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撤銷西外鄉和南興鎮,設立三星堆鎮,以原西外鄉和原南興鎮所屬行政區域為三星堆鎮的行政區域,三星堆鎮人民政府駐興華東街253號。境內的三星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4A級景區,古蜀文化發源地,是四川省三大旅游品牌及五大精品旅游區之一;境內有建于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民國年間維修的德陽市文物保護單位——火神廟,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的廣漢市文物保護單位——仁圣宮,……。 |
方亭街道辦事處是位居四川省“十強縣(市)”前列的什邡市市府所在地,是什邡市的市區部分,地處物華天寶的川西平原西北部(北緯37°1′,東經134°10′),有川西明珠之稱。方亭南距省城成都50公里,東距德陽市2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9平方公里,轄區內有省市級單位63個,1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42個居民小組,總人口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0.25萬人。方亭基礎設施條件優越,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境內商賈云集、……。 |
雍城街道位于什邡市城區北,東北與禾豐鎮接壤,東南與回瀾鎮為鄰,西南與元石鎮連界,北與雙盛鎮、馬祖鎮相連。境內為平原,地勢平坦,起伏較小,東北部偏高,東南部較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510~540米。屬亞熱帶濕潤季區中的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足,無霜期長,日照偏少。春季回暖早,解凍快;夏季無酷暑,多雷雨;秋季降溫快,有綿雨;冬季無嚴寒,少雨雪。多年平均氣溫15.9℃。屬岷江支流……。 |
廣濟鎮隸屬與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位于綿竹市西南方,距城區17公里。東與玉泉鎮接壤,南靠石亭江與什邡市洛水鎮隔河相望,西至二郎廟與金花鎮相鄰,北至土門鎮,屬沿山沿河鎮鄉。全鎮幅員面積28.1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19000余畝,成片河灘地3000余畝,轄6個行政村,106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總人口2.3萬人。共19個黨支部,681名黨員。 廣濟鎮堅持工業強鎮理念,截止2017年底,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
綿竹市轄鎮。舊為東附郭和北附郭,1935年合并建東北鄉,1958年與西南鄉合并成立紅旗公社,東北鄉為一社,1961年改東北公社,1984年復東北鄉,1993年建鎮。位于市境東郊,面積30.3平方公里,人口2.3萬。德(陽)天(池)鐵路和成(都)青(川)公路在境內交會,綿(竹)漢(旺)公路橫穿西側。轄谷王、廣和、東平、河興、天齊、竹林、赤兔、天河、蔚泉、月亮、茂泉、玉馬、雙勝、觀明、聯合15個村委會……。 |
永興鎮位于中江縣中南部,東連民主鄉、白果鄉,南鄰金堂縣隆盛鎮、轉龍鎮,西靠石筍鄉、金堂縣金龍鎮,北至太平鄉、雙龍鎮。距中江縣城45公里,距金堂縣城60公里,成都80公里。 永興鎮地處川西丘陵地區,屬窄谷中丘,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全鎮平均海拔408米。鎮內土壤以紫色土、水稻土和黃沙土為主。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7.1℃,無霜期年平均28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13.3小……。 |
廣福鎮位于中江縣南端,距縣城約40公里,屬丘陵地區。全鎮幅員面積70平方公里,轄廣福、馬安、長勝三個辦事處,有26個村,278個社,總人口43000余人,其中:農業人口近40000人,非農業人口3000余人。二級水泥路——羅桂公路貫通全境,距達成鐵路倉山站1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廣福以境內盛產甘蔗和具有眾多名勝古跡而聞名于世。 廣福甘蔗是經過一百多年的種植篩選培育而成的,畝產4——5噸,株高約2……。 |
中江縣會龍鎮位于中江縣城南面55公里處,幅員面積46.7平方公里,轄17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27643人,耕地面積24856畝,人均耕地0.9畝,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60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56.26元。會龍鎮屬于淺丘地區,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交通便捷,基礎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羅桂路貫穿全鎮,成達鐵路在會龍設有兩個站點,距成南高速倉山入口外10公里,直達成都、遂寧、大英交通非常便……。 |
玉興鎮位于中江縣城南12公里,有耕地面積29428畝(其中田12077畝,土12850畝);轄16個行政村,213個村民小組,9491戶,31837人。一九九九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9501.76萬元,財政收入2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85。食用菌生產是玉興鎮的地方特色產品,鎮黨委、政府根據當地作物稿桿多,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有利于食用菌繁殖生長的特點,從83年開始動員,組織農戶生產木耳,到一九……。 |
悅來鎮位于中江縣東南部,距縣城17公里幅員39。2平方公里,耕地2。25萬畝,總人口2。5萬人,轄18個行政村,189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全鎮主要是農業,蠶桑,生豬是多種生產的龍頭產業,在不斷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中,稻田栽藕養魚,丹參,白芍等中藥材,蔬菜隊及小家禽畜在整個多種經濟中所占比例不斷提高。工商業有了長足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公路四通八達,悅來路,悅(來)玉(興)路,悅(來)西(平)路初……。 |
綿陽市涪城區轄鄉。1951年置民政鄉,1958年改城郊公社,1983年置城郊鄉。位于區境東部,面積88.2平方公里,人口4萬。轄雙碑、沿江、三里、南河、平政、高水、圣水、新廟、元通、八角、西園、牌坊、上馬、白土、凝祥、菩堤、戈家、新觀、大包梁、鼓樓、金家、僰口22個村委會和花園居委會。鄉鎮企業有鄉辦企業21家,村辦企業283家,形成建材、食品加工、汽車及配件制造等門類。1994年省委、省政府授予發……。 |
小枧鎮位于綿陽城區東南部,轄區背山面水、湖光山色,“半城青山半城湖”的宜居美景得天獨厚、引人入勝,是綿陽城市南拓的重要板塊。全域90.7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10個社區,156個村(居)民小組,常住人口10余萬人。區位優勢明顯。綿鹽一級公路、綿遂高速、省道205線縱貫全境,綿陽城區一環路、二環路環抱轄區,距市中心車程20分鐘,距南郊機場車程15分鐘,距火車站車程20分鐘。產業發展興旺。圍繞“航空……。 |
楓順鄉位于江油市最北端,距市區118公里,是江油市最遠的山區鄉鎮。共有人口2408戶,7121人,2020年人均純收入17528元。轄區面積199平方千米,林地面積297281.25畝,耕地面積5357畝。楓順鄉東接雁門鎮,南連厚壩鎮,西與平武縣南壩鎮接壤,北與青川縣馬公鄉連界。轄區內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優美,生態品質良好,年平均氣溫15℃,森林覆蓋率80%以上,是宜居宜游宜養的“生態福地”和“……。 |
觀橋鎮位于三臺縣城南34公里,因古驛站觀音橋九柱無梁房而得名。全鎮幅員面積97.23平方公里,場鎮面積2.5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場鎮居委會2個。土地面積7229公頃,耕地3280公頃,森林面積2150.11公頃。2019年全鎮總人口41276人,14147戶,其中農業人口38940人。場鎮面積2平方公里,場鎮常駐人口1.8萬人,街道14條。東連景福鎮,西接中江縣,南接郪江鎮,北鄰新生鎮、魯班……。 |
金石鎮位于三臺縣西北部,距離縣城38公里,地處兩市三縣交界地帶,由原金石鎮、原黎曙鎮合并而成,現幅員面積88.38平方公里,總人口4.7萬余人。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后,31個村(社區)調整至14個,減幅54.8%;294個村(居)民小組調整至137個,減幅53.4%。截止目前,現有1個便民服務中心,1個便民服務分中心,14個村(社區)便民服務室。……。 |
忠孝鄉位于三臺縣東北角,三臺鹽亭交界處,距縣城52公里,幅員面積43.7平方公里,場鎮面積1平方公里。全鄉轄10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9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495人。綿(陽)鹽(亭)公路過境。轄河江、千佛、東坪、四通、五愛、龐巖、石鼓、建新、大田、大埡10個村委會和忠孝場居委會,境內有膨潤土、鹽鹵。農業主產水稻、玉米、棉花、小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