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鎮是昆山市(全國百強縣榜首)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中心,她既是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江南名鎮,又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水鄉古鎮,還是一個以發達的外向型經濟與民營經濟著稱的現代化工商業重鎮。全鎮區域面積118平方公里,人口17.3萬人,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49個社區居委會、22個行政村,是2006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千強鎮評比第一名、全國群眾體育運動先進鄉鎮、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 |
張家港經開區成立于1993年,位于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張家港的主城區,2011年升格為國家級經開區。區域面積為153平方公里,總人口58.6萬,其中戶籍人口29萬;下轄4個城區街道、5個城郊辦事處,管理53個社區、22個行政村。獲評“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20多項“國字號”榮譽。一、綜合實力加速攀升累計批辦外資企業490家,其中世界500強和國際行業龍頭投資企業……。 |
張家港保稅區于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是全國第一家內河港型保稅區,也是張家港第一家國家級開發區。轄區面積152平方公里,含3個街道、44個行政村、社區(村26個、社區18個),常住人口33萬。多年來,保稅區知責擔責、知重負重,堅持以經濟大鎮、龍頭板塊的發展定位來自我鞭策、激勵擔當,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以下特點:經濟運行貢獻度持續提升。經濟運行始終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2023年完成一般……。 |
盛澤鎮位于江蘇省最南端,地處太湖流域,這里沃野平展、湖蕩密布、氣候溫暖、雨量充分,宜稻麥、宜蠶桑,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都。全鎮面積118平方公里,其中鎮建成區面積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萬人,其中在冊人口10.7萬人,外來經商、務工人員約7萬人。 盛澤鎮是吳江市的經濟重鎮,尤其是工業經濟在全市占較大份額。盛澤鎮是吳江市的經濟重鎮,尤其是工業經濟在全市占較大份額。盛澤是著名的“絲綢之鄉”,絲綢……。 |
同里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始建于宋代,截至2015年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水鄉文化古鎮。同里鎮位于蘇州市吳江區,距蘇州市市區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 。同里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49座橋連接,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古鎮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1982年成為江蘇省最早也是唯一將全鎮作為文物保護單位……。 |
昆山市轄鎮。1949年為花溪鄉,1956年更名花橋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86年改鎮。位于市境東部,距市區15公里。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3.2萬。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過境,主航道吳淞江、雞鳴、瓦浦河、徐公河縱橫境內。轄上岸、祁巷、東涇、陸巷、陶家、薛家、趙家、聚楊、周涇、石頭、三巷、利生、順揚、古巷、曹村涇、新胡、新廟、建福、蓬善、鮑涇、星浜、珠翠、蘆浦、姚南、……。 |
湖塘鎮是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政府駐地,是武進區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全鎮面積84平方公里,轄陽湖、馬杭、鳴凰三個街道辦事處,37個行政村和17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0萬人,其中常駐人口12.8萬人,是江蘇省“百強鄉鎮”之一,并兩次獲“中國鄉鎮之星”的殊榮,2002年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織造名鎮”。湖塘自古即以“紡織之鄉”、“菊花之鄉”和“江南工商重鎮”而聞名,現已形成一、二、三產業協調發……。 |
冶金工業園(錦豐鎮)位于張家港市北部,區劃面積114.32平方千米,轄2個辦事處、23個行政村、1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17萬,其中戶籍人口11.48萬。蟬聯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全國文明鎮”,獲評江蘇省鄉村振興先進集體、蘇州市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地區、蘇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示范鎮。園鎮現有工業企業超1800家,世界500強企業3家、規上企業153家、銷售超5000萬元企業74家、省跨國公……。 |
周市鎮地處昆山東北部,與太倉市、常熟市接壤,由原周市、新鎮和陸楊三鎮合并而成,是昆山市委、市0規劃的城市北部片區中心。全鎮區域面積81.56平方公里,本地常住人口 4.3萬人,外來人口6萬人。轄新鎮、陸楊2個街道辦事處,12個社區居委會和15個行政村,共有112個居民小組和382個村民小組。先后被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江蘇省文明鎮”和“蘇州市招商引資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周市鎮交通發達,區位……。 |
黎里鎮位于吳江縣城東南30公里處,是一座保存較好的典型江南古鎮。鎮為一河兩街,兩岸保存下來的大多是明清建筑的二層樓房,鋪面店堂毗連相接。古鎮又一特色是它長長的駁岸,全部用介稽石壘筑而成。幾百年過去了,仍是那么齊整堅實。駁岸邊嵌著300多根石欄,其中精致的象鼻石欄如金石家手下的印章,方寸之間而趣味無窮,既是系船的極好設施,又是珍貴的藝術佳品。黎里還是著名愛國民主人士、詩人柳亞子的家鄉,其故居現為柳亞……。 |
張浦鎮位于上海、蘇州、昆山之間的黃金三角地帶,是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重要城鎮之一。張浦鎮行政區域116.27平方公里,下轄1個工商管理區、2個街道辦事處、5個社區居委會、1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6.6萬,外來人口近7萬。這里產業特色明顯,環境優雅。橫貫鎮域東西的機場路,把現代工業與生態農業自然分割,更顯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以機場路為分界線形成了“南園北城”的城鎮風格。以“回歸大自然”為主題的丹桂苑……。 |
江陰市轄鎮。宋、元時為當地棉花市集,曾稱花市。1949年為華墅鎮,1957年建華墅鄉,1958年改公社,1962年復改華墅鎮,1965年更名華士鎮,1984年改鄉,1985年復設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江陰市城區25公里、無錫市區46公里。面積46平方公里,人口5.8萬。澄鹿公路橫貫鎮區東西,接華陸公路、華西公路,秦清河東西流經鎮中部。轄華西、向陽、華士、華明、前進、華中、華南、華新、勤豐、華東、儉……。 |
昆山市轄鎮。1949年為巴城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86年改鎮。位于市境西北部,距市區11.3公里。面積53.7平方公里,人口2.3萬。有公路通市區,陽澄湖、巴城湖、鰻鯉湖、傀儡湖、雉成湖環抱全鎮,張家港、楊林塘、清水港、新開河、茆沙塘等航道縱橫鎮境。轄北潭、楊北、東河、三浜、溝巷、和平、黃泥、雉城、雉浜、楊木、枉金、宋家、聯豐、勤豐、毛涇、加緊、塘北、龍興、新鳳、共幸、洲江、……。 |
千燈舊稱千墩。據清陳元模著《淞南志》載,昆山縣東南36里, 川鄉有水曰千墩浦,蓋淞江自吳門東下至此,江之南北凡有墩及千,故名千墩。清宣統二年(1910年),易名茜墩,其來歷傳說有二:一謂文人雅稱;一謂因墩上長滿茜草之故。1966年4月,經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批準,改名千燈迄今。千燈位于長江三角洲,隸屬江蘇省昆山市,面積84平方公里,人口13萬,其中本地人口5萬,外來人口8萬。她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東……。 |
木瀆鎮地處太湖之濱,靈巖、天平山麓,是一個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中國園林古鎮,吳文化底蘊深厚,名山風光秀麗。全鎮面積62.2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8.6萬,外來人口超20萬,歷來是吳中重鎮,素有石雕之鄉、書法之鄉、園林之鄉之稱,享有“吳中第一鎮”的美譽,并先后被評為“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全國創建文明鎮工作先進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億萬農民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