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后沿用至今。 |
自命名后沿用至今。 |
1958年設姚家弄大隊,屬新橋人民公社。 1983年改為姚家弄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
得名后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分別命名長春大隊和林家橋大隊。 1962年長春大隊分設腰溝生產大隊和王家埭生產大隊。 1983年政社分設,分別改建為腰溝行村和林家橋村。 2004年撤銷腰溝村村民委員會和林家橋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長春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8年公社化時,分別建立陳家里大隊和張家埭大隊。 1964年陳家里大隊更名為群益大隊。 1967年張家埭大隊更名為紅旗大隊。 1983年,紅旗大隊更名為洪樓大隊,1983年大隊改名為村民委員會,分別為群益村村民委員會、洪樓村村民委員會。 2004年,兩村合并為群樓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8年公社化時,分別以駐地星光、段家橋、鰻魚沙設星光大隊、段家橋大隊和鰻魚沙大隊。 后鰻魚沙大隊更名為紅江大隊。 1982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分別稱江濱村村民委員會,紅江村村民委員會。 2004年,兩村委會合并建濱江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9年公社化時分別設以川門大隊、紅五月大隊、古巷大隊。 1983年大隊設村民委員會分別稱川門村村民委員會、紅五月村村民委員會、古巷村村民委員會。 2004年川門村村民委員會、紅五月村村民委員會合并成新南村村民委員會。 2011年新南村、古巷村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新巷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9年公社化,分別稱東莊大隊、東方大隊、后巷大隊、劉巷大隊。 1982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分別稱東莊村村民委員會、東方村村民委員會、后巷村村民委員會、劉巷村村民委員會。 2001年撤銷東莊村、東方村村委會建東江村村民委員會。 2005年東江村村民委員會與后巷村村民委員會合并更名為東方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因該村有座橋叫高士橋,故村名叫高士橋村。 1956年人民公社成立時改為勤豐大隊。 1983年又變更為高士橋村。 2001年與三星村村委會合并,更名為飛達村村民委員會。 2005年童興、童永、曙光、北魏4個村委會并入飛達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8年公社化時,設新弄大隊。 1983年體制改革時原大隊更名為新弄村村民委員會,至今。 |
1958年公社化時分別設管山大隊、胡家大隊、尚莊大隊。 1983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分別稱管山村村民委員會、胡家村村民委員會、尚莊村村民委員會。 2001年胡家村村民委員會合并到管山村村民委員會。 2005年尚莊村村民委員會合并到管山村村民委員會。 2013年嘉山村委會合并到管山村村民委員會。 2014年鄉鎮合并,隸屬于丹北鎮,至今。 |
1983年高橋生產大隊改建為高橋村村民委員會,屬建山鄉。 2001年隸屬后巷鎮。 2004年舟山村村民委員會并入高橋村村民委員會。 2014年3月撤銷后巷鎮、新橋鎮、埤城鎮,合并設立丹北鎮,隸屬于丹北鎮,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初屬埤城區。 1959年起為后巷人民公社管轄。 2004年12月,撤銷曙光、北魏、迎豐、朱家4個村民委員會,合并設立豐裕村村民委員會。 2006年、2007年區域調整,分別將原曙光村、北魏村區域劃出,至今。 |
民國時期,屬嘉北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屬濟德鄉。 1959年屬后巷人民公社王祥生產大隊、五一生產大隊、馬屯生產大隊。 1983年屬后巷人民政府王祥行政村、五一行政村、馬屯行政村。 2004年,丹陽市政府批準成立濟德村村民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