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推薦2022年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休閑觀光園區、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和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的通知》(豫文旅資源〔2022〕8號)精神,省文化和旅游廳組織開展了2022年河南省鄉村旅游特色村、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休閑觀光園區和鄉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推薦遴選工作。認定50個河南省特色生態旅游示范鎮名單。 |
方城縣二郎廟位于方城縣境東南部,鄉政府所在地縣城12公里。南與社旗縣陌陂鄉相接,北東和本縣古莊店鄉相連,西靠券橋鄉,西北鄰城關鎮。解放初為二郎廟鄉,1961年建社為陌陂區二郎廟公社,1969年改變 五七公社,因公社駐地在二郎廟街,后又更名為二郎廟公社。1984年成立二郎廟鄉人民政府至今。 二郎廟鄉總面積125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141個自然村,215個村民組,11238戶,42058人,耕地……。 |
七里園鄉位于南陽市北郊,在南陽市城市規劃控制區內,全鄉總面積34.4平方公里,轄11個行政村,9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9000余人,耕地面積1534公頃。位置優越。南陽市重點發展規劃的休閑、旅游、生態保護區--獨山風景區位于我鄉轄區內,東與白河游覽區相接,是市重點發展區域。交通便利。312國道、外環路橫跨東西,豫02線、龍祥路、獨山大道、獨山路、焦枝鐵路貫穿南北,路網建設完備,交通十分便利。通訊發……。 |
淅川縣轄鄉。1958年建上集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城附近,面積225平方公里,人口5.9萬。淅(川)南(陽)、鄧(州)淅(川)公路過境。轄肖山、關帝、娃魚河、程洼、石咀、上張溝、謝嶺、老劉溝、梁洼、北塘、羅寨、劉營、鐘觀、下集、張營、周嶺、蠻子營、簡營、草廟溝、槐樹洼、老墳溝、李家營、鐵廟、李山、李營、賈溝、竹園、韋嶺、魏營、白石崖、劉莊、下張溝、楊營、青龍、北崗、缸窯、三關埡、山根、水田、……。 |
喬端鎮位于南召縣西北部、“世界級生物保護圈”寶天曼的腳下,地處南召、 內鄉、嵩縣的三縣交界處。全鎮轄19個行政村,133個村民小組,1.5萬人,總面積3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725畝,基本格局是“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堅持叫響“以實干錘煉隊伍,用事業凝聚人心”的口號,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與時俱進,解放思想, 開拓創新,務實重干,……。 |
因古為舜子商均封國,曾名“商均鎮”。1955年取為人民服務之意更名“利民”。利民鎮是一座擁有四千多年歷史的名城,又稱商均鎮、綸城,為現虞城縣舊址。舜之子商均封于此,建立古虞國。秦置虞縣,歸碭郡。1912年置商均鎮,屬虞城縣。1949年設城關區。1954年谷熟縣并入虞城縣,縣城遷至馬牧集,更名老縣城。1955年更名利民鄉。1958年設利民公社。1981年分設利民鎮,屬虞城縣。1983年改稱利民鄉。2……。 |
民權縣轄鄉。1958年建雙塔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30公里。面積70平方公里,人口3萬。310國道、隴海鐵路過境。轄鄧砦東、鄧砦西、新莊、牛牧崗、短崗、大山字、秣坡、石洼、張莊、丁胡同、常莊、巴河崖、郭堂、瓦屋營、唐寨、王馬房、雙塔集、關帝廟、大曹、卓砦、范樓、陳堂22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商貿、建材等業。農業主產小麥、玉米、棉花,盛產花生。古跡有宋朝宋氏雙狀元塔。.……。 |
后臺鄉位于睢縣西南邊陲,距縣城18公里,南與太康接壤,西與杞縣為鄰,轄16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2.8萬人,3.8萬畝耕地,是睢縣近年來依據區位優勢,發展鄉域經濟,使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飛速發展的鄉鎮。 后臺鄉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境內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處,現存有春秋時期的后臺崗遺址,北宋時期的閆莊圣壽寺塔。后臺鄉屬豫東著名老區,至今仍完好保存著1926年大革命時期建立的豫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舊……。 |
槐店鄉位于大別山北麓,縣城南部,寨新公路、光白路、京九鐵路、阿深高速公路縱橫全境。全鄉總面積9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萬畝,山林面積2.8萬畝,轄18個行政村(街),365個村民組,總人口3.2萬人。 槐店鄉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素有“紅色的土地、將軍的故鄉”之稱,是紅四方面軍、紅二十八軍戰斗過的地方,境內有“望城區蘇維埃舊址”、“潢光戰役槐店戰斗紀念地”,是萬海峰、曹學德將軍的故鄉。西……。 |
明港位于信陽市北部,地處信陽、南陽、駐馬店三市結合部,為中州名鎮、著名商埠。全鎮總面積167平方公里,轄26個行政村、380個村民組、8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12萬人,其中鎮區人口6.9萬人。鎮區規劃區面積3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5平方公里。明港鎮是國家級小城鎮試點和河南省重點鎮之一。 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從經濟區位上看,明港地處長江經濟開發帶和隴海經濟開發帶之間,直接接受兩大開發帶的輻射,……。 |
商城縣轄鄉。1958年屬超英公社,1962年屬四顧墩公社,1977年析置蘇仙石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7公里。面積92.3平方公里,人口1.3萬。轄蘇仙石、秦河、琉璃河、喻畈、鄧樓、-、曾崗、關帝廟、柯樓、東河10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石灰、陶瓷、榨油、造紙、染紙、清漆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兼產茶葉、桐油、板栗、烏桕、油茶。有明代古陶瓷窯遺址。.……。 |
羅山縣轄鄉。1956年建鐵鋪小鄉,1975年成立鐵鋪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南邊境,距縣城49公里。面積123.7平方公里,人口1.5萬。通公路。轄北安、青蓬、何沖、轉蓬、易棚、蔡樓、鐵鋪、耿樓、文廟、九里10個村委會。鄉村企業主要有采礦、運輸和建筑等。以農為主,全面發展。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兼產板栗、茶葉等。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何家沖何家祠堂,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鄧城鎮位于商水縣西北部,南鄰周漯公路,北與西華縣隔沙河相望,東、東南距周口、商水各15公里,西距漯河45公里,總面積72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現有人口53000人,耕地63000畝。鄧城歷史悠久,三國時魏大將鄧艾在此屯兵,故名鄧城。境內古跡較多,著名的有飲馬臺、千年百果樹,葉氏莊園等。古鎮民風淳樸,人民勤勞智慧,鄧城豬蹄、杠子饃、麻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聞名遐邇。鎮境內地勢北高……。 |
孫店鎮位于市境西南部,西與上蔡、商水為鄰,南鄰三張店鄉、李寨鎮,北鄰范集鄉。轄34個行政村,88個自然村,7.5萬人,面積70.8平方公里,耕地68550畝,鎮政府駐地孫店。據傳,明朝末年,孫姓由-移民虹河灣處定居。因此處是虹河上的一個埠口,孫姓為謀生計,在此開設店鋪,后成村名孫灣店。清同治元年(1862),監生尹雪城,軍功張方坤倡捐創修寨,名孫灣寨,有集。后寨廢,稱孫灣店。民國時期簡稱今名。民國……。 |
留莊鎮位于確山縣東南部,距縣城21公里,地處汝(南)、正(陽)、確(山)三縣結合部。全鎮總面積124平方公里,耕地102448畝,其中:可灌溉面積6萬余畝,現轄20個村民委員會,285個村民組,173 個自然村,12850 個農戶,48985人。該鎮 地勢南高北低,中間洼,山丘占30%,平原占50%,洼地占20%。境內較大的老君 山、奶奶山系桐柏山余脈。流經境內的臻頭河上接薄山風景區,下連宿鴨湖游……。 |
馬谷田鎮位于泌陽縣城東南部約17公里處,屬淺山丘陵區,全鎮總面積227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398個自然村,總人口4.5萬人,耕地面積6.4萬畝。鎮政府現有在職人員72人,其中,行政在編25人,事業在編47人。現有派出機構、分支機構17個。現有基層黨組織33個,其中鎮機關黨支部1個,村黨支部22個,鎮直黨支部10個;黨員共1016名,其中女黨員226名,農民黨員785名。2014年全鎮完成財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