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 |
山下鮑村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南部大溪口鄉,是一個不起眼的歷史古村落,山下鮑原有幾戶鮑姓居住,故稱山下鮑。其建造于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5)。據山下鮑《雙溪涂氏宗譜》記載,清雍正年間,涂氏先祖涂國文從福建長汀來雙溪水下農村,與山下鮑梁姓女子相識并入贅為婿,先居水下弄村,后轉遷居山下鮑村,以種靛青等為業,繁衍成族。山下鮑村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南部大溪口鄉,是一個不起眼的歷史古村落,山下鮑……。 |
章灣村全村145戶,共415人,其中黨員29人。村里包含有兩個自然村,村內耕地面積159畝,山林面積1870畝,村內主要農作物有水稻、黃豆、柑橘、香菇等,其中香菇又是農民經濟的最主要來源,村民年人均收入4000元,今年新農村建設村內建起了公園以及活動場所,村內也進行了村莊整治,而且清泉工程正在建設村內總投入資金達一百多萬。相信章灣村會越來越好!。 |
2018年村規模調整時,由金川、皮子源、清湖三村各取一字組合成村名。2018年11月村規模調整批準金川、皮子源、清湖村3村合設金湖源村村民委員會,延續至今。原金川村在1950建立云華鄉金川行政村。1957年合作化時成立光華高級社。1958年公社化時屬云華管理區。1961年成立金村大隊。1982年3月因縣內重名更名金川大隊。1985年建立金川村村委會。2018年11月撤銷村委會。原皮子源村在解放初屬……。 |
武義縣柳城畬族鎮車門村共有9個自然村,即龍福寺弄、平舒、栗山、明山殿腳、林家、中央畈、白水腳、凹楊弄。村民小組6個,農戶126戶,人口423人,其中73%為畬族。村林業面積1500余畝、耕地面積320畝,茶葉面積385畝,板栗面積450畝。村集體經濟收入6萬元左右主要依靠茶葉和板栗的承包收入。村民人均收入達4800元,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為茶葉、板栗及外出經商和務工等收入。車門村黨支部有正式黨員23……。 |
墨林村概況 墨林村轄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87戶,人口1187人,去年人均收入7204元。全村山林面積13512畝,耕地面積786.8畝。該村現有黨員34人,村兩委干部9人。離縣城12公里,東仙線與磐新線沿村而過交通便捷穿村而過,農戶依山傍水而居,樹木蔥翠,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在2011年列入縣秀美山村建設村之一。全村有古榧樹200多棵。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如螺巖景區。墨林景觀如畫,前賢有《墨林八景……。 |
虬里村位于冷水南部鎮郊,距鎮政府1.5公里,2007年底有農戶126戶,總人口342人,是磐安縣香菇種植的發源地。全村經濟收入主要是香菇、中藥材和蠶桑,全年種植香菇80萬袋以上,種植藥材200多畝,蠶桑100余張,07年農民人均收入5944元。 1999年,虬里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在冷水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開展二期舊村改造, 2003年又開始了創建縣級“小康示范村”建設,2004年順利……。 |
下溪灘村位于尚湖鎮東北部,據曹娥江水系上源。東與萬蒼潘界相鄰,南連上溪灘村,西與上高亭村相鄰,北與萬蒼鄉自然相鄰。由韋溪灘·東灣·西塢·茶葉塢·二十四間五個自然村組成,村委設在韋溪灘村。坐落尚尖公路旁,地處較為平坦,距鎮所在地2.5公里該村自然村數3個,村民小組10個,鄉村戶數328戶,鄉村人口韋823人,人均收入4280元,耕地面積為700.20畝,山林面積為1247畝……。 |
方前村地處磐安縣東大門,62省道貫穿全村,交通便利。全村共有420戶,1289人,轄8個生產隊,是方前鎮第一大村.也是鎮政府的所在地. 方前村有村兩委9人,黨員41人,村級組織健全,有一支強健的領導團隊,村兩委通過抓學習、抓黨風、抓典型、抓管理等手段,有效提高了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2007年被評為五好黨支部.兩委成員團結協作,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安排、統一指揮”的工作思路,以努力打造好“環境……。 |
碗東村位于衢州溪部,溝溪鄉政府以北7公里,與石梁鎮小溝村交界,距市區22公里。全村共有農戶202戶,698人,分6個村民小組,有3個自然村。2007年全村有勞動力數486人,其中年勞務輸出56人,常年在外務工經商人員有18人。碗東村人多地少,耕地面積454畝,人均0.65畝,柑桔面積1200畝,年總產600余噸,山地面積4500畝。村民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為柑桔收入和勞務輸出收入。2007年人均收入……。 |
斗目垅村距離溝溪鄉政府約5公里,往東5.5公里到石梁鎮。全村共有農戶345戶,1150個人口,710個勞動力,其中年勞務輸出人數520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有480人,原有12個村民小組,現有柑桔面積1315余畝,年總產量150萬斤,其中耕地面積540畝,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47畝。生豬養殖戶2戶,年生豬存欄750多頭。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于種植業柑桔收入和勞務輸出收入,2007年度農民人均收入413……。 |
因黃土嶺村和均良村沿線種植了許多桃樹,風景優美而得名。1949年前為卅二都鄉三村、四村,1956年建二建農業社,1958年設卅二都管理區二建生產隊,1961年為卅二都公社王家、荷花墩大隊,1983年為改卅二都鄉王家、荷花墩村,2001年建白水坑水庫從周村鄉(已并入廿八都鎮)黃倚村集體移此設桃源村,2006年均屬鳳林鎮,2007年桃源、王家、荷花墩3村合并稱桃源村。桃源村……。 |
閽即菜園;前閽原先即前徐人的菜園。因村民一直習慣用前昏村,村公章亦用該名稱,07年柯城區農村門牌設標時間同意改前閽村為前昏村。1948年列入石梁鄉第十三保;1950年設前閽村,隸壓潮鄉;1956年建躍進高級社,隸河東鄉;1958年改置前閽生產隊,隸姜家山管理區;1961年改為大隊,隸姜家山公社;1984年1月改設行政村,隸姜家山鄉。前昏村……。 |
萬田村位于衢州市區西北,南鄰王家村,北與九華鄉相連,有五個自然村(翁塘山、茶葉山、萬田、廟嶺崗、蔡窯),十七個村民小組,498戶,共1418人,其中中共黨員48人;土地面積1195畝,耕地面積702畝,林地面積450畝;村級管理水域主要為廟源溪、下坦山水庫及其附屬溝渠,和翁塘垅水庫的附屬溝渠;農業以種植柑桔為主! |
蓮花鎮五坦村,現有人口1287人,368戶,耕地面積1503畝,位于鎮政府所在地蓮花以西1公里處,與西山下村,華壟村,大墩村毗鄰,云豐公路和芝溪河鄰村通過,全村呈散列狀排列,地勢平緩,水源豐富,水稻與生豬是本村的支柱產業。村黨支部書記胡興耀,委員————童建飛和顏水標,共有黨員35人,其中預備黨員1人。村民委員會主任童建飛,委員————徐六泉,顏水標和王慧蓮。舒建蘋,F有村民小組12個,368戶,……。 |
湖南鎮湖南村是湖南集鎮所在地,距衢城26公里,是由原湖南鎮的湖南村和金家山村合并為湖南村,村址為湖南村。調整后有438戶1423人,區域面積17.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0畝,生態林面積10834畝,毛竹面積1480畝,茶葉面積150畝,板栗面積2776畝,楊梅面積100畝,其它面積700畝。該村具有悠久的歷史,集鎮上有清同治年間建造的廊橋,有元代的民窯等一系列文物古跡。近年來,該村根據本村的水資……。 |