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2年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6]
2022年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6]
2022年3月,浙江省城鄉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美麗城鎮建設辦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全省共236個鄉鎮(街道)入選,另有23個鎮(街道)列入2022年山區縣城城鎮樣板創建名單。 |
甌海區麗岙街道地處溫州市區南端,東鄰仙巖鎮,北接南白象街道、茶山街道,西面與瑞安市桐浦、潘岱、甌海區潘橋交界,新舊104國道貫穿南北,距離溫州機場35公里、火車站10公里,鎮域面積34.7平方公里。麗岙交通十分便利,人居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麗岙鎮原隸屬瑞安市,2001年,經區域調整劃歸溫州市甌海區,全鎮下轄21個行政村。2005年底,有常住人口1.8萬人,外來流動人員1.5萬人,海外僑胞……。 |
元覺鄉位于洞頭縣中部,由狀元島、花崗島和青山島3個有人居住的主島組成,共有7島21礁。東瀕大海,北隔黃大峽航道與大門島隔海相望,西南經深門大橋連接霓嶼島,東南憑洞頭大橋與三盤島瀕海相連。全鄉陸域面積7.84平方公里,總人口9277人,轄7個行政村。 元覺鄉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最高海拔232.3米,海岸線較為曲折,總長36.1公里,多優良港灣。狀元島西北面是溫州(洞頭)半島工程……。 |
鹿西鄉位于洞頭縣東北部的鹿西島上,以島建鄉,鄉以島為名。鹿西鄉西南距離縣城北岙鎮16.4公里,東、南臨東海,西隔黃大峽水道與大門島的觀音礁相對,北與臺州地區的玉環縣隔海相望。鄉人民政府駐鹿西村。 轄區包括鹿西島其附近海域的北片山嶼、南片山嶼、草笠嶼、草嶼、白龍嶼、貓山嶼等12個無人島和26個礁,陸地面積為10.0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0.03%)。鹿西島東西長6.7公里,南北寬1.3公里,……。 |
霓嶼鄉位于洞頭縣中西部的霓嶼島上,處于甌江的前哨,轄區還包括附近的7個無人島和23個礁,陸域總面積11.5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布袋岙濱海北路2號,全鄉總人口12131人,3211戶,下設10個行政村,有35個自然村。2002年,全鄉實現社會總產值14229萬元,漁農民人均收入2681元。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霓嶼鄉的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和優化。該鄉以紫菜養殖為傳統主導產業,現有6092畝,養殖工藝有……。 |
大荊鎮距市區47公里。總面積57.8平方公里,總人口58983 人。大荊鎮是國家級風景區雁蕩山的東大門,境內有迎客僧、東石梁洞及蔗湖村的明代攀龍牌坊、泗洲堂村的李孝光墓等名勝古跡。雁蕩山第一大潭——石門潭,美麗的蒲溪,養育了淳樸的大荊人,大荊人以特有的熱情迎接八方來客。 大荊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耕地18984畝,以種植水稻、番薯為主,近年發展柑桔、梨、黃桃、枇杷、楊梅、葡萄、茶葉等經濟林;淺……。 |
仙溪鎮位于樂清市北部,全鎮總面積72.5平方公里,總人口26854人。境內山多田少,耕地面積7000畝,山場面積97000畝,水果種植面積8000余畝。1999年全鎮工農業生產總值2726萬元,農民年人均收入1588元。 仙溪鎮是聞名的“水果花木之鄉”,1997年被列為“浙江省水果花木專業鄉鎮”。鎮內有10個計1000余畝的名特優水果基地,一年四季,有各種新鮮時令水果陸續上市,春有櫻桃、枇杷、李,……。 |
蒲岐全鎮陸域面積13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4.2萬。蒲岐鎮黨委共有45個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16個,共有黨員1389人。蒲岐鎮工業經濟極具潛力,全鎮共有蒲岐工業區和蒲岐特色工業區2個工業園區,規模以上企業21家,2015年工業生產總值為20.7億,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7.89億(不包括港區部分)。蒲岐鎮是中國泥蚶之鄉、海鮮名鎮、軍事古鎮、民俗文化鎮。改革開放30多年來,……。 |
白石為中雁蕩山麓,樂清灣畔的商貿古鎮,是樂清革命的搖籃。全鎮總面積47.9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41個自然村,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72萬人,1998年工業總產值達6.5億元,人均收入超五千元。是溫州重點工業衛星鎮,溫州市小康鄉鎮,溫州市全優鄉鎮,省體育強鎮和樂清發展較快鄉鎮。白石,古稱仙源,擁有國家級風景區——中雁蕩山,其主要景區有玉甑、東祭、西祭、三湖、鳳凰山、楊八洞、劉公谷等七大景區……。 |
根據區劃調整,鹽盆街道成立于2011年10月,位于樂清市東南部,東瀕樂清灣,南鄰翁垟街道,西接柳市鎮,北連城南街道。甬臺溫高速復線和樂清中心大道穿境而過。面積20.5平方公里,轄1個居民社區和13個行政村,總人口2.5萬人。2014年,鹽盆街道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5.8億元,完成限上固定資產投資25.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459元。轄區有中小學校2家(鹽盆第一中學、鹽盆第一小學)、醫院1家(鹽……。 |
陶山鎮是溫州地區聞名遐邇的果蔗之鄉,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于瑞安市中西部,南朝齊梁間號稱“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曾隱居于此,并因此而得名。隨著桐嶺背隧道工程、瑞楓公路改建工程及溫福鐵路等大交通網絡建設的實施,陶山鎮作為江北城鎮連綿發展軸中心鎮的地位不斷顯現,并將逐步融入到溫州大經濟圈中。全鎮面積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萬人,轄41個行政村,3個居民區。2005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2.08億元,同比增長……。 |
高樓鎮位于瑞安西部山區,由原龍湖、平陽坑、高樓、營前、寧益、東巖、楓嶺等七個鄉鎮撤并而成,總面積275.7平方公里,人口97788人,下轄140個行政村、3個居民區,為瑞安市五大鎮之一。高樓歷史悠久、文化淵源流長。高樓古稱三港,元朝初年始置三港巡檢司。唐會昌間永嘉刺史韋庸、宋紹圣問溫州郡守楊蟠、南宋初期入仕途的詩人陸游等人,先后游歷三港,并留下了《過瑞安江》等不朽詩篇。高樓文化遺存十分豐富,有東村……。 |
桐浦鎮位于瑞安中西部地區,東與瑞安接壤,西連陶山鎮,北接溫州甌海、南臨飛云江,素有“溫州都市后花園”之稱。桐浦鎮距溫州、瑞安市區均為16公里,全鎮面積48.5平方千米,轄38個行政村,戶籍人口約3.45萬人。行政區劃調整建鎮后,桐浦擁有三大優勢。一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從區域競爭看,桐浦是溫瑞二市梯次發展銜接區,皆在溫瑞“半小時交通圈”內。瑞楓線、羅山大道、溫州繞西南高速公路、104國道西過境……。 |
巖頭鎮地處永嘉縣北部、楠溪江中上游,土地總面積56.1Okm ,是一個以山地為主、河谷盆地兼備的半山區鄉鎮,也是永嘉縣北部山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四張名片”:一是人口大鎮,全鎮總人口達4.6萬人,位居全縣第四位,方圓65km2,轄管3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二是文化名鎮,全鎮共有晚唐以來的古村落10個,其中“七星八斗”芙蓉村、“文房四寶”蒼坡村、“金山麗水”巖頭村爭奇斗艷、美奐美侖、獨樹一……。 |
永嘉縣轄鎮。1949年為白泉、田垟、埭頭3鄉,1956年并為大若鄉,1961年改建白泉、田垟公社,1984年設白泉鄉、桐州鄉,1992年白泉、桐州2鄉并入置大若巖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92平方公里,人口2.6萬。有公路接330國道,永(嘉)縉(云)公路貫境。轄白泉、玉泉、雙岙、大元下、龍垟、府岸、黃潭、荊州、黃岙、石岙、大箬、漲岸垟、銀泉、下榴灣、上柳灣、水云、錢泉、桐州、李大屋、棣頭、大東、李茅……。 |
永嘉縣轄鎮。1949年為巖坦鄉,1961年改建公社,1984年復設鄉,1986年改置鎮。位于縣境北部,楠溪江上游兩岸。面積46平方公里,人口1.1萬。轄巖坦街居委會和巖坦、坦一、西壪、葉坑、三面山、源頭、閃坑、巖門、嶼北、蛙蟆壟、東岙、廟下12個村委會。有公路接仙(居)清(水埠)水路。產柑橘。有編織、竹木加工等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