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高質量發展百強區(地級市市轄區) |
順德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正北方是廣州市,西北方為佛山市中心,東連番禺,北接南海,西鄰新會,南界中山市。距廣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69海里)、澳門80公里。地處東經113度1分、北緯22度40分至23度20分之間,總面積806.15平方公里,2005年戶籍人口115萬,旅外華僑和港澳同胞超過40萬。【地理概況】順德大部分屬于由江河沖積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地勢西北略高,海拔約2米,東南稍……。 |
南海概況佛山市南海區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緊連廣州,毗鄰香港、澳門。轄區面積1073.82平方公里,轄1個街道辦事處、6個鎮,區政府駐桂城街道。戶籍人口113.04萬人,流動人口110.79萬人,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40多萬人。南海是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先進城市,是“-化示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區域技術創新示范城市”、“廣東省教育強區”。2006年……。 |
武進地處長三角地理中心,坐擁太湖、滆湖(西太湖)蘇南兩大淡水湖,區域總面積10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0萬。2021年,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952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6.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316億元,實際使用外資9.6億美元,進出口總額1099億元,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296元;武進榮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三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第一名。武進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一是……。 |
吳江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美譽,公元909年建縣,區域總面積11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1.26萬,下轄黎里、盛澤、七都、桃源、震澤、平望、同里7個鎮和松陵、江陵、橫扇、八坼4個街道,擁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省級高新區[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籌)]、1個省級旅游度假區(東太湖生態旅游度假區),是蘇州主城區面積最大的板塊。吳江區位優勢獨特,既……。 |
新吳區,位于無錫市東南部,地處長三角中部,太湖之濱、古運河畔,北臨錫山區,西接梁溪區、濱湖區,南依太湖。介于北緯31°7′至32°2′,東經119°33′至120°38,東距上海125公里,西距南京183公里。新吳區總面積220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約55萬人,下轄6個街道;2015年末,新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02.86億元。新吳區原為無錫新區,是吳文化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位于蘇州城西部。面積223.36平方千米。轄滸墅關鎮、通安鎮和獅山街道、橫塘街道、楓橋街道、鎮湖街道和東渚街道,下設江蘇省蘇州滸墅關經濟技術開發區、蘇州科技城、蘇州高新區綜合保稅區、蘇州西部生態旅游度假區。蘇州高新區地勢西高東低,吳淞標高4.88m-5.38m,土質粘性,地耐力強,地質穩定。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春秋短,冬夏長,四季分明,全年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溫度17.7攝……。 |
吳中區地處蘇州市域地理中心和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腹地,北與蘇州古城、工業園區、高新區接壤,南臨吳江區,東接昆山,西銜太湖,與上海、杭州、南京均在2小時交通圈內。全區擁有陸地面積745平方公里,太湖水面1486平方公里,占太湖面積的五分之三;下轄1個國家級太湖旅游度假區、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國家級農業園區、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7鎮7街道;戶籍人口70.5萬。作為吳文化的發源地,吳中區……。 |
常州國家高新區位于常州市北部,是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2002年4月,在高新區基礎上設立了常州市新北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目前下轄5鎮5街道,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一個綜合保稅區,面積508.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45萬人。常州國家高新區(新北區)北瀕長江,與泰州市隔江相望;南枕滬寧鐵路,與常州市天寧區和鐘樓區交界;東與江陰市相鄰;西與丹陽……。 |
禪城區位于佛山市中心,總面積153.69平方千米。總人口58萬人(2003年)。區人民政府駐大福南路,郵編528000。行政區劃代碼:440604。區號:0757。拼音:ChanchengQu。基本概況禪城區是佛山市五個行政區之一,是佛山政治、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物流中心,為佛山市人民政府駐地,總面積154.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萬人。禪城區有著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地處珠江三角……。 |
柯橋由原紹興縣撤縣設區而成,是紹興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面積1040平方公里。下轄16個鎮街,擁有1個國家級開發區——柯橋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國家級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紹興蘭亭文化旅游度假區,2個省級開發區——濱海工業區、鑒湖旅游度假區。柯橋地處長三角南翼,浙江省中北部,位于杭州0.5小時經濟圈和上海1.5小時交通圈,是紹興接軌滬杭都市圈的橋頭堡,杭州寧波一體化發展的關鍵節點區,區位……。 |
崇川自古稱為“崇川福地”,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被稱為長壽之鄉、教育之鄉、體育之鄉。面積99.6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4萬多,下轄十個街道,是南通市人口最密集,生產要素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區域。2009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8億元,財政總收入64.75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同類主城區中位居前茅,2009年名列“全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第8名。崇川人居環境一流,擁有一山一水兩個國家4A級風……。 |
2001年2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原吳縣市撤市分設相城區和吳中區。相城地處蘇州市域地理中心,面積489.96平方公里,下轄4個鎮、7個街道,擁有1個國家級經開區、1個蘇相合作區、1個省級高新區、1個高鐵新城和2個省級旅游度假區,常住人口約100萬、戶籍人口51萬。相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相城因春秋時期吳國大臣伍子胥在陽澄湖畔“相土嘗水,象天法地”“欲筑城于斯”而得名,在這里,孫武終老、范蠡泛舟、春……。 |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地處長三角腹地,前身是聞名遐邇的“華夏第一縣”—無錫縣,2001年設區,以創造“蘇南模式”的經濟奇跡而聞名,以盛產十大名桃之一的陽山水蜜桃而馳名。全區總面積325平方公里,下轄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省級高新區,5個街道、2個鎮,戶籍人口40萬人,常住人口90萬人。202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0億元a,增長4.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8.4億元,增長3%;居民人均……。 |
海門區位于江蘇省東南部,地處北緯31°46′-32°09′,東經121°04′-121°32′之間,南依長江,與上海市崇明島隔江相望,東鄰啟東市,東北瀕臨黃海,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市區。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是中國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T”字型的結合點,是長三角北翼聯通上海的第一橋頭堡,素有“江海門戶”之稱。2021年,南通市海門區總計:9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68個居民委員會(含省直屬農場5個居委會),……。 |
長沙市雨花區地處長沙市的東南方向,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1個鄉、1個鎮,總面積115.2平方公里,人口50萬。雨花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長沙市的東南門戶,占據了長沙市東南兩個方向出城口的主通道,是長、株、潭三市融城的接合部、橋頭堡,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區內有長沙汽車南站、火車貨運南站和“五縱五橫”的道路交通網絡,交通十分便利。區中心地帶距長沙火車站、黃花國際機場僅十多分鐘車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