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點推薦 > 2021年四川省183個縣市區經濟實力排名[6]
2021年四川省183個縣市區經濟實力排名[6]
1.五通橋歷史悠久,有建制的歷史已有2300多年。周時,區境屬蜀國轄地,秦惠文王滅蜀后,于前311年設蜀郡,區境隸蜀郡南安縣地。1985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省轄樂山市,為樂山市五通橋區(縣級)至今。區境內相連成片的東漢崖墓群和始建于東漢、五代時期的古陶瓷窯址(PS:就是瓦窯駝),是五通橋悠久歷史的有力證明。2.歷史的記憶(鹽業在五通橋)五通橋因鹽而興,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鹽場。相傳在公元前……。 |
犍為縣位于岷江下游、川西平原西南邊緣、樂(山)宜(賓)涼(山)自(貢)四市州交匯處,是成渝經濟區、攀西經濟區輻射的重要節點,樂山南翼城市群中心。全縣轄30個鄉鎮347個行政村41個社區476個居民小組2896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13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萬畝、林地60萬畝、其他農用地48萬畝,總人口57萬,其中農業人口43.2萬。近年來,犍為縣城市區域不斷擴大,城市面貌變化明顯,縣城建成區面……。 |
米易縣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四川省西南角,是攀枝市的北大門,幅員面積2152.695平方千米,境內東西最大跨距52.5千米,南北最大縱距73.2千米,成昆電器化鐵路、214省道及在建的西攀高速縱貫南北,縣內公路網絡四通八達,全縣轄12個鄉(鎮),縣政府所在地攀蓮鎮南距攀枝花市78公里、北距西昌市157公里。在這片資源獨特、富饒美麗、欣旺發達的土地上,生活著漢、彝、傈僳、回、白等25個民族的21萬米易……。 |
華鎣市是四川省的一個縣級市,位于四川省東部,省轄市,由廣安市代管。全市幅員面積430平方千米,總人口36萬。城市建成面積5.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5萬。市政府駐地雙河鎮。市樹:小葉榕。市花:杜鵑。華鎣市位于四川盆地東緣,華鎣山脈中段西麓,渠江以東,東接鄰水縣,南連重慶北碚區,西接合川市和岳池縣,北鄰廣安區。幅員面積470平方公里,轄9鎮1鄉3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36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0萬。華鎣區位……。 |
仰承古郪國文明,孕育中古第五大發明,大英縣成立于1997年12月28日。地處四川盆地中部,位于川中腹地涪江以西,郪江中下游流域。大英縣幅員面積701.05平方公里。轄蓬萊、隆盛、回馬、天保、河邊、玉峰、象山、卓筒井、金元9鎮及鹽井街道辦事處,共10個鄉級政區。全縣耕地面積31.46萬畝,其中水田10.70萬畝;旱地20.76萬畝。縣城坐落在巴蜀四大古鎮之一的蓬萊鎮,境內國家4A級風景區中國死海揚名……。 |
蓬安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中游,屬川陜革命老區,是西漢大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故里。全縣幅員面積1334平方公里,轄39個鄉鎮、647個村(社區),總人口713227人(戶籍人口)。蓬安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蓬安春秋系巴國地,秦系巴郡,漢初置安漢縣,公元507年置相如縣,明太祖洪武年間設蓬州,1913年改蓬州為蓬安。唐代詩人元稹、書法家顏真卿、畫家吳道子,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等古圣先賢在這里留有寶貴的文化遺……。 |
巴州區地處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巴中市的下轄區,是川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地理坐標為東經106°21′~107°7′,北緯31°31′~32°4′,全市幅員面積為2566平方千米。總人口129萬人(2004年)。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636601。行政區劃代碼:511902。區號:0827。拼音:BazhouQu。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巴州區地形復雜,最高海拔1460米,最低海拔301米……。 |
高坪區位于南充市東部,與順慶區一江之隔。幅員面積812平方公里,人口70萬人,轄16個鎮14個鄉。高坪是全國鹽鹵資源蘊藏量最大的區域之一,還有石油、金沙、膨潤土等,水能資源極為豐富。全區有較好的工業基礎,現已初步形成了絲綢紡織、機電化學、食品加工、汽車制造等具有較強實力的工業體系。區內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十里工業街,開發面積2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近百家企業正式批準立項到開發區落戶。高坪區素稱南充的……。 |
古藺建縣于1909年,原屬四川敘州府,永寧縣。1949年古藺縣解放,隸于川南行政公署,1960年,隨瀘州專區并入宜賓專區,行政區劃多次變更。1985年,古藺劃歸省轄瀘州市領屬。古藺縣位于四川省南部邊緣,赤水河沿邊界由南往東向北流入長江,全縣地域成半島形伸入黔北,西面與敘永縣毗鄰,東南北三面與貴州省畢節、金沙、仁懷、習水、赤水交界。全縣幅員面積3182平方公里轄29個鄉鎮,總人口72萬人,居住有漢、……。 |
嘉陵區是國務院1993年9月批準成立的縣級行政區,總人口68萬,幅員面積1278平方公里。國道212線、318線在區內交匯,成南高速公路縱貫全境。嘉陵區于四川東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地處東經105°45′-106°00′,北緯30°27′—30°52′之間,北靠順慶區,南鄰武勝縣,西接西充縣、蓬溪縣,東連高坪區,距離川東北經濟文化中心的南充市僅3公里,并同成都、重慶形成一個兩小時經濟發展圈。嘉陵區……。 |
夾江地處四川省西南、樂山北大門,西傍峨眉山,南臨樂山大佛,北接眉山三蘇故里,面積748.47平方公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壩、丘、山各占三分之一。轄22個鄉鎮,人口35萬境內頁巖資源、高嶺土礦藏豐富。夾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夏為梁州之域,漢為巴蜀之地,隋開皇(公元593年)建縣,因城西北有兩山對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勝而得名。夾江水陸通達。成昆鐵路貫穿全縣,境內有樂山、吳場、馬村三個火車站。樂山站……。 |
納溪區是瀘州市轄區,位于省南部,人口47萬,面積1139.7平方公里,轄1街道8鎮5鄉,區府駐安富街道。工業以化工、機械、釀酒、輕紡、食品等為主。農業以稻谷、小麥、高粱等為主,特產有護國沙田柚、納溪泡糖等。有中等院校36所。321國道貫境。年均溫17.5攝氏度,年均降水量851毫米。納溪地形以深丘、低山為主,氣候溫暖濕潤,森林蔥籠,古木參天,自然環境優美迷人。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護國巖”石壁、棉花……。 |
彭山,古稱武陽,建制于秦,至今巳有2300多年的歷史,素以“忠孝之邦”、“長壽之鄉”著稱。忠當屬東漢張綱,忠直敢言,不畏權勢,今《辭源》中有"埋輪"一詞記其事;孝首推東晉李密,《古文觀止》中的名篇《陳情表》即其所著。境內有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江口鎮,省級風景名勝區天然太極彭祖仙山,世界第一的中國長壽城牌坊,國內絕無僅有的唐代齊山雙佛,國家保存完整、規模最大、考古價值最高的搖錢樹、宋代石龍等文物,被列為……。 |
珙縣位于宜賓市南部,東與長寧,興文縣毗鄰,南與云南威信縣接壤,西與筠連、高縣邊界,北靠高縣,秦及漢初即為“西南夷服地”,元末設珙州,明洪武四年改州為縣,名珙縣,沿襲至今。幅員面積1150平方公里,總人口41萬人。珙縣屬山區縣,地勢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區在海拔600——1000米之間。屬中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全縣山脈屬南嶺系。以云南大雪山分二干脈從南到北向縣內傾斜伸展,境內以低山為主,間有丘陵槽壩。……。 |
南江縣位于四川東北邊緣,地處成都、西安、重慶的幾何中心,是川陜渝鄂旅游“金三角”,幅員3389.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55916人,常住人口467609人,轄1個街道辦事處、29個鎮、2個鄉、309個村、105個社區。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家首批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縣、國家首批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南江黃羊-南江金銀花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