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安徽省森林城市考核驗收辦法》《安徽省森林城鎮考核驗收辦法》《安徽省森林村莊申報命名和考核驗收辦法》等規定,經核查驗收,并經公示無異議,決定命名懷遠縣等4個縣(區)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城市、肥東縣張集鄉等58個鄉鎮(街道)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鎮、肥東縣陳集鎮大魏社區等639個行政村(社區)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 |
迎水村位于義井鄉東南部,與下塘鎮交界。有14個村民組。共606戶,1963人,耕地面積2624畝。迎水村灌溉水源主要來自獨龍背水庫,該水庫積水面積5km2,總庫容296萬m3。迎水村自2009年起實行產業結構調整,大莊、中隊、南圩機播示范點300畝。種植業的調整取得初步成功后,我村又開始嘗試發展養殖業。村民夏澤富通過林場養雞取得成功,目前擁有土雞1300只。……。 |
有一個祠堂,高姓始建,故得名。明朝時期,所轄程善鄉李節里;清朝道光年間所轄西南鄉李家集保;1949年元月為定遠縣大李鄉高祠;1955年為定遠縣杜集鄉高祠;1958年成立定遠縣杜集公社,高祠大隊屬之;1961年改為定遠縣杜集區,劃出隆興公社,高祠大隊屬之;1965年境域劃屬長豐縣;1968年隆興公社并入“三忠”公社,高祠大隊屬之;1973年隆興公社劃出,高祠大隊,屬之;1976年為長豐縣朱巷區隆興公……。 |
因“迎新”意為迎接新的未來,又因村委會駐地于此,故得名。1958年成立定遠縣荒沛公社,東楊支部、灣塘支部、巴張支部、大木橋支部屬之;1965年境域劃屬長豐縣,東楊、巴張兩支部成立巴張大隊;大單圩、單北莊成立迎新村;1968年荒沛公社劃入“三忠”公社,巴張大隊屬之;1970年4月復置荒沛公社,巴張大隊屬之,同年迎新村改單圩大隊;1983年4月沛河公社改沛河鄉,巴張村、單圩村屬之;2002年巴張村、單……。 |
宋樓村位于楊廟鎮域的西南邊,由水泥路經過豸鋪、谷大郢接上206國道,是村域主要到了,交通方便,地處位置好,北與棗林鋪村接壤,西與壽縣搭界,東接谷大郢,南抵吳山鎮,全村總人口1710人,420戶。宋樓行政村總占地4355畝,其中建設用地包含370畝居住及公建用地面積,3362畝耕地面積。全村耕地面積較大,以經營種322457人外出務工。宋樓村主導產業為農業,以優質水稻為主的農業。主要糧食作為為水稻,……。 |
長崗村簡介 長崗村位于水湖鎮西南部,距縣城3公里,南與李拐村交界,東臨阮巷村,西鄰金瓦村。全村現有人口2700人,耕地面積3773畝,轄西沖、李集、許巷、東趙圩、后趙圩、廟后、圩塘、長崗八個個自然村莊,16個村民組,設立黨支部1個,現有村干部4人,其中務工干部1人。近年來,長崗村大力實施產業結構調整,主要以種植業為主,水稻面積1800畝,草莓、蔬菜面積逐年增加,草莓面積達到1200畝,2010年人……。 |
安費塘概況 下塘鎮安費塘位于鎮政府東北方距下塘集鎮10公里,是原費塘村和安塘村合并而成。現有人口2800人,耕地面積4717.8畝,全村19個村民組分別是:聯合組、李東組、李西組、費戶組、花東組、花西組、旱墻組,東塘組、塘西組,南陳組、東劉東、東劉南組、 西劉東組、西劉南組、顧前組,顧后組、陳崗組、新隊組,葛戶組。 東與造甲鄉宋崗村 相連、西與本萬崗村相連。北與朱巷鎮七里村相連,南與本鎮上楊村相……。 |
柿樹村位于廬江縣柯坦鎮東南部,東與泥河鎮毗鄰,南與樂橋鎮相鄰,北與城關鎮接壤,總面積992.47公頃,總人口 3898人,40個村民組,組長40名,50名村民代表,黨總支部下設3個黨支部,9個黨小組,黨員96名, 我村交通便捷,資源豐富,楊小公路穿村而過,去廬城只需15分鐘時間,村內環境優美,全村人民勤勞樸實,民風純正,熱情好客,有千年古剎“萬山之母”小昆侖之稱的升山頂棲禪寺,山青水秀,鳥語花香,……。 |
鐘山社區坐落于鐘山鐵礦、廬江礬礦之間,地形成東高西低之勢,東部為鐘子山脈,山嵐疊嶂,溝壑相間,西部為低坦丘陵地帶。鐘山社區為礬山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裴桂公路穿境而過,社區地域面積15平方公里,山場面積9500余畝,耕地2100余畝,共有2個居民小組、2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458人,社區黨總支現有黨員135人,其中女性黨員29人,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11個黨小組。 近年來,社區兩委堅持“團結進取……。 |
永橋村位于萬山鎮東部,東鄰廬城鎮、北接石頭、金牛兩鎮、西邊是閘山村、南邊是程橋村,全村現有53個村民組,總人口4986人,總耕地面積7232畝,水面1500畝,屬純畈區,以盛產水稻為主,年產糧食1200萬斤,是萬山鎮魚米之鄉。通過兩輪并村后,永橋村黨總支黨員數達132人(新崗支部47人、永橋支部45人、南橋支部40人),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23個黨小組。目前,村有固定干部7名,5名男同志,2名女同……。 |
元末明初,由馬姓和何姓兩大家族共同在湖灘上興筑此圩,得名“馬何圩”。因“何”“河”同音,便演變成“馬河圩”,簡稱“馬河”。故得名馬河村村民委員會。民國時期為保甲制;1961年設南河、夾河、永熟大隊,隸屬南閘大隊;1982年8月,南河大隊更名為河北大隊;1984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改設河北、夾河、永熟三村,屬南閘鄉;1992年2月撤南閘鄉成立同大鄉,2002年9月同大鄉改鎮,河北、夾河、永熟三村屬……。 |
新生村共15個村民小組,1179戶4245人,計稅面積3331畝,水面面積514畝,可養面積329畝。著名的母子陵就座落我村。弱母子陵又稱母子陵或母子墳.位于安徽樅陽縣錢橋鎮與安徽廬江縣羅河鎮交界點,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石碑萬余塊,別具一格,游人絡繹不絕。 母子陵歷史久遠,子孝母愛,荒年饑饉,餓死于荒郊.數百年后崛地時,發現當年的母子依然相擁地下,面目紅潤,有血色,而未見任何-跡象,村民以為……。 |
十聯村于2005年由原旗桿、文質、竹山三村合并而成,位于白山鎮西南端,東鄰盛橋鎮許橋村,南接代橋社區,西臨同大常豐村,北靠白山社區。現有戶籍人5868人,1402戶,28個村民組;有耕地6012畝,林地120畝。2011年收入約6470元。近年來,村兩委一班人緊緊圍繞抓黨建,促發展;抓制度,促規范;抓服務,促穩定;抓創新,促提高上下工夫,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全村各項事業取得長足進……。 |
八里村位于泥河鎮西南部,丘陵地形,村部平房8間,距鎮2.5公里。全村總人口近8000人,62個自然村莊,79個村民組,設黨總支部一個,分為張莊、雙塘、李莊三個支部,共有黨員178名。選舉產生行政村“兩委”班子8名干部。現有耕地面積5871畝,主要種植雙季稻,林地面積5800余畝,原載外松、馬尾松,現林地改造1500畝,種植苗木花卉近400畝。境內有和黃高速、和銅路、廬樅路,由北向南貫串全村,村組道……。 |
福興村位于龍橋鎮東面,東與黃屯社區,南與安定村,西與龍橋村、馬山村、礬山鎮古塘村,北與新建村相鄰。村內總面積5.6平方公里。總人口3517人,915戶,38個村民小組。耕地3368畝。其中水田1933.28畝,山場面積3609畝。總支黨員76名。下設3個黨支部,9個黨小組長。村內有山有圩,屬丘陵地帶,有黃屯小集鎮。龍橋鐵礦、洪鑫源礦業、黃屯硫鐵礦等著名礦山企業坐落其中,龍橋工業園更是省級開發園區。……。 |
白湖社區地處白湖鎮中部,東與梅山村相鄰,西與白湖村、孫咀村相鄰,南與金灣社區相鄰,北與白湖監獄管理分局唇齒相依。軍二路貫通東西,白湖港運轉南北,交通方便。白湖社區轄區面積11.9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18畝,常住人口20320人,其中農業人口5770人;低保戶148人,五保戶22人,總戶數5803戶,36個網格,省直單位4個,縣直、鎮直單位11個,學校3所,幼兒園4所,金融機構3個,衛生機構4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