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湖北省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 |
覃家山村村民委員會所在地,清代隸屬枝江縣第八都,1913年屬東區;1930年屬第三區署;1940年6月22日屬淪陷區偽宜昌縣中央治安維持會分會;1941年3月屬偽宜昌縣政府第六區署;1942年屬鄉政府暗組江口區署;1946年屬共安鄉,駐地問安寺;1949年6月屬江口區署;1949年7月屬問安區;1955年屬宜都縣問安區。覃家山村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東山高級農業社,屬宜都縣問安指導組云臺鄉;195……。 |
清朝時期屬黑龍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黑龍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屬半月鄉黑花保。1950年屬半月區龍臺鄉。1951年9月屬半月區黑龍鄉。1956年12月農業合作化時為王店指導組龍臺鄉金星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時為跑馬公社龍臺管理區金星大隊。1981年5月地名普查時金星大隊改為羅店大隊。1984年2月撤社并區時為半月區龍臺鄉羅店村。2004年2月合村并組時將羅店村、張……。 |
農業合作化時,社員希望通過動員群眾集體生產勞動年年獲得豐收,故命名為群豐高級農業社。后沿用舊名,命名為群豐村村民委員會。1956年12月農業合作化時為河溶工作指導組兩河鄉群豐高級農業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時為河溶人民公社兩河管理區群豐大隊。1984年2月撤社建區時為兩河鄉群豐村。1999年撤鄉并鎮為兩河鎮群豐村村民委員會至今。群豐村……。 |
因村附近的河流河床屬石灰巖層,易滲漏,秋冬季枯水季節干涸,被稱為干溪河。村以干溪河簡稱命名為干河村村民委員會。清朝時期屬干溪總。民國二十四年(1935)屬干溪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為干鞏鄉第6保。1949年10月屬干溪區峽口鄉。1951年9月屬干溪區干河鄉。1956年12月農業合作化時為干溪指導組干河鄉建新農業社。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時為長坂人民公社干河管理區建新大隊。1984年2月撤……。 |
在明屬豐泉里。在清屬木瓜鋪。民國初期承襲清制,1934年屬第二區,1942年屬龍華鄉,1947年為清華鄉第9保和第10保。1948年為城關區長紅鄉。1954年成立洪山、長沙、聯合三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屬太平鄉。1955年12月洪山、長沙、聯合三社合并為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隸屬花林鄉。1958年改為聯合生產大隊,屬城關公社。1961年為聯合大隊,屬花林公社。1981年更名為木瓜鋪大隊,屬花林公社。……。 |
“雙泉”指此村有兩股泉水從地下流出。在漢屬臨沮縣。在唐屬高安縣。后周始屬遠安縣。在元屬南鄉。在明屬豐泉里。在清屬縣前鋪。民國初期承襲清制,民國三十一年(1942)屬附城鄉。1949年4月屬附城鄉。1956年為雙泉高級農業合作社,屬城關鄉。1957年至1959年為雙泉生產隊,大隊,屬城關鄉。1960年春至1984年2月為雙泉大隊,其間:1960年至1973年屬花園公社,1974年至1979年屬城關鎮……。 |
龔家橋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命名龔家橋大隊隸屬高橋公社;1984更名為龔家橋村民委員會隸屬高橋公社;1987年隸屬高橋鄉;2002年將噴水村、龔家橋村、天池村部分小組合并建龔家橋村民委員會隸屬高橋鄉;2008年將長沖村、龔家橋村再次合并更名龔家橋村村民委員會,隸屬高橋鄉至今。龔家橋村……。 |
曬谷坪村位于鎮域東南部。東南與夷陵區接壤;西連小白果園;北鄰馬糧坪。原村內一大石,供曬谷之用,故名曬谷坪。2001年12月由原鄒家灣村、曬谷坪村與老林灣村5組并為一個村,村委會駐雙聾埡,轄6村民小組。國土面積25107.4畝,即16.74平方公里。林業用地17776.9畝,退耕還林672.8畝;常用耕地面積2496畝,其中旱地837畝;水田1659畝。村有磁鐵礦、花崗巖資源。村級公路兩條:一條從曬……。 |
榛子鄉和平村位于昭君故里興山縣東北部,地處鄂西山區,素有高山平原之稱的四十五里后家坪之地,全村國土面積34.03平方公里,包含一沖(黃家沖)二埡(蔗池埡、鐵場埡)、三包(老屋場包、熊龍包、豬獾子包)、四淌(河坪淌、云苓淌、蔗湖淌、大淌)、五溝(耿家溝、孫家溝、孟家溝、郇家溝、馮家溝)六山、(六指山、望馬山、李家山、羊皮山、陽幕子山、樊家山,平均海拔1200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 |
歸州鎮彭家坡村,位于吒溪河與長江交匯處。村委會駐地為卡子灣大橋東側,距縣城60公里,因彭姓村民聚居在幾面大坡上而得名。東與向家灣村接界、南與屈原廟村相鄰、西與泄灘鄉陳家灣村、北與水田壩鄉下壩村接壤。1958年稱同德大隊,1983年改稱彭家坡村,2001年10月,彭家坡、望江(1958年公社化時定名,因地處長江岸邊,故名)、黃土坡(原名同立,因地片名而得名)、胡家坡(原名同群,1981年3月更名為胡……。 |
磨坪鄉六家包村,位于磨坪鄉西南部。村委會駐地在六家包村一組奔龍口,距縣城130公里,因村處山包之上,曾住有六戶人家而得名。東與龍潭坪村接壤,西、南與巴東縣接壤、北與送甲山村接壤。1955年稱金盆大隊,1981年3月更名為六家包大隊,1985年改稱盧家堡村,2001年3月,盧家堡村與蓮花村、龍坪村合并為六家包村。現轄3個村民小組,392戶,總人口1148人。全村國土面積17.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 |
沙鎮溪鎮長春村,位于沙鎮溪鎮西北部。村委會駐地麻衣樁,距縣城110公里,因一棵四季常青的樟木古樹而得名。長春村東接倒座鋪村,北依梅坪村,南鄰兩河口鎮宋家村,西至梅家河鄉下里坪村。長春村1958年稱梅家坡公社長春大隊,1984年改稱長春村,2004年5月,長春村與林家村合并為長春村。現轄3個社區8個村民小組,共642戶,1802人。全村國土面積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7.1公頃,林地452.5……。 |
此居民點為一自然山坡地,坡下臨近袁水河邊天生一股龍泉水,水質清亮、甘甜,冬暖夏涼,傳說是藏于黑石板下一條龍口中流出來的水,故名龍口。明朝時期屬龍池里,清朝時期屬琚坪鄉,民國時期屬居隱鄉一保(黑石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5月屬茅壩區渡水頭村,1953年1月改屬第二區(水田壩)渡水頭鄉;1956年3月小鄉合并后建立同裕、同心農業生產合作社,屬第二區(水田壩)渡水頭鄉;1958年11月人民……。 |
月山村村民委員會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后屬長樂縣義正鄉長樂坪保;1945年屬五峰縣信義鄉;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屬五峰縣長樂坪區高橋鄉;1955年屬長樂坪區高橋鄉高橋農業合作社;1958年屬長樂坪公社洞口管理區月山大隊和火紅大隊;1961年屬長樂坪區洞口公社月山大隊和火紅大隊;1975年分屬長樂坪公社洞口管理區月山大隊和火紅大隊;1985年分屬長樂坪區大松樹鄉月山村和曹家河村;198……。 |
柳林村地處歐廟鎮西3公里,207國道橫穿南北,轄6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村,1700多人口,勞力1200人,農戶410戶,黨員53人,版圖面積2900畝,耕地面積2210畝,水地面積1300畝,旱地910畝,盛產水稻、棉花、小麥、白菜、麥冬、大蒜,交通發達,土地肥沃,人杰地靈。2009年襄陽新軸軸承有限公司落戶我村征地32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