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
商洛市商南縣位于陜西東南部。位于東經110°54′,北緯33°32′。總面積2307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編:726300。行政區劃代碼:611023。區號:0914。拼音:ShangnanXian。商南縣資源豐富。盛產花生、茶葉、芝麻、油桐、板栗、生漆、核桃等農林特產,是我國油桐、生漆基地縣之一。森林覆蓋率62.4%,有各類植物1696種,野生動物278種……。 |
寧陜縣地處秦嶺中段南麓,屬北亞熱帶濕潤型氣候,是我國南北氣候的過渡帶,長江、黃河水系的分水嶺。是省會西安市南枕的綠色屏障,安康市的北大門,距西安最近距離僅72公里,是關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東接柞水、鎮安,南連石泉、漢陰、安康,西鄰佛坪,北靠長安、周至、戶縣。自清朝設“寧陜廳”,取其“安寧陜西”之意。地域南北長130公里,東西寬110公里,總面積3678平方公里。在國土面積中,山地占96.41%,……。 |
華陰市,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西岳華山所在地,是陜西關中平原東部一座久負盛名的風景型旅游城市。市域總面積676平方公里,轄4鎮2辦114個行政村、15個社區,城鎮化率56.4%。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地處-豫三省結合地帶,東接潼關,西連華州,南依秦嶺,北臨渭河,自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經之地。隴海鐵路、鄭西高鐵、連霍高速、310國道橫貫東西,南同蒲鐵路、242國道、沿黃……。 |
佛坪縣地處中國自然地理之南北分界線的秦嶺南麓,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東北部,東接安康市寧陜縣、石泉縣,北臨西安市周至縣和寶雞市太白縣,西南連洋縣,距漢中150公里、西安200公里。古有儻駱、子午道,今有108國道和西漢高速公路穿越縣境。全縣人口3.5萬,總面積1279平方公里。佛坪是“大熊貓的故鄉”和“中國山茱萸之鄉”。佛坪縣轄2個鎮、7個鄉:袁家莊鎮、陳家壩鎮、長角壩鄉、西岔河鄉、十畝地鄉、大河壩鄉……。 |
南鄭區位于陜西省漢中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06°30ˊ--107°22ˊ,北緯32°24ˊ--33°7ˊ之間。縣域南部與四川省通江縣、旺倉縣接壤,邊界長度分別為48.7公里、94.2公里、15.8公里;西與陜西省寧強縣、勉縣為鄰,邊界長度分別為37公里、83公里;東與城固縣、西鄉縣毗連,邊界長度分別為79.3公里和39公里;北與漢中市漢臺區隔江想望,邊界長度為40公里,縣界總長度圍437公里。縣境東……。 |
旬陽地處陜西省東南部,秦巴山區東段,漢江橫貫其中。縣城位于漢江、旬河交匯處,曲水環流,狀若太極,被譽為“中華天然太極城”。全縣總面積3541平方公里,轄21個鎮309個村(居、社區),戶籍人口44.7萬人,是革命老區縣,全國文明村鎮建設示范縣,全國文化文物工作先進縣,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先進縣,全省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縣、生態示范區和全省教育強縣、雙擁模范縣、治安模范縣、衛……。 |
縣人民0駐橋山鎮,郵編:727300。行政區劃代碼:610632。區號:0911。位于中國陜西省中部偏北,洛河支流沮河流域。面積2288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10萬,漢族為主。西漢設翟道縣。東漢為楢縣地。后匈奴入據。東晉設中部縣。隋改內部縣。唐復置中部縣并設坊州。元廢州仍稱中部縣。1944年改設黃陵縣,因縣北橋山有黃帝陵而得名。農林為主,農產有小麥、玉米、黍、谷子、-、油菜等。森林主要樹種有油……。 |
修武縣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東部,北山南川,總面積611平方公里,人口27.4萬人,是千年古縣、旅游名縣、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國綠化模范先進縣、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中國“長壽之鄉”、全國康養50強縣、全國民宿產業發展示范單位、中國縣域美學策源地、全國美麗鄉村重點縣建設試點縣。“十三五”期間,修武縣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7%,第三產業增加值……。 |
安陽縣(示范區)位于安陽市區東部高鐵商務區,土地面積為528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人,轄轄白璧、高莊、崔家橋、韓陵、永和、呂村、辛村、瓦店、北郭9個鄉鎮,地勢平坦開闊.市委、市政府確定以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通用航空、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為安陽縣(示范區)的主導產業。近年來,安陽縣(示范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爭當五個示范、打造五個高地”的要求,努力在高端產業、城鄉統籌、城市發展、對外合……。 |
南召縣位于南陽盆地北緣、伏牛山腹地,總面積2946平方公里,全縣轄16個鄉鎮(含皇路店鎮,現由鴨河工區代管)、340個行政村、64萬人,是典型的深山縣、庫區重淹沒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河南省首批對外開放工作重點縣。南召歷史悠久。早在五六十萬年前,“南召猿人”便在境內繁衍生息。夏商時屬豫州,秦時為雉縣,唐時為向城縣,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縣名改為南召至今。1928年4月,中國共產黨就開始在……。 |
商城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大別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交界處,是老區、山區、庫區和國家級貧困縣,全縣總面積2130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處)、370個村(居),總人口80萬人。商城是歷史名城、文化厚重,秦屬九江郡,西漢置雩婁縣,隋名殷城縣,北宋改為商城縣,1932年更名赤城縣,1937年復名商城縣。從這里走出了清代宰相周祖培、河南大學第一任校長林伯襄等歷史文化名人,擁有花傘舞、火綾子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 |
欒川因傳說遠古時期鸞鳥群棲于此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部,東與嵩縣毗鄰,西與盧氏接壤,南與西峽抵足,北與洛寧摩肩,素有“洛陽后花園”和“洛陽南大門”的美譽。欒川縣總面積2477平方千米,素有“四河三山兩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現轄15個鄉鎮(重渡溝管委會)、213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35萬。欒川縣是國家衛生縣城、中國旅游強縣、國家生態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游示范縣、全國魅力新農……。 |
西峽,一個因發掘大量恐龍蛋化石群被譽為“二十世紀世界第九大奇跡”而聞名中外的“恐龍之鄉”,如今正成為八百里伏牛山腳下一顆璀璨的明珠。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西鄰陜西省,屬南陽市,南距湖北省十堰市鄖縣地境僅35公里。西峽縣面積3454平方千米,人口約42萬。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2°C,年降水量為830毫米,無霜期220天。目前西峽經濟已形成了以機械、醫藥、電子、建材、輕工、冶金等工……。 |
輝縣市是一座有3000多年歷史、集壯美太行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蘊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城,總面積2007平方公里,人口93萬,轄22個鄉(鎮)街道,540個行政村(含7個移民村)。1988年撤縣建市,是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書法之鄉、中華詩詞之鄉、共工故里,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國家級試點縣、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范縣,是全省旅游扶貧示范……。 |
淮陽區隸屬河南省周口市,位于豫東南,行政區劃面積1334.5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49.5萬人,轄8個鎮(城關回族鎮、新站鎮、魯臺鎮、四通鎮、臨蔡鎮、安嶺鎮、白樓鎮、劉振屯鎮)、9個鄉(豆門鄉、朱集鄉、馮塘鄉、大連鄉、葛店鄉、黃集鄉、齊老鄉、曹河鄉、鄭集鄉),2個場(農場、原種場),2個辦事處(柳湖街道辦事處、王店街道辦事處),共467個行政村,現有耕地140.9萬畝,是小麥、玉米的主產區,也是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