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百強鎮分布在全國10個省份,主要集中于東部地區。江蘇百強鎮數量最多、達到41個,其次分別為廣東30個、浙江9個、山東9個、福建4個、河北2個、湖南2個、河南1個、江西1個、貴州1個。中國百強鎮常住人口平均為23.22萬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平均為18.59億元,工業總產值平均為578億元,工業企業數平均為305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平均為281家。 |
薛家鎮坐落于常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全鎮總人口6.03萬,流動人口1.5萬,行政區域面積37.56平方公里,鎮區面積4.2平方公里,轄10個社區,3個行政村。薛家鎮圍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宏偉藍圖,按照“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集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的三集中原則,經濟建設迅速騰飛,城市化建設和社會民生事業全面發展,已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國家衛生鎮”、“國家生態鎮”“國家園……。 |
晉江市轄鎮。1952年屬涵坂鄉,1958年屬蘇厝公社,1961年析置池店公社,1984年改鄉,1991年改鎮。位于晉江下游南岸,市境北部。面積29平方公里,人口5.2萬。324國道、306省道、福廈高速公路過境。轄池店、浯潭、新店、錢頭、洋茂、赤塘、霞福、溜石、溪頭、古福、東山、大洲、華州、霞美、清磎、柴塔、御輦、唐厝、舊鋪、茂厝、嶼崆、營邊、仕春、潘湖24個村委會。主要企業有制鞋、陶瓷、建材、家……。 |
金山鎮位于臨淄區南部,總面積117.19平方千米,轄43個村、10個社區,有村(居)民29816戶、71197人。2021年,全鎮出生360人,人口出生率為4.74‰,人口自然增長率0.25‰,計劃生育率96.4%。在校學生1161人。其中,中學279人,小學346人,幼兒園53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適齡幼兒入園率均達100%。全鎮“四上企業”119家。其中,工業企業75家(化工企業44家),服務……。 |
沙田鎮位于東莞市西南部珠江口東岸,面積107平方公里,人口20萬。沙田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網絡,地處廣、深、港經濟走廊的中部,位于珠三角的幾何中心地帶和經濟中心位置,距港、廣、深、珠等中央城市均在一個小時車程以內。連接廣州至深圳的沿江高速公路跨過鎮內;預計2007年通車,建設中的廣深港高速客運鐵路也途經沙田,鎮內主干道路港口大道、沙太路也正在全面升級建設中,并將于今年底通車。沙田鎮具有良……。 |
丹灶鎮位于佛山市南海區西部,周邊與獅山、南莊、西樵、西南、白泥等鎮相鄰。2005年初南海進行區域調整,原丹灶鎮、金沙鎮合并組成了新丹灶,總面積達143.48平方公里,下轄金沙辦事處、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27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超過16萬,戶籍人口、外來人口約各占一半。丹灶鎮環境優美,民風淳樸,有成人學校1所、中學3所、小學7所,一等甲級醫院2所,是國家衛生鎮、廣東省教育強鎮、佛山市文明鎮。丹灶鎮區……。 |
江陰市轄鎮。1951年建新橋鄉,1955年并入塘市鄉,1962年析設新橋公社,1983年改新橋鄉,1991年設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江陰市城區25公里,距無錫市城區40公里。面積19.3平方公里,人口2.2萬。澄鹿公路橫貫東西,陶新公路縱貫鎮境,水運經張家港為主河道與華塘河、太清河、蔡涇互通,連接長江、太湖。轄新橋、雷下、六保、周江、馬嘶、蘇墅、蘇圩、何巷、振新、圩里、民主、水潭、黃河、郁橋14個……。 |
慈城鎮地處浙江東部沿海寧紹平原,位于寧波市江北區西北部,東與鎮海區相連,西與余姚市接壤,北與慈溪市相臨,南隔余姚江與鄞州區相望,可謂是“眾星拱月”。其鎮域面積102.57平方公里,下轄41個行政村,5個社區,5個居委會,人口5.8萬,是寧波市14個中心城鎮之一。轄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江,平均海拔3.3米,地形北高南低,山水相依,其自然環境優美秀麗,而其山色,城池更因“慈湖、云湖(英雄水庫)、鄮湖(毛……。 |
甪(lù)直,位于蘇州城東南25公里,北靠吳淞江,南臨澄湖,西接工業園區,東銜昆山,全鎮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澄湖水域面積40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總人口超20萬。蘇滬高速、繞城高速、甪直大道、東方大道等道路穿鎮而過,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甪直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文化底蘊深厚,被費孝通先生稱為“神州水鄉第一鎮”。鎮內人文景觀景點眾多,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圣寺和……。 |
江陰市轄鎮。宋、元時為當地棉花市集,曾稱花市。1949年為華墅鎮,1957年建華墅鄉,1958年改公社,1962年復改華墅鎮,1965年更名華士鎮,1984年改鄉,1985年復設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江陰市城區25公里、無錫市區46公里。面積46平方公里,人口5.8萬。澄鹿公路橫貫鎮區東西,接華陸公路、華西公路,秦清河東西流經鎮中部。轄華西、向陽、華士、華明、前進、華中、華南、華新、勤豐、華東、儉……。 |
黃埭鎮,始建于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戰國時期楚國名相春申君黃歇動員民眾于此興修水利,筑成堰埭,初名春申埭,后改黃埭,沿襲至今。全鎮面積55.33平方公里,人口6.1萬,外來人口4萬余,下轄16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黃埭鎮位于姑蘇城西北約10公里,東為蘇虞張一級公路,靠元和鎮;南臨京滬鐵路、京杭運河、312國道,接壤滸墅關;西依望虞河,挽無錫,10分鐘可到無錫碩放國際機場;北枕漕湖,望……。 |
八里店鎮地處湖州市東郊,與市區緊緊相連。北臨太湖,東與中國童裝之都織里接壤,距上海150公里,長湖申黃金水道流經鎮腹,318國道和湖織大道貫通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全鎮區域面積90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人口5.5萬。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19.3億元,工農業總產值73.8億元。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令人矚目,經濟總量連續三年名列市前五位,贏得了省“百強鄉鎮”的稱號。 八里店鎮具有源遠……。 |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杭州市蕭山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浙政函〔2013〕123號)精神和行政區劃調整的有關規定,現批復如下:同意撤銷瓜瀝鎮、坎山鎮、黨山鎮建制,合并設立新的瓜瀝鎮。該鎮轄11個社區、6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航塢路220號。蕭山市轄鎮。1951年為瓜瀝鎮,1958年并入紅旗公社,1961年復瓜瀝鎮,1992年大園、昭東、瓜瀝三鄉并入瓜瀝鎮。位于市境東部的航塢山麓。距市區18公里……。 |
陸家地處江南水鄉,素有“外向明星”美譽。全鎮總面積35平方公里,下轄8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7萬。 改革開放以來,陸家人勇于創新,善抓機遇,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主的路子,成為外商投資的高密度地區和投資高回報地區之一。至2003年8月,全鎮累計批準14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項目238個,合同外資16億美元,實際到帳外資超過7億美元。2003年1月至2003年8月,全鎮完成GDP15……。 |
塘下鎮位于瑞安市的東部沿海,東瀕東海,南連汀田,西鄰潘岱,北靠仙巖。鎮域總面積83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離瑞安市區12公里,距溫州機場18公里,104國道和建設中的甬臺溫高速公路、溫福鐵路均穿鎮而過。全鎮下轄5個辦事處,89個行政村,總人口達15多萬人。200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38.55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2.18萬元,是全國同期的3倍多,工農業總產值107.80億元,外貿……。 |
橫瀝鎮位于東莞市東部,總面積50平方公里,下轄17個村(社區),戶籍人口3.5萬人,外來人口約17萬,總人口20多萬。橫瀝鎮地處穗、深、港經濟走廊腹地,地理位置優越,距東莞火車站僅5分鐘車程,是大京九鐵路、廣深鐵路、廣梅汕鐵路的交匯處,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現代化新型工業城鎮。橫瀝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便利。與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和廣深鐵路的交匯處——東莞市火車站僅5分鐘車程,至香港紅勘火車站和深圳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