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鳳鎮位處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南端,西臨風光旖旎的石臼湖,北依景色優美的鳳棲山,南與高淳縣接壤,傳說美麗的鳳凰因仰羨臼湖美景,而落腳棲山,鎮由此得名。和鳳鎮域面積97.02平方公里,人口5.3萬,轄11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全鎮現有耕地4.87萬畝,年產糧食3.6萬噸以上。和鳳鎮為典型的半山半圩地形,屬低山丘陵地區,境內有水面3萬多畝,山坡地2萬多畝,山水資源十分豐富。和鳳鎮依山臨水而生,風棲山蒼翠……。 |
和橋是宜興市四大鎮之一,有1500多年歷史,自古以來就是“千葉小舟云集,八方商賈過往”的重要商埠碼頭,是市域北部地區經濟、文化、商貿、信息中心。全鎮面積105.10平方公里,有30個行政村、2個漁場、6個社區居委、800多個企事業單位,總人口近7萬人。這里四季分明,物產豐富,百業興旺,人杰地靈,素有江南“小無錫”的美譽和“教授之鄉”之稱。2003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5.27億元,工業應稅銷售2……。 |
徐霞客鎮(XūxiákèZhèn)位于江蘇省江陰市南部,面積110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積700公頃,戶籍人口10.725萬,鎮人民0駐地在璜塘金鳳中路67號,在市0駐地向南24千米處。東接祝塘鎮、周莊鎮,南鄰無錫市惠山區堰橋鎮,西至青陽鎮、月城鎮,北靠澄江鎮、云亭鎮。轄北渚村、馬鎮村、湖塘村、紅星村、上東村、璜東村、陽莊村、金鳳村、璜塘村、方園村、新須毛村、皋岸村、峭岐村、黎明村、南苑村、東宏村、……。 |
官山鎮地處睢寧縣南部,有睢寧縣南大門之稱,與安徽省泗縣接壤,地理環境優越,境內河道密集,104國道縱貫南北,睢靈公路橫穿東西,區位優勢明顯。距睢寧縣城、徐速寧高速公路15公里,東臨歐亞大陸橋堡連云港10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下轄24個行政村,總人口8萬余人,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官山鎮地處溫帶濕潤半濕潤區,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尤其適合農作物生長,1958年-總理親自頒發獎狀,授予官山鎮“……。 |
邳州市轄鎮。1953年屬十一區,1957年建八路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2年建鎮。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區14公里。面積67.5平方公里,人口4.4萬。邳睢、土八、議新公路從境內縱橫穿過,房亭河、房南河、利民河、混泥溝縱橫交匯。徐洪河斜貫西北、東南。轄八路、南趙、李巷、山北、唐山、侯營、劉集、招賢、祠堂、撥補營、臨河、十里店、院墻、楊莊、仲灘、高灘、鐘莊、張圩、張灣、曹園、香埠……。 |
一、基本情況 邵店鎮位于蘇北平原北端的新沂、沭陽、宿豫三市縣交界處,面隔新沂河與宿豫縣侍領鎮相望,東和沭陽縣顏集鎮為鄰,西、北分別與新店鎮、王莊鎮、時集鎮接壤,東西寬約8.5公里,南北長約7.5公里,鎮域面積58平方公里,全鎮共有14個行政村,113個村民小組,72個自然村莊,近4萬口人。該鎮農林牧副漁業發展迅速,形成“2萬畝板栗、1萬畝花卉、1萬畝蠶桑、1萬畝蔬菜”的“2111”種植結構新格局……。 |
沛縣轄鎮。1953年屬銅山縣余莊鄉,1955年劃歸沛縣,1957年建魏廟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1991年建魏廟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3公里。面積57平方公里,人口5.3萬。沛五公路從鎮中穿過,東瀕微山湖,京杭運河、順堤河、西崗河縱橫境內。轄王范莊、毛寨、小樓、馮集、韓營、張洼、陳洼、蔣橋、胡堡、河涯、魏廟、佟場、張慎莊、斗虎店、房村、梅莊、雙河、孫莊、楊河19個村委會。農業以……。 |
埭頭鎮位于溧陽市區東北郊,北依長蕩湖,南枕蕪太運河,239、241省道和常溧高速、寧杭高鐵連接線貫穿境內,溧陽(北)道口落戶鎮區,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鎮域總面積43.7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戶籍人口2.65萬,集鎮建成區面積5.2平方公里。工業:現有工業企業37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多家,億元企業18家,外資企業20多家,業已形成食品、輕紡、新材料、冶金、建材、機電等產業體系,……。 |
昆山市轄鎮。1949年為楊湘鄉,1954年改鎮,1956年改鄉,1958年更名淀東公社,1983年改鄉,1988年改鎮,1993年更名淀山湖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區23公里。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2.7萬。有多條公路通達,主航道有淀山湖、千燈浦、陸泥浦、道褐浦等。轄金湖、淀金、淀山湖、復月、復光、復新、復利、復明、永義、永安、永生、永益、永勤、沈灣、紅亮、東梅、榭麓、新和、上洪、馬安、錢沙、雙橋……。 |
臨湖鎮,地處蘇州城西南,因東、西兩側瀕臨太湖而得名,擁有23公里湖岸線,南鄰東山鎮,北接胥口鎮,區域面積55.6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4.4萬,外來人口5.4萬人。臨湖生態條件獨特、人居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江蘇省衛生鎮等稱號,是投資置業、休閑居住的理想之地。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8億元,年末鎮村集體總……。 |
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座落在蘇州市西北,太湖之濱,界臨蘇州和無錫兩大高新技術產業區之間。鎮域面積37.6平方公里,5萬人口,是一座具有近二千年歷史的古鎮。望亭鎮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312國道、滬寧高速公路、京杭大運河、滬寧鐵路、蘇州環城高速公路、望蠡路等穿鎮而過。望亭鎮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環境、高標準的基礎設施、完善的服務體系、良好的治安環境、淳樸的人文環境、優惠的投……。 |
如東縣轄鄉。1940年建惕安鄉,1958年更名孫窯公社,1962年更名曹埠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6公里。面積29.6平方公里,人口1.7萬。通掘公路過境,窯望港、旺勝河橫穿鄉境。轄江園、長三節、鮑墩、埠南、岸角、二總、跨岸、六總橋、埠北、鹽灶、古岸11個村委會。以農、副業為主。企業以化工、建材、服裝為主。盛產大米、棉花。.曹埠鎮擁有水稻面積6.9萬畝,優良食味水稻種植面積5……。 |
墩頭鎮位于海安縣西北部里下河地區,鎮域面積78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人口5.4萬人,是歷史悠久的里下河水鄉名鎮。墩頭鎮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水質優良無污染,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墩頭鎮是海安縣優質大米生產基地,“海安縣水稻生產科技園區”。6萬畝水稻已被省、市確認為“無公害稻米生產基地”,“蘇捷”大米已取得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并獲第二屆南通市...... 墩頭工業經過長期運作,特別是近幾年……。 |
如東縣轄鄉。1958年成立達富公社,1959年更名袁莊公社,1965年改名南澪公社,1981年復名袁莊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50公里。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3萬。新建、紅星二河貫穿南北,雙沿公路過境。轄大袁莊、時橋、趙家窯、薛橋、蔡莊、智禮、陸家凌、地藏殿、鐵果門、高莊、魏莊、羅碾頭、孫莊、曹樓、界東、東康莊、施莊、駱家環、草場頭、小袁莊、十灶園、海河灘22個村委會。農業以種……。 |
李集鎮位于灌南縣城西,淮連高速公路穿鄉而過。全鄉總面積87.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5800畝,轄21個行政村,總人口6.58萬人。2004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9447萬元,增長5.48%。實現財政收入5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59元。全鄉擁有活立木120萬株,成片林8000畝,樹木總量達20萬立方米,建成華展木業、眾星木業、南方木業等木材加工企業28家,從事木材加工、采伐、運輸、營銷人員達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