,是少數民族語言音譯,漢字書寫而成,意為: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