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公布了2021年度美麗村莊名單,共1053個村莊入選。 |
山興村……。 |
龍普舊寨村……。 |
清屬樂龍里喜古甲。1949年屬喜古鄉。1950年屬第三區。1958年屬馬塘公社。1962年屬馬塘區。1966年屬他披公社。1984年,更名為他披鄉。1987年更名為他披行政村。2000年5月更名為他披村民委員會。他披村……。 |
以駐地原在香坪山自然村,后遷三家坡、再遷往大地村直沿用原名。1932年5區53個小鄉鎮時,設鄉名香坪山鄉。1971年西疇縣廢區建立人民公社設69個生產大隊時,于香坪山自然村設名香坪山生產大隊。1983年區鄉體制改革駐地遷至大地改名香坪山鄉。1987年改名香坪山行政村。2000年7月,改革村級體制實行村民自治改名香坪山村民委員會,地名沿用至今。香坪山村……。 |
原名戈木村委民委員會。2020年9月,以本村曾于1955年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對轄區內的東升農民合作社進行批示“一個混亂的合作社整頓好了”的“西疇精神”歷史和旭日東升之意,將“戈木村民委員會”更名為“東升村民委員會”。1932年11月5日,云南省政府民政廳核準西疇政區為5區、3鎮、50鄉時,于今轄區內岔河設鄉,名岔河鄉。1952年設西灑、蚌谷、興街、董馬4個區70個鄉時,改名戈木鄉。1958年改名戈……。 |
“八”指嘴;“布”(播)指山,意為山口。因當地村子位于山口,故而地名。原設于南清。1954年建鄉。1958年設管理區。1961年改為大隊。1962年改為小公社。1971年又改為大隊。1983年改為鄉。1986年6月搬遷至八布建村,改稱八布鄉(小鄉)。1988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4月村改委后稱為八布村民委員會。八布村……。 |
“天”為坪,“!睘榭嘀瘢蝰v地位于多苦竹的山間小地坪上,故名。2000年2月由天保辦事處更名為天保村民委員會,名稱沿用至今。天保村……。 |
1949年前屬蓮花鄉。1950年屬董堡行政村。1958年為董堡公社牡露管理區。1961年改為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歸蓮峰區管轄。1970年重歸董堡公社、為大隊。1984年為董堡區牡露鄉。1988年改為行政村。2000年6月改為牡露村委會,沿用至今。牡露村……。 |
那耶一村……。 |
傣語地名!罢睘槌,“碗”為太陽,“整碗”意為太陽能照到的地方,故而得名。駐地整碗,故名。整碗村民委員會1950年為整碗鄉屬南屏區,1957年撤區并鄉后屬南屏鄉,1958年為東風公社整碗管理區屬普洱縣東風公社,1961年為木乃河公社屬南屏區,1969年改為整碗大隊屬南屏公社,1984年體改為整碗鄉屬南屏區,1988年改為整碗行政村屬南屏鄉,1997年改為整碗辦事處屬南屏鎮,2000年改為整碗村民……。 |
1957年前屬碧安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劃入益智人民公社,稱為石寨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撤社設區,改名為石寨鄉;1988年撤區設鄉,改稱石寨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石寨村民委員會至今。石寨村……。 |
因村委會駐地位于威遠江東邊,故而得名江東。1950年建政時取名江東,1958年建立大隊,1962年改為公社,1969年恢復為大隊,1984年設江東鄉。1988年建立江東行政村,2000年村改委,更名為江東村民委員會至今。江東村……。 |
傣語地名,“南”即水,“康”即紫膠,“南康”即紫膠河。因村委會駐地在上南康,故名。解放前屬勐統鄉第五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勐大區第五行政村,1952年為南康鄉,1958年冬為南康管理區,1962年改為南康公社,1968年改為南康大隊,1984年春改為南康鄉,1988年3月改為南康行政村,2000年12月村改委改為南康村民委員會,2001年12月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銷原勐大鄉,設立勐……。 |
傣語地名!傲捡R”傣語意為亮起來;良馬河意為天先亮起來的河流。1958年設大隊,1961年改鄉,1969年改大隊,1984年改鄉,1987年改村,2000年改村民委員會。良馬河村……。 |
哈尼語地名!奥濉敝阁;“灑”指歇息;“洛灑”意為箐邊歇息的地方。1961年從聯合分設鄉,1969年改大隊,1984年改鄉,1987年改村,為鄉上派出機構;2000年村改委時,改設村民委員會。洛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